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的人生逆袭之路:从草根到皇帝的转变和飞跃

明太祖朱元璋的人生逆袭之路:从草根到皇帝的转变和飞跃

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还原历史,探究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由草根逆袭成为皇帝的?

崖山战役后,赵宋皇朝的残余抵抗也宣告终结,意味着蒙元最终统一了整个中国。由于落后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导致了元朝始终都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特别是在江南的汉人聚集区更加明显。

1343年,安徽一带发生了严重的荒灾,接着又引发了大面积的瘟疫,使得本就贫困的汉族农民更加雪上加霜,出现了饿殍遍野的惨状。其中,朱元璋的父母兄弟也都相继饿死,而身无分文的他甚至都无力安葬家人。

当时,整个长江流域到处都在闹灾,多地的汉族百姓都是水深火热。元朝虽然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佛教却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元廷划分的职业有十个等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在此背景下,元朝的寺庙非常多,而且僧侣也非常多,待遇还相当好。为了生存,朱元璋选择了凤阳城外破败不堪的皇觉寺出家,他倒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单纯就是为了有口饭吃。

既然僧侣的社会地位颇高,那一定不能轻易成为,所以朱元璋只能算是一个“临时僧”,除了无人问津的脏活累活以外,他还要接受其他僧侣的苛责。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多久就到头了。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饥荒,小小的皇觉寺已经入不敷出,只有精简人员才能度过危机。于是,没有正式身份的朱元璋第一个就被劝离了,据《明太祖实录》记载:

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遣,散其徒游四方。

通过几年的漂泊流浪,朱元璋切身感受到了元朝统治的腐朽和民间百姓的疾苦,逐渐萌生了参加反元起义的想法。期间,他也不断开阔了眼界和积累了阅历,为日后成为义军领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和杜遵道等人秘密商定在颍上发动起义。不过,由于中途事发导致韩山童被元廷捕杀,刘福通只得带着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逃出重围继续起义,终于在安徽和河南一带站稳了脚跟,被称为“红巾军”。

为了镇压起义,元顺帝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领蒙古的精锐骑兵前往镇压,结果却连连失败,导致义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据《元史》记载:

至正十一年寇起淮南,凡浙西、江东南、湖南北,以闽、蜀之地,凡城所不完者皆陷。

朱元璋每逢作战都身先士卒,逐渐赢得了郭子兴的器重。由于他在四处漂泊期间阅历丰富,况且幼年曾经识得些字,从此逐渐得到了重用。

为了进一步拉拢朱元璋,郭子兴还将自己的义女马氏也嫁与他为妻,从此建立起了翁婿关系。渐渐地,朱元璋成为了郭子兴帐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韩林儿建立“龙凤政权”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起义军前来投靠,终于成为最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

在遍布江南的农民起义中,但凡有些实力的都敢称王称霸。不过,非常识时务的朱元璋却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开始进行韬光养晦。

江南的农民割据势力中,张士诚素来都胸无大志,只知道纵情进行享乐;方国珍则显得更加不堪,只愿意偏安于现状,甚至不愿意继续反元;徐寿辉虽然为人正直,但是却缺乏足够的政治素养和韬略。

1356年,元廷的水军南下攻击张士诚,朱元璋趁机从背后偷袭,一举攻占了军事重镇集庆。在此腹背受敌下,张士诚被元军击败,竟然毫无骨气地投降了元廷,从此在蒙古人的庇护下开始与朱元璋长期为敌。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1359年,徐寿辉被手下大将陈友谅诛杀并且取而代之。朱元璋敏锐地意识到,陈友谅会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最大敌人,必须尽早除之。

最终,朱元璋决心先拿劲敌陈友谅开刀。不过,陈友谅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尤其是他的水军异常出众。因此,在鄱阳湖决战前,朱元璋安排自己的将领康茂才向陈友谅诈降并引诱对方主动来攻击自己,骗其进入伏击圈并取得了“龙湾之战”的胜利。据《明史》记载:

