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明王朝是很有希望恢复的,我们可以发现,从顺治皇帝入关,到溥仪退位,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有反清复明分子的存在。
顺治康熙年间的天地会,乾隆时期的红花会,嘉庆年间的天理教、白莲教等等,全都是反清复明的组织。尤其是康熙年间,差点还反清复明成功了。
康熙年间反清复明的情形是最严重的的。
吴三桂背叛了大明王朝,将清军引入关内,所以吴三桂夺得了清王朝平西王的爵位,并且作用西南半壁江山,是云南地区的土皇帝。到了晚年的他却发动了光复大明的反叛,主要目的就是拒绝削藩的事情发生。
吴三桂的部队声势浩大,一路向北打,长江以南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成了吴三桂的地盘。这个时候康熙皇帝也被吓傻了,差点就引咎辞职,成为下一个朱允炆。这一仗打了足足8年时间,可见艰苦程度有多大。要不是吴三桂本人病死了,那胜负还真的难以预料。
郑成功父子到了台湾以后,也是拒绝与清王朝合作,他们暗地里支持各路反清力量。尤其是陈永华创建的天地会,更是反清力量的主力军。天地会成员主要是和尚和道士,这样就可以不用剃成满清的那种发型了。
所以康熙皇帝在位的期间,是大明王朝最容易扶苏的时候。一旦郑经或者吴三桂带兵打回来,那康熙皇帝真的要退回关外了。
当时他也做好了退回关外的打算,让人去盛京收拾好地方,他打算去那边度假了。这就是最现实的情况,满清本来也就打算是来中原抢一波,抢够了就回去的。
要是康熙皇帝当时真的没有下定决心抵抗到底,或许大明王朝还真的可以恢复了。毕竟当时清军入关才二十来年的时间,一切尚未稳定。
顺治年间的南明王朝,差点就坚持下来了。
南明王朝的确非常不容易。从弘光政权,到隆武政权再到永历政权,这一路坚持了四十多年,就是要恢复大明王朝的江山。
可惜的是,当时的大明将领之间并不团结,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这才导致了大明王朝难以恢复江山的悲剧。
比如说郑芝龙,他表面上是大明王朝的官员,其实压根就是地方诸侯。只要清军给他一个好价钱,他立刻就能把自己给卖了。
还有左良玉,他手里号称有百万雄师,可是他鼠目寸光,一直就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压根就不考虑大明王朝的未来,所以最终导致了失败。
其他将领也是一样,手里但凡有点军权的,都不想再为大明王朝效力了。这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
当时最有可能改变战局的,那就是永历政权了。因为永历政权是大明王朝和大西政权的结合体。政体是大明王朝,而军队是由大西军的将领来控制的。
他们君臣一心,全盛时期,几乎打下了西南的半壁江山。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没有闹内讧的话,至少长江以南的地区,他们是绝对可以拿下的。
一旦拿下长江以南的地区,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机会北伐。当时李定国的军事实力相当强,满清在不得人心的情况下,再遭受如此重创,自然是要退回关外了,这个时候恢复大明王朝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明朝有必要恢复吗?其实就算恢复了明朝,也没什么用处。
明朝表面上看似乎代表着正义的力量,其实这只是很多人的一厢情愿罢了。明朝皇帝对老百姓的伤害,其实是非常惨重的。
尤其是到了明朝末年,万历、天启以及崇祯,不断增加赋税,将老百姓逼得没有退路了。所以才会有一系列的造反行为。
其实老百姓就是要一口饭吃,为什么连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他们呢?李自成如果有个好工作,他有可能起兵造反吗?所以说是当时是大明王朝把自己给逼到了绝境,李自成、多尔衮这些人只是外界因素罢了。
我认为就算是恢复了大明王朝,也不可能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因为明朝的赋税实在是太重了,他们的支出项目比较多,所以赋税自然严重。
比如说贪污严重,从上到下,就没有不贪污的,钱都要从辛苦的劳动力身上索要,养着这么多贪官,老百姓哪里吃得消。
还有就是明朝有一个人口众多的宗室需要养着,据说有几十万老朱家的子孙,全都要明朝政府养着,这得需要多少银子呢?
像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他家里就是家财万贯,良田千亩。作为对比的灾民,很可能连一顿饭都吃不上,这就是明朝必然灭亡的主要原因。
总结:还有哪些王朝有可能死而复生呢?
汉朝也是一个差点死而复生的王朝。其实早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的时候,大汉朝就已经灭亡了。王莽可是做了大新帝国皇帝长达15年之久,这段历史不被人们承认罢了。
刘秀举兵起义,最终重建大汉王朝。其实东汉和西汉本身就是分割开的两个王朝,只是刘秀是刘邦的后代,所以强行算作一个王朝罢了。刘秀等于就是拯救了大汉王朝。
到了东汉末年,情况又发生了转变。作为刘邦的后代,刘备撑起了老刘家最后一片天空。他攻城略地,占领荆州、益州等地。要是讨伐东吴那一战没有失败的话,蜀汉极有可能再造大汉。
很可惜刘备最终失败了,这么一来汉朝复兴的希望也就破灭了。如果当初他没有冲动进攻东吴的话,保存实力对付曹魏,至少恢复半壁江山还是可以的。不过跟明朝一样,大汉王朝还有恢复的必要吗?我看是没有了。
当时的汉朝已经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就算汉献帝一直坐在傀儡的宝座上,辛苦的还是天下百姓罢了。与其坚守这么一个名号,倒不如让有德之人来重整河山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明史》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