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个很铁血的皇帝,为了维护朱姓江山,他不惜对往日的兄弟、功臣痛下杀手,制造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等。
值得一提的是,像朱元璋这样的铁血功臣,他其实也有“吃瘪”的时候。曾经,明朝时期的日本不断在我国沿海劫掠,朱元璋想要派兵征讨,但却被刘伯温阻止了。
在陈述利弊之后,朱元璋果断放弃这征讨的事宜,甚至将其列为“不征之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放弃征讨日本呢?
大明王朝与古代日本
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自小他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以此来贴补家用。可是,他家的情况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还在恶化。
元朝政府横征暴敛,老百姓苦不堪言,朱元璋的父亲便在这样的情况下饿死了。为了生活,朱元璋当过乞丐,也当过和尚,可谓是饱受磨难。
幸运的是,在他当和尚期间,收到发小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去濠州参军。自此,朱元璋便投靠了军阀郭子兴,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不得不说,朱元璋天生就是一个打仗的料子,因战场表现勇猛,很快就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并且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班子。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又凭借少量的兵力,用“奇谋”占据了南京城。以此地为据点,不断向四周扩充,最终形成了与陈友谅、张士诚鼎足而立的“明政权”。
刘伯温加入朱元璋的阵营后,给朱元璋制定了一个战略:“先陈友谅,后张士诚,避免两线作战”。在此战略的指导下,公元1368年,朱元璋先后击败了两位对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大明王朝。
不过,“内敌”虽然消灭了,但对于大明朝来说还有一个“外敌”虎视眈眈,它便是有一海之隔的“古代日本”。
话说,明朝初期,日本正处于镰仓时代与战国时代的交汇时期,政治局势非常的混乱,政权与政权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
日本是一个岛国,土地资源非常的贫瘠,为了保障军事物资的来源,他们便将目光瞄准到了海上,以及它国的沿海地区(掠夺物资),大明王朝的沿海地区更是倭寇横行。
当时,这些日本倭寇经常隐藏在明朝沿海地带,随时劫掠周边的商船。同时,有些人还会通过伪装生活内陆地区,明面上谋生,实则伺机而动、劫掠村庄百姓。
种种行为给大明王朝的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困扰,曾经朱元璋还曾派遣使者与日本和谈,但是日本方面却都不当一回事,继续胡作非为。
一怒之下,朱元璋便让使者带着写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国书去警告日本,结果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使者还被日本给杀了,只留下了一个人回来报信。
面对日本的种种挑衅行为,朱元璋决定要派遣大军讨伐日本,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伯温站了出来,大力阻止朱元璋出兵。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大明王朝的国力要远超日本,既然如此,刘伯温又为何要阻止朱元璋去消灭日本呢?其中大致有三点理由。
刘伯温的三个理由
其一、国内局势不稳定。从国力上来看,明朝虽然要比日本强,但是民间依然是百废待兴,老百姓深受战争的折磨。
在影视剧《朱元璋》中曾有过这样一幕,朱元璋南巡的时候路过扬州,结果曾经繁华的扬州城只剩下了几十口人和十几棵树了,足见当时的国情非常严峻。
如果大明朝继续发动战争,而不是与民休息,很有可能刚刚建立起来的王朝,会再度陷入崩溃的局面,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其二,有战败之例在前。其实,在元朝时期,倭寇就开始不断侵扰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老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忽必烈为了此事还专门设立了东南行省,主要就是负责讨伐日本的事宜。结果,忽必烈发动的两次战争,不仅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反而还损兵折将、耗费国力。
试想一下,元帝国可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之一,巅峰时期比明朝不知道强多少倍。在这样的优势下,都没能占据日本,更何况明朝这种新兴王朝呢?
其三,即使打下来了,价值也不大。上述咱们说到,日本的土地资源非常的贫瘠,大多以山地、海洋为主,可耕地资源非常的少。
如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日本依然还要不断进口粮食作物,更何况是古代科技落后的情况呢!简而言之,即使朱元璋打下了日本,不仅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还是一个累赘。
或许也正是在这三点的考虑之下,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压制了自己的火气,没有发动大军征讨日本。
最终的结局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元璋没有征讨日本的抉择是对的,撇开以上的原因不谈,单单一个诺达的“海峡”明军都很难渡过去。
回首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若不是朱元璋采取“人肉炸弹”的方式,估计他很难胜过陈友谅的水军,足见大明朝水师的孱弱。
在种种原因的交织之下,朱元璋将使者被杀一事用“不知王朝兴替”给揭过去了,还将日本列为了大明王朝“不征之国”的名单内。
此后,朱元璋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发展民生经济之上,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不仅昔日颓废的扬州城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大明朝的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回想当初,若是没有刘伯温劝阻朱元璋,而且朱元璋也没有采纳刘伯温的建议,估计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大明王朝会有覆灭的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洪武大帝时期,朱元璋没能解决倭寇之患,但其儿子朱棣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这一个问题。
朱棣在位时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郑和下西洋便是最好的写照,而且明朝的海船事业也稳居世界前列。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日本再也不敢劫掠了,这便是“阳谋”,用实力碾压。
可是,随着大明王朝海军的衰落,倭寇又再度出现了。如今,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出一个道理,那便是弱国无外交,强国无人敢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