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商朝人多次迁都,是因为游牧民族特性?商族起源微探

商朝人多次迁都,是因为游牧民族特性?商族起源微探

不论是最近大火的“哪吒”,还是更早的《封神演义》、二郎神、姜子牙种种,都在演义、讲述着商周交替时期的那段历史。在历史上,这段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只是崛起的周部落势力打败了商部落势力而已。只不过由于历史的记载有限,就给了后世文人们不断添油加醋、丰富故事血肉的机会。

以至于慢慢演化成了如今百花齐放的封神故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宇宙的庞大脉络。周人的姬姓一族如今是遍地开花,诸如郑,常,程,卫,简,段,石,宁,鲁,施,汪,蒋,展,柳,周,丰,唐,孟,吴,杨等,这些姓氏大多是周朝姬姓的后代,遍布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各地。

成王败寇,我们的商王朝的残留姓氏则要少得很多了,只有孔、邹、牛、宋、繁、钟、商等一些常见大姓,所占的人口比例也是少得可怜。现在的基因技术日渐发达,寻找后代已经不再是难事,那么商王朝究竟是起源哪里呢?这些姓氏寻祖,最早的祖地又在哪里呢?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对于商民族的起源,目前学界还是有着很多种说法的,其中最为世人所接受的就是起源河南商丘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是《诗经·商颂》里一句概括商民族起源的一句话,认为商民族的起源是简狄一次在河边洗澡的时候吞了一个鸟蛋,因而天人感应生出来了商朝始祖契。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但也或多或少反映出来当时那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特色。

虽然简狄生契的时候已经是尧舜禹时代,人们已经逐渐步入了父系社会,但在一些风俗上、或者是经济还不发达的地区,都存在着母系社会的一些遗留。就像我们国家现在的一些西南少数民族还存在着“走婚”的传统。

而契在长大之后,成为了舜手下的一名臣子,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舜派契前往大禹身边,帮助治理水患。13年后,终于治好了水患,契因为治水有功就提拔为司徒(掌管教化),并且封到了商邑。

商邑何处,扑朔迷离

自此,契之一族就以商为族名,在商地附近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并在实力不断强大之后建立了商国,成为了日后商朝发家的中心基地。也有一说是先有了商族,因为商人居住在这个地方才叫商邑,但不论如何,在契的时候,就是居住在商邑了。但是,关于这个商国在哪里,考古学界还是有些争议的。

现在主流认为商地是在如今的商丘,事到如今商丘人也把这座城市当作是商朝的都城和发家之地来进行旅游宣传。著名学者郑玄却认为商地在“太华之阳”(山南水北为阳,太华即华山),皇普谧和李泰祥等学者认为商地在如今的的陕西商洛,总之很少有说商地在商丘的。

直到近代王国维才开始另辟蹊径,认为“商在宋地”。宋就是周朝时期的封国,在商王朝灭亡后,周武王无力消灭商朝残余势力,在加上当时“灭国不绝祀”的传统,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就被留在了朝歌城继续供奉祖先。

但在周武王驾崩周成王即位的时候,武庚联合监督他的三个姬姓封国反叛周王朝,遭到了周公旦的镇压。武庚被诛杀,商朝遗民也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归姬姓封国卫国管辖,另一部分归商朝降臣、商纣王的大哥二哥微子启和微子衍管辖,封地宋国。

这是商朝和宋地(商丘)最后的渊源,所以后人们把宋国当成是商王朝的祖地也并非没有道理。并且在商汤灭夏的时候,也是在宋地,只能说是有这种可能,尚且不能盖棺定论。

商漳同音,商在河北

还有一种说法就,在小编看来是比较有可信性的。那就是商在如今的河北漳河流域。提出这一说法的学者是从上古汉语发音中找到的根据,在上古发音中,“漳”和“商”的读音是一样的,而在上古时期的地方命名也经常用河流来命名国家,比如滑国、潘国、莱国、淮夷等,河流在古代农业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水源,以河流来命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以此为思路,我们再来从古籍中探寻关于漳河和商地关联的蛛丝马迹。

首先就是在古籍中记载最早的商族首领殷契,他当时跟随大禹治水,而后被封国到了商地,以古代的交通条件,首先是不大可能让居住在陕西华山附近的商人来帮助黄河下游的夏禹来进行治水的。那么殷契必定住得离黄河不远,甚至就是在黄河旁边。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禹贡·导水》

