武陵观察网 历史 西周疑案:周昭王南巡不返,周人遮遮掩掩,丧事都是偷偷举办

西周疑案:周昭王南巡不返,周人遮遮掩掩,丧事都是偷偷举办

#历史开讲#

这是发生在

西周时期

的一桩历史疑案:

据文献记载,

西周第四任君主周昭王姬瑕伤于南巡途中

只是,关于“

周昭王南巡

”这样重大的历史事情,

不仅古文献资料奇缺、战争经过不明,就连太史公司马迁在《周本纪》中也只轻描淡写说“昭王南巡狩不返,

于江上”,

诡异的是,昭王伤后周人

低调处理了

他的后事,压根就没有向诸侯们告丧

对此,太史公解释说“

其卒不讣告,讳之也

”,也就是说周人对此

讳莫如深、故意遮掩

........

起初我只是想梳理一下相关史料,找找昭王伤因的相关线索,

岂料又发现一条古怪的记录:

周昭王“南巡狩不返”后,其子周穆王姬满即位

,随后太史公补充说“

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

”........

也就是说,

周穆王即位时已年过半百了,这怎么可能

即便是“共和执政”之前周朝还没有确切的纪年,但周武王离去后,其子周成王幼年即位,在位22年,

成王离去后其子周康王即位,在位25年,周康王离去后其子周昭王即位,

太史公也说周成王与周康王统治期间“

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

由此可知,作为周王朝的第四任国君,周昭王应当是青年时期即位,最晚不超过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南巡不返时,应当也是五十岁左右的年纪,

为何周穆王的年龄与其父旗鼓相当?

正所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带着这些问题,和芜史一起来场时光探秘吧。

周昭王南征几次?

按照太史公的说法,“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

意思就是说:

周昭王是在“南巡狩”后就没有回来,并且给出了结论——伤在了“江上”

什么是“巡狩”?

不少人将这理解为外出游猎,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西周时期有这样一种制度,即:每逢春季农闲时节,周朝都要组织大规模的

军事训练

这在先秦诗人所作的

《七月》

中也有所反映:二之日(十二月)其同,载缵武功。

不过除春季之外,春、夏、秋这三个季节农事间歇时也会训练,即国语所说的“蒐于农隙,耨荻亦于籍,狄于既既蒸,狩于毕时”;左传也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

只是春夏秋三季的农隙非常短暂,因此“冬狩”的规模为最大,训练项目也颇为丰富:辨别旗帜、协同围猎,加强士卒对武器的熟练程度等等,

此外在军队出征前,周朝也常以狩猎方式来检验作战能力,

如1969年黄县归城小刘庄出土的“启卣”铭文就写道“王出狩南山”,即说

昭王出征前“出狩南山”

由此可知,周昭王在南征前做了充足的准备,结果再就没回来,

周昭王伤因是什么?

若是突发疾病,或者伤于战斗,这也没什么可遮掩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迫使周人隐瞒?

显然,周昭王伤得很不光彩,以至于周人

遮遮掩掩

,就连昭王的丧事都是是偷偷举办,连诸侯都没有通知........

关于昭

王南征之事,典籍亦语焉不详,不过据

古本《竹书纪年》

载,昭王

至少有过两次声势浩大的南征

按照上述说法,周昭王于十六年、十九年分别进行过两次南征,

至于

“周昭王末年”是昭王哪一年

,是第三次南征,还是第二次南征后回师?

期间发生了什么?竹书都没有讲,太史公也没有讲,

吕氏春秋

却给出这样一种说法:

据说周昭王南征“

荆蛮”后,回师

渡汉水时遭遇了意外——

梁败,即桥断了

昭王及祭公“陨于汉中”,

因不识水性双双

溺亡,当时跟在昭王身边长臂且多力的

“车右”辛余靡见状,慌忙将昭王尸身捞回,其后又跳回水里将

祭公的尸身也捞了回来

.......

