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至220年,是蜀汉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刘备的蜀汉频频出击,西线战场刘备亲自上阵拿下汉中,东线战场关羽领兵北伐中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一时间气象峥嵘,声势喧天。
然而“月盈则缺,器满则溢”的古训再次发挥作用,蜀汉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巅峰状态后迅速陨落。关羽在荆襄之战中遭遇盟友吴国背后偷袭,全线崩溃,兵败身死。荆州之地和蜀汉荆州军团,都被东吴一举荡平,蜀汉军事实力遭遇难以弥补的重创。
盟友孙权的背叛与偷袭,显然是蜀汉荆州之败的根本原因。一代枭雄刘备怒不可遏,对盟友孙权的不义之举满腔愤恨,孙刘联盟就此破裂。公元221年7月,刘备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之后,发起东征吴国的复仇之战,想要一举夺回荆州。夷陵之战就此开打。
刘备是三国时代一流的军事天才之一,一生身经百战,硬是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商贩,发展成坐拥重兵的一方霸主,全是他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其用兵打仗之才自然不可小觑。何况他此次报仇心切,志在必得,带领数万大军都是蜀国精兵强将,战斗力极强。刘备也在赤壁之战中和吴国并肩作战,对吴军的作战特点都套路非常了解。
吴国方面派出主帅陆逊迎战。陆逊虽然号称一代名将,但他的实际作战经验来看,其综合军事素养,并不会比刘备更高。吴国当时的军队数量、将士战斗力,充其量与蜀军半斤八两。
对吴国而言,更要命的是,蜀国军队是乘坐战船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攻击吴国。古代行船全靠人力和水流、风力驱动,因此吴国军队逆流而上迎战,战船的速度和冲击力都大打折扣。因此如果刘备不出大的纰漏,这一仗是稳赢不输的局面。
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身经百战的刘备,被初出茅庐的陆逊杀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陆逊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刘备近乎全军覆没,狼狈逃回白帝城。
刘备为什么会在占据优势的夷陵之战中遭遇如此大败?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刘备失败的原因很简单,李白在他的名作《早发白帝城》中早已一语道破其中奥妙。
李白这首诗全文如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白帝城到荆州郡治江陵,实际距离到底是多少?古代说法不一,《水经注》记载,“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认为两地距离超过千里。
《唐代交通图考》记载,“又东水路三百三十里至归州,又东微南水路二百里至峡州,又东微南水路三百三四十里至荆州江陵府”,认为两地距离在八百里左右。但根据现代地理学精确测量,白帝城到江陵不过340多公里,顶多不过七百里。古代木船顺水而行,时速约为15公里,那么走完这一段路程,最多23个小时即可完成。
也就是说,如果刘备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从蜀国控制的白帝城登船,顺流而下,一天一夜即可到达荆州江陵地区,杀入东吴腹心重地。即使东吴出动水军拦截,也并无多大把握能够挡住蜀军成千搜战船的冲击。到那时,蜀国大军一鼓作气兵临城下,吴国就会非常被动,刘备几乎已稳操胜券。
这也是陆逊最担心的,他战前对孙权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就是担心刘备利用顺流而下的优势,主攻水路。但刘备却缺乏孤军深入直捣敌巢的勇气,反而在夷陵“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弃船登岸,与吴军打起了陆地对抗的对垒战。结果导致战事旷日持久,士气衰竭,粮秣不继,失败已是难以避免的必然趋势。
参考资料:《三国志》《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