根据《禹贡》记载,当时的黄河在经过洛水入黄处之后,就开始肆意妄为地改道,自如今的河南浚县开始一路往北,沿着太行山东侧的谷底流到了降水(就是漳河),流到了大陆泽,然后从今天的天津入海。

根据黄河故道流经的区域,商地至少应该是在河南北部到河北中南部这一代,再印证上古音的“漳”与“商”之间的读音,大禹时期乃至之前的商邑在漳河流域也是更加确信了。

岁在甲子,兴商灭易

我们再来看看大禹治水之后的商人行迹,也有在这一地域的证明。到了夏朝少康时期,商国的第七代首领经常在河北附近进行贸易活动。

“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十六年, 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 。”——《竹书纪年》

王亥在河北易水流域做客(一般认为是在做生意),结果有易国的国君绵臣把王亥给杀了,夏王知道后又任命上甲微继承他父亲的遗产,继续当商国的首领。上甲微一直对父亲的死耿耿于怀,一直等待复仇机会。四年后,他的实力也强大起来,便认为报仇的时机到了,便想拉拢队友一起讨伐有易国。

当时的河伯世代与商国交好,所以上甲微就前往求助河伯,在一番慷慨陈词以后,河伯派兵和上甲微一起前去讨伐有易国。经历一场大战之后,上甲微杀死了有易国的国君绵臣,吞并有易国,并和河伯一道瓜分了财产,将有易国的人收为奴隶。

由此可见,河伯、有易、商国这几个国家应该是接壤或者是挨得很近的,不然三个国家的关系不可能这么密切,商国吞并一块河北的飞地也不好管理。有易在今天的易水附近,河伯在山西南部的黄河沿岸,那么商国必定至少是在河南北部、山东西南到河北一带。更加印证了“商”就是“漳”,当时的商国就是在河北漳河一带,而商民族在大禹到夏泄这个时期都是在泰山西南至太行山东麓这一块区域进行活动的。

在上甲微打赢了这一仗以后,打出了气魄,打出了国威。商国在当时的各诸侯、方伯之间名声鹊起,对商部族的领地也不敢轻易侵犯。而这次与河伯的成功联盟,也使得两国之间结成了稳定的军事联盟。

正是在商国第八代国君上甲微的带领下,商国开始了由内到外的改革,并不断地对外扩张、兼并,逐渐壮大了起来。其后的各代子孙也是“奋五世之余烈”,在王位传到了第十四代国君商汤的手里,终于一举推翻夏桀统治,建立了盛极一时的青铜文明——商朝。

上甲微时期的商族活动,已经非常能够证明商文明在殷契时期起源于河北了。但商民族是一个经常整个部落迁徙的民族。经常在泰山到太行山之间到处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前八就是说在殷契到商汤这十四代人里,商国一共迁徙了八次,后五是指商朝建立到盘庚迁殷迁徙了五次。

对于商民族如此之多的迁徙,学界也是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商民族是游牧民族,需要不断地逐水草而居,从相土驯化马来看,商民族确实是有一些游牧民族的特性的。更有一些证据表明殷契之前的商族人是从如今的内蒙古赤峰、乃至辽宁等地南下而来。如果是这样,商民族起源是游牧民族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二就是认为商民族的迁徙只不过是因为土壤肥力的下降,而进行游耕而已。夏商时期的中原地区降水相当丰沛,降水多土壤肥力就容易流失。而当时的商民族喜爱用刀耕火种的方式来进行耕种,就是圈出一块野地,防火烧田,草木灰为土壤提供大量的自然肥力,商人在此耕种,等到肥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迁徙到别的地方重新放火烧山。

结语:

除此之外,还有王室纷争说、叛乱说、追寻铜矿说等等,但不论怎么说,商民族都是在华北平原壮大发家的中原文明。虽然近代以来基因检测出来商民族有一部分的东北基因,很可能和红山文化有些关联,但“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商文化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商地,特性,商族,时期,商丘,起源,王朝,黄河,漳河,时候,消息资讯,商邑,河伯,河北,商国,漳河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商地,特性,商族,时期,商丘,起源,王朝,黄河,漳河,时候,消息资讯,商邑,河伯,河北,商国,漳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商地,特性,商族,时期,商丘,起源,王朝,黄河,漳河,时候,消息资讯,商邑,河伯,河北,商国,漳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