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和武则天都是古代名女人。记得有个小品里是这么说的,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那么,做古代名女人就更是难上加难。她们的荣华之路上充满了荆棘和鲜血,纵然生前成为天下至尊,却也保不住身后之事。
比较起来,两位手握大权的女性王者死后,武家比吕家的状况要好一点,没有受到过于严苛的清算。武则天很喜欢的侄子武三思要不是过于作死,也不会死于后来的景隆政变。而吕家则尽数被诛杀。
(电视剧里的武则天)
为何如此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武则天审时度势,还政于唐;吕后则至死都没放权;
武则天曾经有过传位于武家侄子的想法,武承嗣、武三思都是合适的人选,这种想法的来源是“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意思是天子传位都是传给同姓人,没有传给外姓人的。
这其实是一个狡辩,以前都是男皇帝,儿子随父姓,自然是同姓人。女皇帝当然不能依理同推。但武则天还是有点动心了,在儿子和侄子间犹豫。
不过,后来在狄仁杰、吉顼、李昭德等大臣的劝阻下,武则天最终还是做出了以儿子为继承人的决定。最起作用的,应该是狄仁杰说的那句话:“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意思是,您立了儿子,那么死后自然能得到儿子的供奉,配享太庙;若是立了侄子,自古从来没听说过侄子当天子而供奉姑母于太庙的,人家自会供奉他的父母。
后来发生了神龙政变,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阳发动兵变,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家兄弟,并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武则天还有能力反抗,但她选择了接受。这无疑也为她拉回了一定的好感度,双方未撕破脸皮。
吕后则至死都没有放权,临终前还对侄子吕产说要牢牢把握军权,否则容易被人扼制。这说明她不是看不到其中危机,只是已经没有办法和解,在她临朝称制期间,所培植的吕氏外戚集团和刘氏皇族集团早已矛盾重重。
就算她像武则天一样还政于刘家,等待她的也必然是血腥的报复,因为双方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二、武则天之后的掌权者是她的子嗣,出于孝道也不会清算武家;吕后没有这种优势;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是武则天极得李治的宠爱,生了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死后还有李显、李旦,他们都可以继承地位;而吕后和刘邦早就貌合神离,她只有刘盈一个儿子。
糟糕的是,刘盈太过软弱,不认同母亲的所作所为,郁愤之下早早离世。吕后立他的庶长子刘恭为皇帝,但刘恭对嫡母口出怨言,他的嫡母就是吕后的外孙女张嫣,吕后担心刘恭作乱,废了他另立刘弘为帝。
说到张嫣,那又是一桩皇室悲剧,为了提高女儿和外孙女的地位,吕后竟然将外孙女张嫣嫁给儿子刘盈,不顾伦常。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心理似乎出了点问题。
(电视剧里的小张嫣)
而这位刘弘,大臣们信誓旦旦的说他不是刘盈的亲生儿子,是吕后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冒充的。不管他们说的是真是假,刘弘和吕后关系不好都是事实,何况后来上位的还是和吕后没有血缘关系的刘恒,更没什么必要保护吕家。
当然,他就算想保护也来不及了。在迎立他为帝之前,诸吕已经被刘氏诸王诛杀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武则天和儿子们争权时始终有一份亲情在,而吕后和刘氏诸王之间没有半点情份,她对这些庶子没有好感,庶子们对这位嫡母更是厌恶万分,她不放权,也是因为不敢放。如果刘盈能活着,吕氏不会这么惨。
总之,武家没被清算而吕家被清算,一是因为吕氏外戚和刘氏皇族已成仇敌,武家和李家却还没到这种程度;二是因为武则天有后,吕雉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