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可以无耻,但不可以没钱”的大明王朝

“可以无耻,但不可以没钱”的大明王朝

明朝是一个极端复杂的封建帝国。一方面反腐手腕最强硬,一方面贪腐程度最恶劣。

朱元璋自应天称帝建立大明,励精图治要打造一个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在他活着的时候,以小腐重罪的方式推动铁腕反腐,并且取得极其明显的成效。

然而在朱元璋死后,他生前所建立的官廉体系迅速土崩瓦解。大明王朝的官老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向腐化堕落。直到明朝灭亡,其贪腐程度没有任何朝代能够与之相比。

评价一个朝代最有力的证明是引用当时的人所说的话。明代陈邦彦曾这样评价明朝的腐化:

“嘉隆”是指嘉靖和隆庆皇帝。说明朝的士大夫官员在嘉靖帝以前时,还是相当有礼义廉耻的,知道当官捞银子是不光彩的行为。告老还乡后,别人问起当官挣了多少钱,总是大义凛然呵斥。

先不说在任上有没有搞到钱,那帮人至少还能保持一颗读书人的羞耻心。

直到嘉靖皇帝,这股崇尚礼义廉耻的风气变坏了。嘉靖皇帝对带坏大明官场风气“功不可没”。他在位时,士大夫官僚纷纷以钻营升迁发财授受为能事。

满朝文武只剩下黑眼珠子盯着白银子。当获得一个油水极高的肥缺时,同僚争相前来祝贺。当被安排到穷乡僻壤之地时,则是极度黯然伤神。

从前,大家都是私底下搞钱,藏着掖着花。现在,都比着看谁捞得多,而且把当官创收作为一种本事。在这样的风气下,那些清廉的官吏反而显得无能,成了众人嘲笑的对象。

给事中魏大中是位刚正的知识分子,对大明官场的不正之风痛心疾首。只要有人敢给他送礼,魏大中立刻上书举报。搞到最后,魏大中在朝廷里没有一个朋友,还落得被魏忠贤陷害,惨死狱中的下场。

由此可见,从碍于羞耻不好意思说,到明目张胆以为能事,大明王朝的贪墨问题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这股风气的转变,不仅是撕掉礼义廉耻这层羞耻布的转变,更是从内宫向外廷的转变。

此前,大明王朝的贪腐主要集中在那帮六根不全的太监群体,比如王振、刘瑾、李广,这些听起来就不像好人。

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近侍,掌握着皇家第一手讯息资料,外廷的大臣巴结他们更有利于自己办事。

但嘉靖皇帝以后,大明王朝进入无官不贪的局面。上到内阁首辅带头,下到各地芝麻绿豆大的知县,连大明王朝引以为傲的监察御史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被绑上了这条搞钱的大船。

有时候,皇帝派钦差大臣出去察看地方治理。那些钦差两手空空出发,归来已是富甲一方。比如,嘉靖曾派大臣翟鸾巡境。地方官为了能够让翟鸾回到朝中替自己美言几句,不惜重金收买翟鸾。翟鸾美滋滋地把“归装千辆”拉回家中。

整个大明王朝最会搞钱的莫过于严嵩父子。为了搞钱,父子合起伙来一起干。首辅严嵩负责收钱,儿子工部侍郎严世蕃负责具体操办。

父子里应外合打造了一条极为严密的敛财体系。严氏父子被办以后,从家中抄出的财物,一一登记在册,编成了一本名叫天水冰山录的书。

另一位比严嵩名气更大的首辅张居正,虽然号称大明第一首辅,但同时也是一个敛财高手。

张居正被清算时,现场抄家抄出10万两家财,另外30万两存放在别处。

说起张居正也敛财,或许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总觉得大明第一能臣绝不会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儿。

事实上,贪财好色与个人能力、成就并不矛盾。

张居正之所以要敛财,与明朝的风气密不可分。张居正的靠山是皇太后。他要想干事,必须牢牢磅住太后的大腿不能放。

后宫都是些女人和不男不女的人,她们哪有什么远见,都是见钱眼开的主儿。张居正只有给他们不断地输送各种好处,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才能在干事的时候得到支持。

包括张居正这条线上的戚继光,他们都是想干好事的人,但是没有钱的话,寸步难行。于是,有了靠招兵吃空饷的办法。

这也正是明朝的官吏非常复杂的地方,既能贪,又能干,各种货色都有。张居正、严嵩全都是如此。相反,那些不贪不占的反而表现平平,比如海瑞。他确实是一个例外,除了清廉以外,似乎没有留下可圈可点的政绩。

除此以外,大明王朝的官吏之所以前腐后继与朱元璋关系重大。

朱元璋对大臣很苛刻,给的俸禄又极其低。但对老朱家人不是一般的溺爱。为此,不惜逆历史潮流而动,恢复藩王制,只要是他们老朱家的人全部由朝廷供养起来。

最后,这帮皇室成员真的成了圈中之物。除了吃喝拉撒,其余一概不会。

朱元璋对别人要求勤俭节约,他老朱家的儿孙却做不到。皇室每年给宗室发粮食、发田地,那些分配给藩王的土地,不参与赋税,所得全部由藩王自行支配。

这帮皇室成员除了吃喝拉撒,没有别的正事,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开始大肆繁衍。

万历皇帝在位时,享受朝廷供养的朱家人达到13万人,健在的8万人。朱元璋起初哪有什么亲戚,硬生生地熬出来十多万后人。

每年为了养活这帮王爷,地方衙门要拿出852万石米,是上交朝廷的两倍还多。也就是说,大明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一半拿出来养了一帮王爷。

但王爷不是只吃粮食,他们还得领俸禄。万历皇帝登基第一年,朝廷总支用了1854万多两,当中551万多两是拿来应对藩王的俸禄。

大明王朝确实穷,但皇室贵族根本不穷,穷的是天下罢了。至于王爷的良田,更是多到说不清。有句话说“瘦天下,以肥福王”,大家可以发挥想象一下。

在这种“对自己人唯恐不厚,对外人唯恐不恶”的苛刻要求下,无耻与否已经不再重要,反正我不搞钱,钱也会被别人搞走,那还不如逮着机会搞一笔。

大明王朝,就是这样亡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翟鸾巡,明朝,朱元璋,风气,嘉靖,皇帝,大明,王朝,严嵩,张居正,消息资讯,朱元璋,嘉靖,魏大中,严嵩,张居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翟鸾巡,明朝,朱元璋,风气,嘉靖,皇帝,大明,王朝,严嵩,张居正,消息资讯,朱元璋,嘉靖,魏大中,严嵩,张居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翟鸾巡,明朝,朱元璋,风气,嘉靖,皇帝,大明,王朝,严嵩,张居正,消息资讯,朱元璋,嘉靖,魏大中,严嵩,张居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