而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也讲了另一种说法:

据说

周昭王

南征渡汉水时,

遭到了“船人”的暗算

,他们故意将胶船进献给昭王,以致船只中流胶液船解,昭王及祭公落水溺亡,

辛余靡奋力捞回了昭王尸身,周人

忌讳这件事情

.......

这两种说法区别在于“意外”还是“人为”,

但都记载了

辛余靡捞回王尸一事,可这样一个立了大功的人物,

朝廷竟将他封在了

西翟

西翟是哪呢?

西翟之山。

西周初年有个史官叫辛甲,本是商纣王的史官,后投奔了周做了太史,

辛余靡能够担任昭王的车右,想来出身于辛氏,

尽管如此,

他还是被封在在了周都西部

翟人或其他“戎狄”活跃的区域,具体地点在哪史书没有讲,多半是在翟国(

赤狄隗姓

)附近,十分偏僻,

且至此之后,辛余靡这一支销声匿迹,所谓的西翟国也没再见于史册,

总之,似乎辛余靡不是被封,而是被流放一样,背后隐秘之事,不得而知。

周昭王是伤于“意外”还是“暗杀”?

吕氏春秋所谓的“梁”,当然

是指“浮桥”

。汉江江面如此广阔,当时还没有水平建造跨江大桥,

那么,周初已经浮桥了吗?

考古表明,至迟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舟船,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舟字,且有人或有人或挑货立于舟上的字形,表明商代用舟载人运货已非常流行,

而到了周代“淠彼泾舟,烝徒揖之”,已出现多人划桨的船,另据《诗经·大雅·大明》诗句“

造舟为梁

,不显其光”,

孔颖达解释说“造舟者,比船于水,加板于上,即今之浮桥”,即连接舟船、船上铺板搭成浮桥,

可见西周已出现浮桥。

尽管如此,所谓“梁败”导致周昭王溺亡这一说经不住推敲,

既然是“浮桥”,船体连着船体,且搭设的木板必然是能够承受人们行走的重量,即便昭王行走的那块木板断裂了,为何祭公也落水了?

而皇甫谧所谓的

“船人暗算、胶船解体”之说,亦不足为据

莫说当时的船只,只能载为数不多的几人,这意味着周师渡江需要数量不少的船只,周师的船队也应当是前后行驶,

江面虽宽但毕竟不是海面,想来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可以渡江,

如果有船只解体,其他船只见状也应当奋力划向江岸而不是坐以待毙,总不能同时解体吧?

何况船体开裂总有个时间过程,

即便是瞬间炸裂,那么周昭王的护卫如

辛余靡等人,

既然能把“王尸”从江水激流中找回,为何不在他落水那一刻救他上岸呢?

而且,如果只是昭王遭到了暗算身亡,周人为何遮遮掩掩呢?

有人说,昭王贪心抢夺了不少铜资源,可在当时无论是资源、土地、人口都是“战利品”,即便是昭王运送得太多,何至于成到周人都不愿提起的地步呢?

因此,这两种说法都不足为信。那么周昭王的伤因究竟是什么?

周昭王南征的路线、史迹还原

学者赵燕姣、吴伟华在《

金文所见昭王南征路线考》一文中,通过梳理

一批与昭王南征相关的出土铜器金文

考证,

昭王南征的路线或为:成周(洛阳)→上侯(偃师)→方(叶县)→唐(唐河县)→邓(襄樊)→曾(随州)→寒(孝感)→汉中州(汉水)→相(湘江)。

并且梳理出几条有关昭王南征的史迹,简略说(详细请看原作者原文):

1.昭王南征前曾派宗室的晚辈子弟生告祭宗庙先祖,以求先人的庇佑;

2.昭王曾派臣属中、静等人先行贯通南征的道路,设立昭王临时的驻跸之地,只不过静在中间又回到了成周,中可能留守原地;

3.昭王不仅令臣属中 “使小大邦”,而且还命其出使繁阳,控制交通要塞,以孤立、瓦解、震慑“南国”异邦;

4.输送粮秣等军事物资,安排驿站,作好通信联络的准备;

