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刺所俘,他的弟弟朱祁钰继位。自从被俘后,朱祁镇一直为能回归做不懈努力。除了给太后写信,充当“带路党”叫门之外,还不断遣使向明廷游说。但是朝廷对于他回归的态度是不明确的。
景泰元年(1450年)七月初一,礼部侍郎李实、大理寺少卿罗绮受朱祁钰之命,分别作为正使和副使,前往瓦刺部落讲和。李实也见到了朱祁镇。李实向朱祁镇汇报了皇太后、皇后和朱祁钰的近况。李实带去的敕书只是有关议和,而不是接回太上皇朱祁镇。朱祁镇向李实再三叮咛迎复之事,让其转告皇太后及皇上,并让李实“回去告诉皇帝,只要能够接我回去,做个普通人也行,再不然就做个守陵人,守候着祖先的陵墓忏悔度日吧”,可见朱祁镇的回归之心,可是朝廷对他回归仍然不放心,因为朱祁镇回来,朱祁钰的皇帝之位就多了风险。
然而这一切,随着明朝派右都御使杨善出使瓦刺继续议和,明英宗朱祁镇回归得以实现。
那么,杨善是怎么把朱祁傎迎回的呢?
一,瓦刺态度的转变。
到了景泰元年,随着明蒙之间战争之势逐渐明朗,瓦刺集团也在发生着变化。原本以为曾经的皇帝朱祁镇是个“天价奇货”,可能对明朝随时进行要挟。但是明朝已经立了新皇帝,朱祁镇已经升级成太上皇了,实际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空质”。继续质押下去,难保在这过程中有什么差池,要是太上皇真有什么闪失,想必明朝也不会善罢甘休,由于边年征战,蒙古各深受其害,他们已经打不起仗了,他们现在需要维持与明朝紧密和有利的经济关系。
瓦刺部落已经有要放朱祁镇的意思,但需要找台阶下,希望明朝自己提出把朱祁镇赎回去,趁机再赚一笔钱。
二,明朝官员的态度。
在明朝,北京保卫战后,不断有大臣提出迎回太上皇的提议,六部、都察院等衙门的头面人物纷纷上奏,建议景泰帝遣使北上,奉迎太上皇归朝。而朱祁钰的态度犹犹豫豫。于谦等人提出,如果太上皇不回来,始终掌握在瓦刺手中,那么边境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和平。这次安排杨善出使瓦刺,还是议和为主题,朱祁钰并没有明确表示要杨善去商谈朱祁镇的回归。但是,群臣的提议,朱祁钰并没有拒绝。这一切都给了杨善操作的空间。那么杨善内心的态度,是把太上皇迎接回来才是正路。
三,杨善的随机应变。
杨善使团来到了大漠,会见了瓦刺首领也先,递上景泰帝的敕书。也先一看还是议和,并没有提出迎接朱祁镇回京的要求,感到很奇怪,就问杨善:“敕书为何没有迎接英宗回京?”杨善巧妙回答道:“我们皇帝想成全你的美名,让你自己主动作出决定。如果在敕书上写明,岂不是有命令之嫌?显示不出你的诚意。”也先又问:“你们想接太上皇,怎么不带钱财来呢?”杨善答曰:“如果我们带钱财来迎接太上皇,天下就会认为你贪图钱财,不讲大义。我正好空手而来,你送回太上皇,才说明你深明大义啊!你作为盖世英雄,不图钱财,你的名字将载史册,千古流芳,万世颂扬。”
杨善的巧嘴如簧,让也先很受用,竟然答应送朱祁镇回京。杨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空手套白狼把朱祁镇带了回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怎么迎接太上皇回归,又成了朱祁钰的难题,幸好,朱祁镇识大局,亲自写信太后,大明皇帝依然是皇弟朱祁钰,自己只当太上皇,国家与朝廷大小事情皆不过问,由于自己丧师辱国,他要求奉迎的礼节一切从简。这样的高风亮节很让景泰帝受用,才正式把朱祁镇给迎接回来的。
那么,迎接朱祁镇事后得到怎样的回报呢?
一,景泰帝的薄赏。
天下人都说杨善有奇功,能把太上皇从虎穴中救出,没有费朝廷一两银子,一定会得到景泰帝的赏赐,而景泰帝以杨善非初遣旨,薄其赏。什么意思呢,就是杨善根本没有领悟他的意思,也没有听从他的旨意,就把太上皇给请回来,这让朱祁钰很生闷气。但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又不能不赏赐。于是把杨善由右都御使,升迁为左都御使,仍莅鸿胪事。杨善由副局升为正局,主持外事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景泰帝的心态,很郁闷。
二,明英宗赏赐。
天顺元年(1457年),朱祁镇经过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又当上了皇帝,复辟后的朱祁镇主要做了两件事,封赏和罚罪。罚罪之人有于谦、王文、商辂等人,这些人就是在土木堡之变拥立朱祁钰的一批官员。
对于参与复辟徐有贞、石亨等人进行大力奖赏,这里面就包括杨善,同跟随杨善一起去瓦刺他的四个儿子全部封官,杨善并不满足,又为自己从子、养子乞恩,得官达数十人。从此,杨善气势显赫,开始弄权纳贿。病逝后,被朱祁镇封为兴济伯,谥号忠敏。也算是善终而亡。投资回报率惊人。
其实,这里面最大功臣,是于谦,北京保卫战就是他力主战胜的,朱祁钰也是他主张登基,因为只有这样,被俘在瓦刺朱祁镇对明王朝的危险性就小一些,也能保护好朱祁镇生命。当然,朱祁镇在瓦刺部落的生活就要困难一些,但朱祁镇只从感情出发,不从时局去看问题。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朱祁镇经历了不一般的人生经历,杨善等官员也从中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实惠。明朝就是经常泼生这样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