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忆昔二首》(摘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
诗圣杜甫这首忆念开元盛世的诗,尤其在前半首中描述的那种人民安乐、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的时候戛然而止。
而后,则应了白居易的一首诗——《长恨歌》(摘选)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
“安史之乱”爆发了,伟大的唐朝自此从巅峰急剧向下滑落,而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幕大戏也一下子黯淡了下来。
但是,江山代有英杰出,在如此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时代,又会有新的英雄因势依时而出,五彩炫然、英姿勃发,令我们后人目不暇接!
“安史之乱”之前,唐王朝的各种社会矛盾积聚已久,因为此前的唐朝承平已久,人民久不知兵,到唐玄宗在任期间,始于南朝的“府兵制”已经是弊病多多了。
而且,那时候又开始实行“募兵制”,但是募兵制有一个弊端:给了驻守唐朝边城的那些蕃族大将,以及胡族大将们一个绝好的招兵买马的机会。
宰相弄权,唐王朝内忧外患
盛唐武功赫赫、疆域辽阔,但在它的另一面却又是如此漫长的边境线,需要战斗力极强的将帅和数量极大的边兵前去守卫。
由此,驻扎边地的那些蕃将,包括安禄山等人就开始大量招募所谓的杂胡士兵,不停地把他们提拔为将领。
在辽阔广大的戍区之内,蕃将出身的节度使实际上已经完全成为了他自己嫡系部队的当然首领,而各个节度使的辖区也基本成为了一个人说了算的半独立王国。
追根溯源,唐玄宗时期的边镇大将们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大的权力,大部分原因都得归咎于当时的权相李林甫。
开元年间,由于张嘉贞、张说、萧嵩、杜暹等人,都是以节度使的身份入知政事,也就是说那时候都是由将领入相的,因此也就逐渐成为定例了。
而当时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掌权之后,为了避免类似的这种威胁再度发生,杜绝日后有这种文人将相代替自己当宰相,于是就向玄宗皇帝上奏:“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
而且,李林甫当时还假意把自己领任的朔方节度使,让给了胡人出身的蕃将安思顺,也就是安禄山的族兄。
唐玄宗一听,对其也是大加赞赏,觉得李林甫说话很有道理。
诏旨一发,日后的安禄山、高仙芝和哥舒翰等武将,各个都是专制一方、位高权重。
实际上,李林甫的本意非常简单,他就是认为这些武将不识文字,不是什么进士出身,也没有什么门阀高族的血缘关系,更没有任何机会被招进朝中顶替自己的相位,由此就可以保证自己一直都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李林甫的确不是一个平常人,他的曾祖李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李林甫年轻的时候虽然文学方面不行,但他的才艺却挺多,尤其善于音律,因此就巴结上了玄宗皇帝的宠妃武惠妃,而且还撺掇玄宗皇帝废杀太子李瑛。
可以说,李林甫在当时绝对是权倾一时,包括残暴专横的安禄山,在内心深处对李林甫也十分惧怕。
掌握权柄的数十年间,李林甫位极台辅,但他却从来没有真正以唐朝的国事为重,而是一味地蒙蔽唐玄宗,陷害同僚、排除异己、作威作福。
可惜的是,李林甫折腾了一辈子才刚刚闭眼,后来居上的杨国忠就开始有样学样,派人诬称李林甫生前曾与阿布思相互勾结,准备谋反。
案件审理定了之后,尸骨未寒的李林甫就被朝廷削去了一切官爵,还把他的子孙除名,全部流放到岭南和贵州等偏远地区,然后刨毁了李林甫的棺木并撬开了他的嘴,把他嘴里含的一颗大珠子也挖了出来,再把他身上宰相穿的金紫礼服也给剥掉了。
当时,胡人出身的将领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已经近十年的时间,一直是秣马厉兵,准备伺机而起。
事实上,安禄山当时原本是想等着玄宗皇帝死了之后再作乱,但是杨国忠掌权当宰相之后却一直和安禄山互相不对付,屡屡进言玄宗皇帝说安禄山要造反。
可是,玄宗皇帝却一直不信,为了证明自己有远见之明,杨国忠曾多次因事激怒安禄山,目的就是为了逼迫安禄山速反,以此来取得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冬,此时的安禄山也被杨国忠给逼急了,于是他就伪造皇帝的手敕,声称玄宗皇帝要召他带兵入朝“清君侧”,也就是讨伐杨国忠。
于是,安禄山就聚集了劲卒十五万,对外号称二十万,烟尘千里、鼓声喧天,一路向首都长安杀了过来。
当时的唐朝海内承平日久,老百姓多少年都不识兵革了,忽然听说范阳兵起,绝对是远近震骇,加上河北等地一直都处于安禄山的管治之下,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地方上的好多官员也只得开门出降,运气稍好一点的弃城逃窜,运气稍差一点的就会被叛军捉住砍头。
由此,长达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正式拉开了序幕……
刚刚听说安禄山造反了,杨国忠还扬扬有得色,当时他就大言:“现在只有安禄山一个人真心造反,他手下的将士们肯定不愿意跟随。旬日之间,我一定让安禄山的首级献于阙下!”
岂料,安禄山率领的叛军连陷博陵、藁城,很快又攻下了坚城灵昌郡治所在地的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以东地区)。
由于安禄山的军队又有步兵,又有骑兵,漫山遍野而来,千军万马扑天盖地,因此各地的城守和唐朝的百姓们,一个个都感到惊骇至极,各个城市也很快就遭到了攻陷,百姓们也纷纷遭到了屠灭。
特别是杀掉了在京师当驸马的安禄山之子安庆宗之后,安禄山更是狂怒至极,因此当时他连投降的唐朝兵将成千上万人,也都全部一起杀掉了,然后又指挥大军连连攻破了荥阳等重镇,直杀潼关。
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来之后,当时正在京城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就主动请缨,并且向玄宗皇帝保证:“臣请走马诣东京,开府库,募骁勇,计日取逆胡之首以献阙下。”
唐玄宗一听也挺振奋,于是马上封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并且十日之内在东京洛阳募得六万兵马,断河阳桥据守。
与此同时,唐玄宗又命他的宗室荣王李琬为元帅,以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还在京师又招募了十一万军士,只不过这十一万新兵都是市井子弟,然后统帅诸军一同并进,由他的太监边令诚监军。
安禄山攻陷荥阳之后,又攻破了武牢,大败经验老道的唐将封常清,很快就攻破了东京洛阳,纵兵大肆杀掠,包括都亭驿一战,封常清又败了,结果只得率领唐朝的残兵退守陕郡。
封常清败退之后,马上写信给高仙芝请他力守潼关、修葺城池,贼兵这才没有攻下潼关。
在东征期间,由于高仙芝和太监监军边令诚之间产生了矛盾,所以这位大公公就在入朝向唐玄宗汇报的时候,趁机狠参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人一本。
边令诚向玄宗皇帝告状说:“封常清以贼摇众,而高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当时,玄宗皇帝肝火正旺,因此就一改平日里纵容武将的态度,再加上他还以为安禄山的叛军依旧是指日可灭,正好杀了此二人来给自己立威。
于是,唐玄宗就派太监边令诚手持皇帝敕令,回到军中去斩杀那两位在唐朝真正声名赫赫、有勇有谋的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