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姜子牙也曾三顾茅庐请一高人出山,高人不从,结局十分现实

姜子牙也曾三顾茅庐请一高人出山,高人不从,结局十分现实

中国古代有很多明君,他们的事迹一直流传于大街小巷,每一代明君都十分珍惜不可多得的贤士。《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算得上是一代明君,无论他在政治、军事上有没有过出色的造诣,但是他找到了一个好帮手——诸葛亮,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刘备的命运似乎开始了新的篇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在周朝时期,当朝君主是周武王,辅佐他的亲近大臣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尚、姜子牙。姜太公辅佐的第一个帝王是周文王,他们之间的相遇还有一个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相传姜太公在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但是姜子牙依旧勤奋刻苦学习,不甘落后,但是七十岁还是没有什么成就,不过姜子牙没有就此放弃,在他七十二岁钓鱼的时候,遇到了日后的周文王,周文王看见他没有用鱼钩钓鱼,认为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所以拜他为师,这也是姜太公人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姜太公和他的后代辅佐了多朝帝王,成为了历史中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

姜太公实际上也属于一个隐居的居士,只是他觉得应该将自己的一身才华贡献出来,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将百姓从水深火热的苦海中救出来,所以才有了和周文王的相遇,使百姓过上了一段安稳的日子。

在周武王当政的那段时期,民间也流传着另一位隐者的名字——狂矞,相较于姜太公,狂矞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隐居的隐士,他对朝政不感兴趣,虽然自己有一身的才学,但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臣君子,不友诸侯。”(《智囊·上智部·太公与孔子》),这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而且他常年居住在海上,地方偏僻,所以被世人成为一个怪人,但是又不能否定他的才华。

姜太公被周武王封在齐地,解决当地的问题,听闻了狂矞这个人物,忙不迭地带人到了狂矞的住处,希望他可以出山辅佐君王,造福百姓,但是狂矞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高傲,将姜子牙拒之门外,第一次拜访,姜太公都没有看见过狂矞的人,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姜太公连续拜访了狂矞三次,但是都没有见到过狂矞一面,姜太公随即下令杀了狂矞。

这件事很快惊动了鲁国的周公,周公质问姜太公为什么要杀了一位贤士,姜太公回答道:“如果一匹上等马不服从你的管教,还不如要一匹听话温顺的下等马,而且狂矞无法无天,日后也是一个隐患。”周公听后只好将此事作罢。

姜太公一生英明,平易近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将人处斩,杀掉狂矞,姜太公也是不得已的决定,首先,狂矞目中无法,其他人也会效仿;其次,如果狂矞依附敌人,隐患更大;最后,一人不治,怎么让其他人信服。从狂矞的事迹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有实力,如果没有对社会和身边的人有一定的帮助,也是没有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才是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智囊·上智部·太公与孔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无风却起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高人,姜太公,结局,刘备,周文王,诸葛亮,周武王,姜子牙,百姓,周公,消息资讯,姜太公,·太公,刘备,周文王,姜子牙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高人,姜太公,结局,刘备,周文王,诸葛亮,周武王,姜子牙,百姓,周公,消息资讯,姜太公,·太公,刘备,周文王,姜子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高人,姜太公,结局,刘备,周文王,诸葛亮,周武王,姜子牙,百姓,周公,消息资讯,姜太公,·太公,刘备,周文王,姜子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