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3年从濠州城走出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大人物,此人就是朱元璋,为了活下去,朱元璋安葬了父母之后外出求生,此后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机缘巧合下加入起义军队伍,凭借出色的军事天分,朱元璋最终驱除鞑虏奠定明朝根基。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朱元璋称帝身边的一干大臣们都乐翻了天,个个都在期盼封王封侯,然而建国两年之后朱元璋才册封功臣,首批开国元勋中有六位公爵,他们都是大明江山的栋梁,其中有两位比较特殊,一人是郑国公常茂,这个爵位本来属于明朝悍将常遇春,只不过在北伐的过程中常遇春暴毙而亡,子承父业由长子常茂继承了爵位。
还有一个人就是李文忠,与其他几位元老相比,31岁李文忠获封曹国公,李文忠战功赫赫配得上公爵名号,此外李文忠还与朱元璋的关系十分密切,李文忠的父亲李贞是朱元璋的亲姐夫,李文忠12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李贞带着李文忠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十分喜欢这个孩子将其收为养子,说回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同样与朱元璋关系密切,史料称此人是朱元璋最为感激的人之一,李文忠获封之后,李贞同样被授予公爵,史称父子同爵。
朱元璋幼年时期家境十分贫寒,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情,当时父亲将朱元璋的二姐嫁给李贞,李贞也只是一个农民,有几亩地却也只能维持温饱,李贞为人和善,经常拿出自己的粮食救济朱元璋一家,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十分难得,让朱元璋十分感动。
后来灾荒爆发,朱元璋走投无路下参加起义军,没多久朱元璋就成了起义军的领袖,此时李贞带着年仅12岁的李文忠前来投奔,多年未见亲人,朱元璋百感交集,在战乱时代亲情显得那样可贵,明朝建立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进攻元朝,获封曹国公,至于李贞朱元璋也格外关照,一并封其为曹国公,准许其“赦免常朝,赞拜不名”,赏赐无助金龙龙袍,为了能时常与李贞见面,朱元璋在京城内赏赐了一座宅院供其居住。
李贞没有战功却有如此荣耀,时常感到惶恐,面对骤然而来的财富,李贞感到十分不安,经常提醒自己“贵而忘贫贱,君子不为也。”,朱元璋赏赐的龙袍从未穿过,依旧保持着一个勤劳的农民作风,劝说家人要勤俭节约。
洪武十一年李贞病危,临终前请求面见朱元璋,听到消息后朱元璋带着皇后太子亲自前往看望姐夫,病榻之前朱元璋百感交集,李贞是唯一一个与自己同辈的亲人了,两人痛哭不止,最后李贞说自己是心愿已了,终于能安心地去死了,朱元璋离去后半路就收到了李贞的死讯,在其死后朱元璋辍朝两日,“车驾临奠”。
李贞为人善良,李文忠忠心为国,两父子为大明奉献了一生,称得上是当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