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朱元璋封了9个藩王,8个是自己的儿子,另外一个是8岁的侄孙朱守谦。
然而朱元璋却对侄孙说:“记住,不要像你父亲一样。犯下大错。”想不到,朱守谦终究还是和他父亲一样的下场。
朱元璋对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这么说让人难以理解,既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又不了解这孩子的父亲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以至于让朱元璋对着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
这个8岁的小孩是朱元璋的侄子孙朱守谦,其父亲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如此看来,这孩子及其父亲与朱元璋有血缘关系,应该是他兄弟的后代。
朱元璋有一个亲兄弟,叫做朱兴隆,只是这个兄弟身体不好,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了唯一的儿子朱文正。
因为朱文正幼年失去父亲,朱元璋对其很是照顾,像对自己亲儿子一般看待他,读书识字,武功兵法,都倾囊相授。
朱文正也很争气,他很快就在军中暂露头角,个人的实力凸显出来,很快成为朱元璋身边得力的帮手。
朱文正擅长带兵打仗,又得到朱元璋的器重,甚至一度都超过自己的亲生儿子。
在1363年的洪都之战的时候,朱文正守卫洪都长达85天之久,这为朱元璋大军赢得了进攻机会,更是洪都之战成功的重要一环。
如此战功让朱文正很是骄傲,而朱元璋对他却没有过多的奖赏,这让朱文正心生不满,所以他多有微词,还对手下约束不利。
他的行为让朱元璋知晓,原本并没有对此惩罚,只是警告一下,可是不久之后就有大臣告诉朱元璋,朱文正有不忠的行径,此时让朱元璋很是恼火,念在其是自己亲侄子,没有直接杀掉,只是将其幽禁起来,直到朱文正抑郁而终也不得出来。
朱元璋对朱文正的死很是心疼,觉得自己对不住他哥哥,所以他对待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也很好,并在其很小的时候就承诺,会给他爵位。果然,在朱守谦九岁的时候就被朱元璋册封成唯一旁系的藩王。
1370年,朱守谦成为靖江王,其封地在桂林。此地相对富庶,又是战略的要地,特别是此地的岭西一带,更是两广交汇,起到重要屏障作用的地区。
显然,朱元璋让自己侄孙子来驻守这里,正是因其战略意义,希望朱守谦能日日谨慎小心,时刻警醒外族入侵,勇于捍卫明朝江山。
朱元璋的想法是很好的,对自己侄子的期望也很高。可惜,这个侄子封王的年龄比较小,自小也不是长在身边的孩子,十几岁就将其送到封地,并指派了一些持重的大臣帮助他,想来也是万无一失。
只是,朱守谦对册封桂林并不满意,特别是见到各个藩王的册封都是一样的,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赏赐后,更是心理不平衡,若不是马皇后及时出面劝解,怕是此时就会与朱元璋闹翻。
1377年正月时,朱守谦带部队抵达桂林。年少的朱守谦童心未泯,喜好玩乐,身边也都是小人,很多老臣都无法劝解。
加上朱守谦本人的性格就不似读书讲理的人,脾气暴躁,好用阴狠的小人行径处事,以至于受其管辖下的地带的百姓都苦不堪言。
终于,朱守谦欺凌广西护卫指挥耿良的事被朱元璋知晓,他当即将朱守谦召回身边教育,可朱守谦不为所动,反写诗讥讽众人,不得已朱元璋将其贬为庶人。
可能是受到贬斥的打击,朱守谦的行为收敛了很多,还曾对人说:“自己不再对游玩有兴趣,居住在茅草破屋之中,也不会留恋什么锦衣玉食,现在我就想努力耕田劳作,就这样到死也是不错!”
朱守谦的话让朱元璋很是欣慰,认为自己的侄孙子早已改过自新,所以他下旨将其恢复爵位,并让其带兵驻守云南。
然而,到到云南的朱守谦并没有改变本性,他依然穷奢淫欲的生活,对百姓强取豪夺,对官员兵士苛责以待,让云南驻地军民怨愤,甚至还侮辱使臣。
朱元璋得知后痛心疾首,遂将其召回京中幽禁起来,没过几年,朱守谦就自杀身亡,其结果居然和他父亲如出一辙。
参考资料:
[1]朱元璋分封藩王与"靖难"之变-陈新权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年
[2]明朝伊藩王世系补正-黄明兰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明代藩府刻学考-曹之 - 《图书与情报》 - 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