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40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宋朝的时候,一共发生了434次叛乱,这主要是因为北宋开国以来实行的“不抑兼并”,到了北宋末期,富者有田,穷人无地。
再加上宋朝继承了唐代的赋税制度,对平民进行剥削,所以,宋朝的富裕仅仅局限于上层,而底层民众的生活却是一贫如洗,因此,起义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从后世看来,宋朝三百年间,确实没有陈胜、吴广、张角、黄巢等一呼百应的暴动头目,更没有像元末的红巾军一样,将朝廷给颠覆,宋江、方腊之人,在宋史上都算不上什么,这和宋人的反叛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本的负担
事实上,宋代的自由和开放,主要集中在读书人和学者身上,而真正的富裕,只是上流社会的一部分。北宋建国以后,一改唐代重农的基本国策,为争取地主的支持,他只能采取“不抑制兼并”的政策,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赋税方面,北宋沿袭唐代的“双税”,农民不仅要按时交税,还要应付各种赋税,其负担之重,堪比历代。
贫富悬殊是引发国内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为什么一年发生1.4次的暴动,却不能撼动宋朝的统治基础?
军事政策
宋代的农民起义之所以不能兴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朝廷对军队的控制,与大唐内部的军队结构不同,赵匡胤很清楚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举杯换兵,其用意就是让军队集中在汴京,使军队由内而外,由内而轻,武将地位下降,重文轻武。
所谓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这句话用来形容宋朝的军队实在是太恰当了,因为在宋朝,文臣为军,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大唐藩镇林立的局面,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宋朝。
而且,宋国对武器的管理也是极为严格,军方是官方的产业,朝廷对武器的管制非常严格,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武器库,专门负责武器的使用。
文臣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武将有出息的一天,毕竟军中的兵器都是受严格管制的,更别说平民了。
招安纳降
在宋朝,最有效,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招安,宋江的叛乱规模并不大,事实上,朝廷是出兵平定叛乱的,海州知州张叔夜击败了宋江,宋江也被招揽了,所以宋江并没有像宋江那样,被镇压。
而在童贯统领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之后,更是带领着十五万兵马,将方腊彻底地歼灭。如果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则由朝廷出兵镇压。
至于“小打小闹”的事情,朝廷的一贯方针就是不派人去,能不派就不派,能给点好处就给点好处,毕竟,谁会去造反?
宋廷之所以支持招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都是读书人,他们知道平民的艰难,不杀人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民间势力也不希望有武将在叛乱中立下功劳,从而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所以朝廷给他们一些银子,也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宋王朝被异族入侵,但真正导致宋朝覆灭的,却是因为内乱,长久的征伐,让底层民众失去了生存的希望,虽然民众的怨恨没有让宋朝覆灭,但是却动摇了宋朝的统治基础,宋实就是因为内忧外患。
宋王朝看似繁华,但大大小小的叛乱却从未停止过,在319年的时候,一年至少有1.4次的暴动,这说明了宋王朝的内乱有多深,富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上流社会,而下层的平民,却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
宋朝没有因为内乱而崩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军权控制得很好,武将的身份不高,不能像唐朝藩镇一样,掌握着军械,而且军械管制森严,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
最后,宋人最得意的招安之法,就是将武力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很多叛乱都会被轻易的化解,而那些大规模的叛乱,也都会被朝廷用武力镇压,但是深层的冲突,却始终无法解决。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