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辙公园中的苏辙塑像。张杰摄影
文/刘川眉
眉山苏辙公园的颍滨广场上,有一尊高达四五米的苏辙铸铜塑像。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尊苏辙的青铜塑像。
正面望过去,身材颀长的苏辙,身着披风,手握书卷,眉头微皱凸显心事重重,正作大步向前状……他要到哪里去?是不是又一次向皇帝上书?紧攥的书卷中,是匡正朝政的大计还是民间疾苦的药方?
鼓荡的披风、昂扬的步态、微眯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们——那应是正当盛年的苏辙,历经磨难而秀杰之气不没;那应是元祐主政的苏辙,精详吏事的他正相才初试。
荣归桑梓的苏辙,默默地沐浴着盛夏的阳光,全身泛着青铜色的光辉——
铸铜基座上,赫然镌着一方大印:叶毓山。
果真是当代名家的杰作。毋庸置疑,当代大艺术家为古代大文学家造像,当使人物的艺术复活成为可能。
可这一切,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初,在苏辙公园开工之时,因经费等原因,设计中的苏辙塑像只是一尊铸铁塑像。
作为三苏父子故乡的眉山,作为苏辙公园的核心元素,苏辙塑像,本身就是应当载入眉山历史的一件艺术作品。负责苏辙公园建设的一班人,深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研讨会上,大家形成共识:苏辙塑像一定要请国内的雕塑大家来设计创作,要做就要做高品质、高水平的雕塑,以无愧于苏辙他老人家,无愧于眉山的历史文化,无愧于眉山人民。
一份请示报告递到了上级。有关领导要求,眉山的城市主题雕塑,一定要请国内的大家来设计制作,不能随意了事。
经过遴选比较,一位雕塑大家的名字进入预选方案,他就是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目前国内最负盛名的雕塑艺术大家叶毓山。
最令人兴奋的是,叶毓山对三苏父子有一种特殊情感。据说,他很想为三苏老家眉山留一点纪念。
但两天后,叶老竟欣然接受了苏辙雕塑的创作。派人到眉山现场勘察后,叶老决定采用铸铜为苏辙造像,像高4米,加上基座1.5米,共5.5米。
过了几天,眉山相关人员来到位于双流牧马山的叶毓山雕塑工作室,审看泥稿小样。言谈间,叶老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双手不停地比划,近80岁的老人一下子变成了天真的孩童。
当时,他的手下讲到一件事,说是如果单从商业角度讲,苏辙塑像应该不会考虑披风设计,因为那样宽度、厚度都要增加,成本自然要增加。可这说法遭到叶老的严厉批评:“不要只是提钱,这尊雕塑是艺术,是我的得意之作。”
回去后,叶老对塑像作了一个重大变动,即在原4米高度的基础上,再增加0.5米,即总体增加到4.5米。别小看增加这0.5米,那可是增加不少成本的。他的助手对他讲,是否可以给眉山方面洽谈一下,追加一点费用。叶老坚不同意,他说:“这尊铜像是我对三苏父子的一点心意,合同上定了多少就多少,不可再追加。”
果真是一尊宏制巨作。随着脚手架的拆除,苏辙塑像赭红色胶泥造型大样矗立在我们面前,巍峨高大,栩栩如生。激动之余,大家纷纷与叶老在大样前合影留念。
为这尊苏辙塑像,叶老可谓沥尽心血,倾尽全力。据他老伴介绍,近八旬高龄的他,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每天都要上下脚手架五六次,对塑像精雕细琢。老伴心疼他,怕他摔倒,已准备给他专门购置一台升降机,方便他工作。
据介绍,铸铜雕塑艺术品至少要经过11道严谨复杂的工序才能最终完成。泥稿造型大样完成后,接下来还要翻制玻璃钢模板、铜水浇铸、打磨着色、防腐处理等等。
这时,恰遇叶老有一个出国访问的安排。临行前,他再三交代团队,后面的程序不得有丝毫马虎,特别是铜像的颜色,一定要等他回国后亲自把关。
“千里故园魂梦里,百年生事寂寥中。”
苏辙,这位浴火重生的眉山人民的优秀儿子,就要启程回家,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眉山老家。
叶老无憾,在他80岁高龄之际,亲手“复活”了一位他衷心敬仰的古代文学家。
眉山有幸,在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时,迎来了一位引以为豪的骄子荣归故乡。
【“时光”文学栏目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