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是在1494年,大明弘治时期设置“宾川州”。据一些官方的解释是说,明代移民过来很多人,这些人属于外来人,就是“宾客”,宾客居住在山川河流的地方,就叫这点“宾川”!这个解释有点想当然了。
宾川这个地名主要来源于宾居,至少唐朝时候就有了。伟大的唐朝特工樊绰,在他向朝廷汇报云南情报的《蛮书》里面,已经记载着宾川的古老地名“宾居”。
唐《蛮书》卷三:“越析一诏也,亦谓之磨些诏,部落在宾居”。
意思就是,在唐朝时候,宾居这个地方的主要势力,叫“越析诏”,他们属于“磨些”部落。
越析诏就是洱海地区的六大部落之一,就是这六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里面最东边的一家!
宾居这些地方在南诏国出现之前,属于昆弥白子国的势力范围,“宾居”属于古老的白蛮语言,就是产盐卖盐的地方!“宾川”的“宾”字就是盐巴的意思!
盐在古代属于一种战略物资,产盐的宾川宾居,就是各种势力争夺的要地。唐朝初期,青藏高原的吐蕃势力突然强大起来,他们向东不断攻击唐帝国,同时南下,向云南发展。这个时期,云南北部的乌蛮“磨些”部,依靠吐蕃,逐渐强大,他们就占据南下东进的战略要地,宾居川,就是今天的宾居坝子。成为洱海地区的强大部落,“越析诏”!
这个时候的云南,是亚洲最强的两大势力,唐帝国,与吐蕃帝国争夺的舞台。大佬一般都不亲自上场的,在前头干的都是各自的代理人。具体就是吐蕃南下的代理人,磨些部“越析诏”,唐朝扶持的巍山“蒙舍诏”。
南诏皮逻阁崛起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宾川的“越析诏”。这个时候,越析诏就发生一件大事,他们的大王,叫“波冲”,波冲的老婆与他们的首富私通,就把大王毒死,看来是出“奸夫淫妇”啊!然后唐朝就给他们解决,咋各解决呢?就是先把“奸夫淫妇”处死,然后说,你们这边大王也死了,夫人也死了,首富也死了!干脆你们全部都归南诏皮老板吧!
这唐朝调解完全是“拉偏架”啊!
本来准备来宾川发点盐巴财的“越析诏”,就被南诏吞并了。“磨些部”很不服啊,又组织多次抵抗,都被南诏击败。“磨些”是云南一个古老的部落,史书里面有很多名称(力些、栗些、力梭、傈僳、摩些、麽些、摩梭)。
“磨些”的古音就是读“摩梭”的。缅甸的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又叫雍籍牙王朝,雍籍牙是缅甸“三大帝”之一,他原来是个“头人”,就是村长,叫“木梳”头人,古代缅甸的“木梳”人,我看就是我们云南唐朝时期,斗争失败西迁的“磨些”部!
“磨些”部被击败后,并没有完全退出宾川地区。到了明朝时候,他们里面最强的部分,就是武力最强的,被称为“力些”!古音“力梭”,方言“力梭”!
“力些”各部落在铁索箐结大寨,首领号称“冲天铁面十大王”,不断袭击明朝的控制区域,对昆明到大理的交通线造成重大危险。
所以到了1494年,明朝弘治时期设置“宾川州”,再设军事机构“大罗卫”,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这些部落。
明代的宾川州城(大罗卫城),规模:周长4.3里,高1.5丈,开四门:东曰迎晖,南曰永安,西曰西成,北曰柔远。
现在还留存有钟鼓楼,还不错啊!
鸡足山下还是出了很多神人的,比如宾川的杨氏,南诏国灭亡之后,宾川的杨干贞曾经建立过一个短暂的“大义宁”国,宾川也出过“王”的。
民国有滇军名将杨希闵,杨如轩,都是宾川人。滇军前期的牛叉人物,民国初期的广东很长时间都被滇军控制,杨希闵就是驻粤滇军总司令,孙中山大元帅府的13省联军总司令。可惜最后被蒋光头分化击败!
一直到明末,割据了200多年的铁索箐大寨,才被兵部侍郎邹应龙攻破。“力些”诸部被迫向澜沧江流域西部山区迁移。
到了明末清初,澜沧江、怒江流域的“力些”诸部再次强大起来,不甘屈服的“力些”诸部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时间达上百年。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力些”诸部还在中缅边境抵御英国人、日本人!
我靠,从唐朝一直战斗到近代,看看“力些”部落的千年战斗历程:中古时代与吐蕃、大唐、南诏全面开打;元朝与蒙古军打,与西边的麓川打;明代宾川铁索箐与明朝战斗200年,还参与丽江木府的80年战争;到清朝前后百年都在反清!近代在中缅边境与缅甸打,与英国打,与日本打!
云南真正的战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