友谅至龙湾众欲战,太祖曰:“天且雨,趣食,乘雨击之”。须臾,果大雨,士卒竞奋,雨止合战,水陆夹击,大破之,友谅乘别舸走。

取得龙湾之战的胜利,朱元璋顺势出击并且吞并了陈友谅的大片地盘。不过即便如此,陈友谅的实力尚存,依然还是朱元璋最强劲的对手。

1363年,张士诚在元廷的支持下派兵围攻安丰,小明王韩林儿已经是危在旦夕,只好向朱元璋求救。名义上依然还隶属于龙凤政权的朱元璋不顾刘伯温等人的劝阻,亲率大军前去解围。

载家属百官,尽锐攻南昌,飞梯冲车,百道并进。

洪都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南昌,是陈友谅东出的咽喉要地,当时由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驻守。当六十万大军杀奔到洪都城时,谁都以为这会是一场轻而易举的攻城战,因为守军只有两万人,可结局却让人大感意外。

在陈友谅的持续攻击下,在朱文正的疯狂坚守下,洪都守军在死伤大半和粮草断绝的情况下还在死守。八十五天,整整八十五天!当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并救出韩林儿后,终于亲率主力二十万赶来救援,而洪都城依然未失,这就是著名的“洪都血战”。

洪都血战的失败,陈友谅不仅损兵折将,而且部队的士气大挫,所有的先机俱已丧失。而这些,都为接下来发生的鄱阳湖决战埋下了伏笔。

战役初期,由于陈友谅的水兵和战船都过于强大,朱元璋完全不是敌手,连败数场。尽管利用自身船小的机动优势,配合火炮、火铳和弓弩等物展开了反击,可战果却并不明显。据《明史》记载:

友谅集巨舰,连锁为阵,太祖兵不能仰攻,连战三日,几殆。

大风起东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实火药芦苇中,纵火焚友谅舟。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算,友谅气夺。

看到如此惨烈的战报,朱元璋每每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若不是朱文正在“洪都血战”中超常发挥,那陈友谅必定能够长驱直入,根本不会有日后的大明王朝。从此后,朱元璋真正具备了完成大一统的实力,据《太祖实录》记载:

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

1365年,眼见朱元璋和陈友谅死磕却按兵不动,如今朱元璋腾出手来了,张士诚却派大将李伯升出兵讨伐。结果,不出意外被朱元璋击败了。

唯一令人意外的是,张士诚在最后关头显得非常有骨气,对于朱元璋的一再劝降都坚辞。在城破之时,他只将自己的府邸付之一炬,却没有损毁城中的任何一户民舍,自杀殉国前被部将赵世雄救了下来,最终被俘并押解至应天。

面对李善长的最后劝降,张士诚维护了自己仅存的尊严,毅然决然选择慷慨赴死。据《明史》记载:

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命具棺葬之。

到了1367年,朱元璋在轻松招降方国珍后,彻底完成了统一江南各地的任务。之后,大学士宋濂起草了《谕中原檄》号召所有的汉人都能起兵反元,从此拉开了北伐中原的序幕。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洪武”。他任命徐达和常遇春为正副统帅,率领主力部队北伐元蒙,一步步将其赶到了漠北地区,从而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建国后,朱元璋虽然做出了一系列的倒行逆施之举。但是,对于他从草根到皇帝的人生逆袭,依然值得后世不断学习和借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元朝,草根,严重,江南,农民起义,皇帝,郭子兴,明太祖朱元璋,人生,元廷,观点评论,朱元璋,韩林儿,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元朝,草根,严重,江南,农民起义,皇帝,郭子兴,明太祖朱元璋,人生,元廷,观点评论,朱元璋,韩林儿,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元朝,草根,严重,江南,农民起义,皇帝,郭子兴,明太祖朱元璋,人生,元廷,观点评论,朱元璋,韩林儿,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