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吕洞宾帮助家境贫困的苟杳操办婚事。婚宴的钱全都是他出的,可就在最关键的入洞房环节,吕洞宾却拦在门口说:“既然钱都是我花的,头三天我跟新娘过。”
吕洞宾,河中府人,祖父官至礼部尚书,父亲任海州刺史,真正的世家子弟,有才又有财。
同窗中有位贫家子弟名叫苟杳,勤学上进,为人端正。吕洞宾与他很是要好。两人以兄弟相称,吕洞宾从此便供养苟杳,包办了他的日常吃穿;苟杳则尊吕洞宾为兄长,遵从兄长的教导,全副身心都扑在学习上。
到了苟杳十八岁的时候,十里八乡都知道吕洞宾有位异姓弟弟,长相好,人品好,学问好,前途可期。
吕洞宾的朋友林公子对他说:你这个弟弟挺好,我想把我的妹妹嫁给他,你看如何?
吕洞宾说:你的妹妹自然是好的,贤惠又端庄。只是苟杳他学业未成,是不是等他科考中了之后再说?
可是架不住苟杳自己已经想成亲了,他说:“我本是落魄的贫穷士子,得兄长一路扶助才能安心进学,衣食无忧。
不然只凭我自己,会有什么人看上我呢?现在人家能看上我,愿意和我结为姻亲,这也是我的造化呀,弟弟恳请兄长成全,苟杳没齿难忘。”
吕洞宾看这郎有情妹有意,双方也都是知根知底的,的确是门好亲,便也不再反对,反倒尽心尽力的帮苟杳操办起来了。
到了成亲这天,吕洞宾一反之前的亲切和气,对苟杳说:“这场亲事所有的花费都是我出的,头三天我跟新娘过。
苟杳哪能愿意呢?这就是寄人篱下的代价吗?但他反对的话没有说出口,勉强答应了。
吕洞宾见苟杳同意了,没有再说话,转身就进了新房。
第四天苟杳终于见着新娘了。新娘掩面而泣:“相公你夜夜苦读,连床边都不挨一下,长此以往,我们这夫妻还是不要做了吧,请你把我送回家去吧。”
苟杳听了,如梦初醒,赶紧辩白:“夜夜苦读的哪里是我,是兄长啊!”
新媳妇一愣:“大伯是这么无耻的人么?羞伤个人。”
苟杳却说:“娘子,对不起,是我错了。兄长要先进洞房三天,我还道他是花了这些银钱来抚养我,要收利息,要拿捏我,却原来他是怕我贪恋闺房之乐,教导我不要误了学业呀!”
夫妻二人由此更是对吕洞宾言听计从。
后来苟杳果然一朝高中,金榜题名,中了举做了官,一路亨通。
而吕洞宾自己,虽学富五车,却屡试不中,一年年的继续苦读。父辈的恩荫渐渐散了,偌大的家业也慢慢败了。
最后还因为一场大火,连家也没了。吕洞宾落魄之下,不由得想起了苟杳。
他来到京城,找到了苟杳,此时,苟杳已经是大学士了。吕洞宾得到了上宾的招待,可是心里却挂念家里的妻儿老小,几次提出家中困难,希望苟杳出手相助。苟杳却就是没有说话。
吕洞宾这个生气啊,果然“负心最是读书人”,当年供吃供喝供读书,连媳妇都帮着娶了,结果就这么回报自己啊。
好吧,助人本不必求报,我还是走吧。
没走出多远,吕洞宾才想起自己已经身无长物,身无分文,回家路还很长,如何才能到家?回家了一家老小的吃喝用度又该怎么办?一时悲愤无以复加,解开丝带就往路旁的树上系了个圈,伸长脑袋往里钻。
这时一个老头路过,把吕洞宾给救了下来。
“天无绝人之路,我这里还有点钱,就给你做个盘缠吧。”老人听了吕洞宾的遭遇,拿出自己的银子要送给吕洞宾。
吕洞宾谢过老人,又问:“萍水相逢,老丈如何就敢信我帮我?”
老人说:“非亲非故,你当年如何就能帮人教人?”
于是吕洞宾又回了家。一回家就愣住了,临走前搭建的破草房没有,眼前这大院子怎么没见过呀?这大门怎么还贴着白纸?
把吕洞宾郁闷的,这是发生什么事了呀?我的房子是烧了,这地还是我的呀!这谁办丧事办到这来啦?
他走了进去,看到堂中有一具棺材,灵前长跪不起的,正是自己的女子。吕洞宾吓一跳,只见灵牌上写道:“亡夫吕洞宾之灵柩”
吕洞宾气极,我还活着呢!
女子看到有人挡在灵前,起身要见礼,抬头一看,吓得又跪了回去:“你,你,你是人还是鬼?”
“是人。”吕洞宾已经无话可说了。
原来,吕洞宾离家没多久,家里就来了一帮人,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很好,要多住几天,先让人回来盖房子的,盖完房子,那群人走了。走前,还说吕洞宾快要回来了。
没想到前日,又来了一帮人,还抬着这口棺材,哭着说吕洞宾突发急症,一病不起,伤了。吕妻听了,这可真是塌了天了,不由得悲从中来,哭得肝肠寸断。
今天第三天,还是忍不住要哭,结果把吕洞宾给哭回来了。
吕洞宾这才明白:好你个苟杳,瞒着我帮我修房子我可以理解,咒我伤算怎么回事?他让人劈开棺材当柴烧,结果发现棺材里满是金银,还有一首打油诗:
苟杳不是负心郎,路赠银子家盖房。你叫我妻守空房,我叫你妻哭断肠。
哈哈哈哈,吕洞宾望着京城的方向大笑,果然是我吕洞宾教养出来的弟弟啊,我让你新妇独守空房三天,你就让我老妻肝肠寸断三天,贤弟,你好“狠”哪!
自此,吕家苟家更加亲厚。
这就是“苟杳吕洞宾,(互相)不识好人心”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