5.大行赏赐从征有功将领,激励他们南征,且赏赐的土地未显示原为周王所有,应当是南征途中拓疆而得的;

6.从征的将领中将有很大部分是商遗;

7.从昭王南征后,西周的铜器风格发生变化,疑似昭王南征保证了铜锡资源的供给。

不过两位学者也表示,因大多器铭未缀完整的历日,所以

很难将两次南征的器物严格地区分开来

,不足以还原两次南征各自的情况。

即便如此通过两位学者的辛苦梳理,

我们得到这样一个信息:

周昭王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还为周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他为南征做了充足的准备,

这种情形来看,即使战败也成不到被周人避讳的地步,但昭王以丧师身亡而告终却是事实,

显然周昭王是遭遇了某种意外事情,

会是竹书纪年所说的“遇大兕”或者“天大曀,雉兔皆震”吗?

周昭王伤因探析

所谓“

天大曀,雉兔皆震

”,有学者认为这是阴天发生的日全食现象,亦有不少人联想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若是昭王伤于天灾,为何

辛余靡能如此顺利找回昭王尸身,其后又找回

祭公的尸身?

所谓“

遇大兕

”,即古犀牛类独角兽为图腾的部落,

周初汉水南岸居住着众多“披发纹身”的部落,楚国、百濮、群蛮等等,他们时常“陷虐”周王朝南,兕是其中之一,

我认为:

周师取得胜利后轻敌冒进遭遇了兕部落,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正所谓“人生地不熟”,周师战败,而昭王不幸成了俘虏。

我们知道夏商周时期,很多蛮荒地带文明不及中原,当时的楚国尚且在“披荆斩棘”,可想而知汉江一带的部落相对来说还比较原始。

这对一个俘虏来说是相当可怕的,

殷商时期就十分盛行“人祭”等种种野蛮的祭祀活动,

所谓人祭,即以人来作为“祭品”献祭,献祭方法至少有十多种,或被“猎头”、“剥头皮”,或被投入水中、火烧、风干诸如此类,

那么兕这个古老的部落,即便是到了周初难免也会盛行祈求丰年、祛除灾祸之类的祭祀活动,

再加上竹书纪年提到的“天象”,对时人来说就是“天神发怒”,

这种情况下,作为俘虏的人会是什么结局?

如果以上假设成立,那么侥幸逃脱的

辛余靡找回的应当不是一具完整的“王尸”,

所以,周人对此遮遮掩掩,丧事也不肯公开举办,

一具不完整的“王尸”

,在时人的观念里是无法进入“伤后世界”享受后人祭祀的,更是无法位列天帝身旁保佑大周王朝的,

更不要说周人一直宣扬的“天帝之子”的天命观,这也是周朝统治思想,

周人岂会让谎言就这么被戳破,更不可能让诸侯们知道真相,生怕影响政权的稳定性,

因此,低调处理,只说昭王伤于汉水,其它一概只字不提.......

再继续大开脑洞,

我认为周穆王的身世比较可疑,从年龄上来说,周昭王伤时约莫50岁左右,穆王继位时是50岁,

年龄相仿的两人怎么会是父子呢?

尽管太史公没有谈及昭王的出生年份以及在位年份,但向来以严谨著称的太史公怎么会犯这样一个明显的错误呢?

因此,

或许是周人为避人耳目,将昭王之弟拥立上王位,对外宣称是昭王之子,

这样做的原因,想来是周人认为昭王一脉遭到“天帝”分手,不能再做“天子”,所以扶持了穆王一支,

为了王室不去破新宗法制度在诸侯那里留下“劣迹”,所以撒了个弥天大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即位,说法,什么,周穆王,周人,疑案,丧事,周昭王,周朝,辛余,见闻记录,昭王,汉水,周人,太史公,周昭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即位,说法,什么,周穆王,周人,疑案,丧事,周昭王,周朝,辛余,见闻记录,昭王,汉水,周人,太史公,周昭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即位,说法,什么,周穆王,周人,疑案,丧事,周昭王,周朝,辛余,见闻记录,昭王,汉水,周人,太史公,周昭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