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先生校内悼念现场 李香花 摄
走近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气氛肃穆而庄严。2月27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厉以宁先生在京逝世。3月4日至6日,校方把灵堂设在此处,供师生和访客悼念。
厉以宁先生手书的“敢当石”与灵堂仅一路之隔。这块长8米、高3.3米的泰山石立于十年前,上书的“敢当”二字是厉以宁先生敢为人先的人生写照,也是往来学子对他精神的实体传承。过往数日,不少师生自发献花于“敢当石”前,在厉以宁先生留下的教诲前寄托哀思。
季同学是光华管理学院2019级会计系本科生,她表示,入学前就早已听闻厉以宁先生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巨大贡献。厉以宁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传递的精神令她印象深刻,“厉先生教育我们,既要有很大的志向,也要严谨求实,既要勇于创新,也要虚怀若谷。”
在改革开放思想激荡的时代,厉以宁先生敏感地开始思考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大胆闯入产权改革“禁区”,提出应该用股份制来取代传统国有制,并持续为股份制改革奔走呼号。面对外界激烈攻击,他并不进行辩驳,只是坚定自己的见解。“作为读书人,总有些正心、齐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这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厉以宁先生如此解释自己的初心。
这段经历令不少学生神往,2020级工学院硕士陈燕波就是其中一员。陈燕波参加了经济学习小组,小组老师曾想带学生面见厉以宁先生,无奈因厉老师身体原因而搁浅,这成为陈燕波心中一大遗憾。“希望自己也能做些敢为人先的事情,为中国复兴做出些成绩。”
厉以宁先生校内悼念现场 李香花 摄
教育家是厉以宁先生另一重身份。学识渊博的他从来不在课堂上传授“旧学问”,而是强调用最新的研究内容武装学生的大脑。厉以宁先生上课风格鲜明,课前必定会提前10分钟到教室,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主要涉及的几个问题。“从不自矜,不做铺垫,直截了当,听起来十分痛快。”曾听过厉先生授课的校友王先生如此回忆。
除了书本知识,厉以宁先生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的问题。国家每每出台重大改革举措,厉以宁先生都会在学校举办报告会予以解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回忆说:“听他的报告也是一种享受,那些抽象、专业的经济术语和政策条文,经厉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大家豁然开朗。他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观点新颖、语言生动幽默,给我们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厉以宁先生从北大毕业前曾以这首《鹧鸪天》自勉,这首词也激励了许多北大学生。
现如今,他的一言一行已成为后来者前进的动力,正如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吴志攀教授所言,“他的身上体现了北大人心系天下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常为新的精神,是我们所有北大人的楷模。”(记者 郝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