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的自然是底层社会的恒常稳定。
自古以来,毁灭一个王朝的根本规律,乃是来自底层社会的动荡力量,而不是上层社会的权力交替,后者只是一切具体的结果,前者才是最大的动力,所谓“天下大势”,说的也是这件事。
首先周朝的“基因”,决定了周朝的中央权力并不强,在商时,周国并不是什么顶尖大国,牧野之战中,周也是“联军”组合才起了作用,所以才有了持续性的“分封制”。
不过周朝也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井田制”。
井田制的原则乃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周人的角度来看,土地都是周天子的,可实际上,井田制因为周王室的控制能力递减,成为了一种实际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说简单点,那就是土地和周天子,有着很大的“距离感”。
有的人会说了,既然土地都保不住了,那么周王室不是应该更早被灭掉吗?
理论来说本是如此,可现实却有了另一个变数,那就是过快的“诸侯纷争”,割据局面的迅速形成,直接成为了底层人民和周王室的缓冲带,世人不知周天子,周天子也不敢随便走出自己的王国,这种关系就好像,周天子被“囚禁”了。
周代有一个很漫长的时期,叫做“春秋战国”。
而春秋战国,才是大周的主旋律,因为分封的弊端和周王室的空虚产生了共鸣,有的诸侯地理位置更好,或者是政治更清明,那么实力就更强。
甭说打哪一个诸侯王,就算是打周王室,那都是没问题,如果真的这样,那么周朝也将和商朝一样,成为过去。
但世事无常,弱稳定,有时候的确是一种稳定,周到衍生出了“礼法”的概念,比之商代的阶级思想更加地牢固,也是礼法这一种公认规则的存在,让分封的诸侯们都不敢灭掉周王室,不仅如此,反而还要“履行”保卫的义务。
于是在历史中还有个词,形容周王室的,便是“名存实亡”。
在周代漫长的历史中,周朝廷名存实亡,历史的主角成为了一个个封国的国君,春秋之五霸,战国之七雄,他们看似是世间最伟大的人,但其实要比周天子低一个级别,在礼法意义上,最伟大的是周天子。
这又造成另一种“矛盾”,那就诸侯对于周王室“大义”的恐惧,于是频频提防。
首先是文化,春秋战国,周朝就是个“弱概念”,真实存在,但是它的存在不影响一切世事的发展。
各国就此改变文化,“雅言”被压制,各国制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筑起壁垒,为的是防止这些人民再次被大义所吸引,这很明显是一个减弱中央集权的过程,和后世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中央集权,是一个反作用力。
其次是政策,而春秋战国的大部分政策,是对标经济和军事来改革的,其中经济便是最基础的“农业生产”,为了储备粮食,各国加强了“科技”的发展,因为大量的农业工具的革新,各国百姓的生产力再次进步,吃得饱了,自然就不会引起动乱。
这是个特殊的时代,因为各地割据,反而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受到的伤害是最小的,因为大家都怕自己的人口流失,在春秋战国,顶层的士大夫待遇不好跳槽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士大夫可以培养,人口要是减少了,那就真的是没有机会了。
所以土地私有制内里的“井田制”和发达的农业工具相结合,给了诸侯们更强大的实力,只要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横扫天下,那么大家都要遵守“保卫”天子的指责,一旦谁违反了,就会引起天下群起而攻之。
诸侯们的默契是个很重要的地方,只有周天子在,才能稳定当下,每一个人都想当“新天子”,但大家都是互相牵制,如此一来,保护周天子的完整,才是赢得这场胜利的最好办法,因为周天子亡,一切局面都会被打破。
说起来难以置信,可周朝这么多年的“存在”,就是诸侯们互相博弈的后果,直到秦国后来才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这场竞争才分出了胜负。
标志就是秦扫荡六国并统一六国,如果秦国不够强,其他六国也还是没有进取之心,那么周朝的国祚,只会更加延续。
可周天子也很无奈,历代周天子,也有人才存在。
但是诸侯们想的是,周天子活着就好,他们不需要周天子也变得强大,因为周天子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压制,在大义上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一旦周天子翻身,那么他们就得倒霉,最好的情况都是造反,糟糕的的是被灭亡。
所以周天子根本强不起来,诸侯们虽然内斗,可在削弱周天子一事上,都是一视同仁的,大家偶尔打打架,但偶尔也找找麻烦给周天子,遏制周天子的发展,一边打压一边保护,周天子成了“不死不活”的样子。
假如周天子过于强大,那么周朝也延续不了那么久,因为王室强大,就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强大,中央集权过盛,周天子率先动手的,应该就是“土地”,这样一来,又陷入了新的循环,那就是农民因为土地被抢占而引发的“革命”。
这种现象,在后世的秦朝便有显现,秦朝的确十分强大,更没有分封制的困扰,可是没有缓冲的高度皇权,直接引起了世人的不满,所以秦朝是“毁于”农民起义,六国贵族的反抗是顺势的结果,并不能直接看成导火索。
说到底,周朝的“存在”,未必是个很严谨的概念,自从西周被犬戎灭了之后,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便带着残部到了河南定都,这个举动,在背后是只能依靠诸侯力量的“妥协”,周平王虽然保住了周朝的延续,可也是十分憋屈。
东周之时,中原之外的势力很强大,任何一个打周王室,都抵挡不住。
但是这些诸侯们却是抵挡得住,这些诸侯们因为有着漫长的国祚和时间底蕴,每一个国家都有“潮起潮落”的变化,更像是人的变化无常,东周,就在这里的变迁下“苟延残喘”着。
本来周王室和“郑国”乃是很亲近的亲戚关系,周幽王和郑国第一任君主郑桓公乃是“叔侄”关系,而在犬戎灭周的军事行动中,郑桓公也一齐被杀害,而周平王东迁之后,还是和郑国很亲密。
东周王室给予了郑国极高的权力,用以制衡其他的诸侯国,如此一来,郑国发展得很快,可是帝王家无情,久而久之,周天子也开始惧怕郑国,了。
到了郑庄公的时候,周平王和郑国的关系又变僵了,周天子最后的翻身力量也“叛变”了,大周的权柄,此时已经不掌握在周天子手上了。
所以要说周朝的“权力”的生命,到了东周的时候就已经消亡了,真正存世近八百年的,是那个“礼法”的周朝,而不是集经济、政治、军事于一体的周朝,乃是一个残缺的周朝,作用更像是后世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
周天子是吉祥物,主导者是强国的君主,他们被视为贵族和政治家,战国后期的“门客”频出,便是政治家来源之一的“幕僚”群体,历史和人性总是共通的,所以周朝的存世意义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