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复位之后,一代女皇武则天怎样度过了人生最后一年?
690年,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女皇帝武则天正式登基,改唐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并称为“神都”。
不仅如此,她还强制命令李旦改名为“武轮”。
在武则天的眼里,这也标志着武氏正式取代李氏成为了天下的主宰。
在称帝之后,武则天也展现出了极高的个人才华,无论是治国还是理政方面,她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郭沫若先生对其评价很高,称她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伟大皇帝。
可是刚刚建立的武周政权却并不是只有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些埋在水下的问题始终存在。
其中最让武则天担忧的事情就是:如何立储君。
在选择继承人这件问题上,武则天在儿子和侄子之间徘徊不定,始终做不出选择。
由于儿子们都心系李唐的江山,所以武则天一开始把继承人的人选放在了侄子的身上。
但无论是武承嗣还是武三思两人都是才能平凡之辈,甚至连平时的个人品德都有问题,对此,武则天很是头疼。
无奈之下,武则天只好把目光又转向了自己的儿子。
武则天心里很清楚,一旦儿子继位,自己创下的武周基业将毁于一旦,天下也将重新改姓李。
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代明臣宰相,同时也是武则天推心置腹的好友狄仁杰站了出来,打消了她的顾虑:“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多年官场沉浮锻炼了狄仁杰超越常人的眼光,他一看就看到了武则天心底最深处的柔软,并且一句话就戳到了武则天的心里。
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武则天最终打消了立侄子为继承人的念头。
后来,武则天还是不甘心,于是多方打听朝臣意见,又做了许许多多的民间调查,最后,她得出结论:天下人终究还是心想着李唐皇室。
因此,武则天也明白了,就算自己强行立武氏后人为皇帝,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坐稳皇位,甚至还可能为武氏一族引来杀身之祸。
而当时武则天尚有两个儿子在世,他们分别是第三子唐中宗李显还有第四子唐睿宗李旦。
唐高宗李治去世之后,李显担任皇帝,任人唯亲,尤其对韦皇后一家格外亲近。
李显不仅破格提拔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甚至还说出了“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的话。
武则天担心韦氏外戚集团崛起之后会对她造成威胁,于是便废除了在位五十五天的唐中宗李显,降为庐陵王,而改立四子唐睿宗李旦。
虽然李显在面对某些事情上有些不识大体,但好歹还算有点胆量,而他的弟弟李旦就直接是一个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草包了。
李旦第一次在位时期,军国大权完全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
也正是因为李旦的不作为,才给了武则天改朝换代的资本。
李旦时期,许多支持李唐皇室的大臣为了诛灭武则天,纷纷起兵勤王。
但这些人都被手握重权的武则天残酷镇压了下来,其中包括英国公徐敬业的叛乱和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的联合谋反。
之后,为了进一步稳固政权,为自己君临天下扫清障碍,武则天对李唐皇室开始了血腥的屠杀。
其中包括: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纪王李慎、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等。
这些人要么被迫自杀,要么被拉去市曹斩首,要么莫名其妙地死在流放途中,李唐宗室几乎就要被残杀殆尽了。
公元690年,万事俱备的武则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顺利成为了开国皇帝,建立武周政权。
虽然李旦才是名义上的皇太子,但由于他年纪比李显小,而且不堪重用,于是武则天又开始倾向于被她废掉的李显。
后来在狄仁杰的强烈建议之下,武则天又重新迎回了李显。
李旦也很识时务,主动让贤,让李显重新做了皇太子。
本来一切都已经有回归正轨的迹象了,但这个时候武三思和武承嗣却不愿意放弃。
于是两人拼命讨好二张(张宗昌和张易之,武则天晚年最宠幸的面首),让他们在武则天的枕边不断吹风。
图为张宗昌剧照
705年,武则天病情恶化,卧床不起,能接近她的人就只剩下了二张。
支持李唐皇室的人害怕局势逆转,于是决定强行发动政变,拥立李显继位。
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经过详细谋划,还拉拢了禁军统领李多祚,以二张谋反的名义发动政变,带兵杀入皇宫,斩杀二张及其党羽,然后包围了武则天居住的集仙殿。
武则天自知无力回天,为求自保,便下诏书传位李显,从此隐居上阳宫。
而政变成功之后的张柬之等人因为害怕武则天的余威以及武家人的势力,所以并没有赶尽杀绝,但这却为他们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唐中宗李显登基之后,恢复了唐国号,还给这五个人都加官进爵,封他们高官厚禄。
一时间,这五个人还真有些风光无限的样子。
相比之下,失去皇帝宝座的武则天晚景很是凄凉。
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晚年仍然很喜欢打扮自己。
原文是:“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其衰老”
但自从武则天被废之后,她就再也没有顾及自己的容貌,反而故意把自己搞得十分狼狈,博取李显的同情。
等到李显动了恻隐之心之后,武则天又加了一把火。
原文是:及在上阳宫不复栉頮,形容嬴悴。上入见,大惊。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上悲泣不自胜,伏地拜谢死罪。
这番话说的非常有功底,用意很深,甚至可以说是“杀人不见血”。
1.告诉李显自己本就想传位与他,表达对李显的爱护与真情。
2.利用亲情与政治,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保护武氏子孙。
3.放大招。
“贪求事功”这四个字,一下子就把张柬之五个人的拥立之功给变了味儿。
武则天的这段话意思很清楚:皇位迟早就是你的,那他们五个人是来干嘛的,现在收拾我,将来有一天就会干掉你。
武则天在李显心里埋下了一颗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让他对张柬之五人从此有了提防。
姜还是老的辣。
果不其然,之后李显便对张柬之等参加“神龙政变”的五个人产生了明显的“排异反应”,并开始亲近武三思等武氏人。
可这些并不能完全动摇李显的心思,于是武则天临死之前又放了一个“大招”。
去掉皇帝称号,改为则天大圣皇后,并与唐高宗合葬。
不仅如此,她还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和柳奭三人的亲属。
她这么做目的何在?
1.去掉帝号,与李治合葬。
表明自己与李氏重归于好,也是让李显看到自己把江山还给李唐皇室的决心。
2.赦免家属。
挽回自己的声誉,请求世人的宽恕与同情。
3.给李显施加压力。
自己本来是无罪的,那么陷害自己的张柬之等人该如何处理?
结果也如武则天所愿,之后的李显开始明显对这五个人表达了不满。
后来,在李显的纵容下,韦皇后和武三思开始了对张柬之等人的疯狂报复,剥夺他们的实权。
706年,武三思又开始了痛打落水狗,上书李显,将这五个人全部贬到了边疆。
张柬之忧愤交加,病死在了新州;崔玄暐在岭南突发恶疾,不久之后也去世了。
就连剩下的三个人,李显也没有放过,派人去把他们通通杀死了。
至此,武则天的大仇终于得报了。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三国志》《晋书》《明史》《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