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经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朝代王朝。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然而,元、明、清三代统治者都迁都北京。虽时有变迁,但至今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实早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有过迁都西安的打算。为什么这被阻止了?先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说起吧!
公元1355年10月,朱元璋率部攻打应天府(今南京)时,突然传来喜讯,妻子马氏给他生了一个肥儿子。长子的降生,让正在激战中的朱元璋欣喜若狂,随即刻下了八个大字:“谁来此山,无子嗣”。
一副生儿育女的架势!
这个小男孩就是朱标。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亲切地称他为“阿彪”,希望他成为老朱氏子孙的标杆。此后,朱标一直以长子身份作为朱元璋的接班人。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他是长子,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当然是当太子了。
朱标五岁时,朱元璋请当时的著名学者宋濂对其进行启蒙教育。随着朱标的长大,朱元璋为他找了很多老师,其中有刘基、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升、康茂才、耿炳文、邓禹、汤和等开国元勋。
就是给太子在东宫开府建衙的节奏。要知道,这些老师几乎集结了整个帝国的精锐!
朱标虽然是安乐出身,但并没有什么纨绔子弟的毛病。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出身帝王世家,却品格纯正,勤孝有道,颇有儒家之风。
他经常劝朱元璋不要贸然杀人。朱元璋对朱标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很早就让他参政了。
公元1391年,一场意外改变了历史进程。最早的明朝政治中心就在应天府。因朱元璋打着“日月重开大宋”的口号造反,欲复辟大宋,最终确定两京,汴梁(今开封)为北京,应天天府为南京,并为抵御北元的反攻,长期定都汴梁。
20多年就这样过去了。在朝廷大臣的建议下,朱元璋突然对古都长安产生了兴趣。
朱标到达长安后,率人详细绘制了关中地区、秦川八百里的全景图,全面分析了建都长安的得失。
可能是来回奔波,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再加上朱标身体瘦弱,所以很快就病倒了。尽管如此,身患重病的朱标还是多次请求朱元璋迁都长安,可惜很快就病重身亡。
这是朱元璋晚年最沉重的打击。长安,作为他的伤心之地,让这位老人彻底断绝了迁都的念头。
试想,如果朱标不死,随着帝国君权的巩固,估计也就没有明成祖朱棣了。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一定会迁都长安,那么明帝国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说不定我们今天的首都就是西安。
当然,迁都哪里?哪个好哪个坏,千秋几夜,众说纷纭,不予讨论。
只是可惜,古老的长安城失去了重新成为国家首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