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局势从夏到商,外界的变化似乎与后稷部落关系不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丹符,将家族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日趋强大的部落。为了让部落的生活过得更好,古公丹符带领着部落的百姓来到了周元,也就是今天陕西岐山县和扶风县交界的地区。正是因为这个名字,后稷的后裔才被正式称为周。其实换个角度看,也是老乐常说的,因为古公丹符带领部落,在这里发展壮大,而后得了周的重名,所以这里被称为周部落。后世。出生地,名周元,亦不详。
这位古父丹符,有过三个名门望族的儿子。老大名泰伯,二号仲永,三号季历。按照古人的继承法,古父死后,其继承人应该是长子太伯,但当时宗法制度尚不明确,将皇位传给长子是只是习惯,不是规定,比如商朝就是几个兄弟中的兄弟轮流继位,但是也闹过不少麻烦,所以在古公和丹符这件事上,谁来继承呢?
以后他的位置能传下去吗?
应该说,古公丹符并不是特别认可这三个儿子,而是喜欢季历的儿子昌,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季昌。一句话就能证明古公丹符对这个孙子的疼爱,他说,我们家族想要兴旺发达,只能靠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姬昌这个名字应该是建立在他爷爷的无尽希望之上的。泰伯和忠勇也看出了父亲的心思,果断决定离开故土,可是泰伯兄弟是怎么走的呢?据说,他们借口为父亲找药离家出走,流浪到江南。他们选择在无棣定居,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国家。
古宫丹符见两个儿子都走了,也不再有顾虑,直接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三子季历。最终目的是让常氏继承首领之位,带领周氏不断壮大。季历死后,其子季昌顺利继位。
历史总是相似的,就像夏商更替一样。纣起时,商已死。对于这段历史,在《封神演义》的影响下,商纣王的形象深入人心。当然,在历史上,纣王生前是不可能得到这个谥号的。那时,他还姓辛。关于帝辛为何称帝不称王,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绍,这里不再多说。总之,这个帝辛,也就是商纣王,很厉害。据一些史料记载,西楚霸王项羽与他无可比拟,因为他可以徒手与猛兽搏斗,力大无穷,而且聪明睿智。而项羽则远远落后,因为他的口才无人能辩。
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无理辩三分的人。可这样的人,这样的脾气,若是成为了商朝的君王,副作用就很明显了。为了报复那些对他不满的人,帝辛发明了炮火的酷刑。为了让自己过瘾,他直接建起了这些故事,虽然难免带有传奇色彩,但足以证明纣王的残忍。
这也是《封神演义》的纣王形象的基本原型。再加上他身边的妲己,因为这部小说,几乎成了历史上坏女人的代名词。商朝怎么可能没有问题?但这段历史的相似之处在于,就像商汤灭夏一样,周文王在继位之前也曾被纣王囚禁过,而被囚禁在尉犁的姬昌,在这段时间里,八卦潜心研究,流传千古。姬昌被纣王放走的原因和夏桀放走商汤的道理类似。
于是,回到家乡的姬昌下定决心,加快了脚步。再加上他们部落数百年打下的雄厚根基,很快就能和商朝抗衡了。
或许看到这里,有人会提出一个疑问,如果商纣王杀了周文王会怎样?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周文王一死,周部落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变慢,但西周取代商朝是必然趋势,它会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摇摇欲坠的商王朝的性命。毕竟几千年前战争最大的基础就是粮食,而周部落最大的优势就是粮食,所以他们资源丰富,就算是打持久战,也会暂时成为最后的赢家.换取足够的物资,以保持对夏朝足够的优势,这是一个道理。所以,老乐认为,即使周文王在伊犁被杀,商朝也还是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