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并不是众所周知的武则天。事实上,在她之前就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女子更早称过帝。
纵观中国历史,有许多女性掌权,如战国时期的西王母,西汉时期的吕后,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然而,只有极其稀少的女性曾经称过帝。武则天是其中最有名的。虽然有很多女性在叛乱中奋起反抗,但像明初的唐赛儿和明末的洪娘子这样的女性领袖却很少。事实上,只有一位女性同时掌权并称帝。她与武则天生活在同一时期,甚至比她更早。她的名字叫陈硕真。
陈硕真的反叛根源于她的个人背景。她出生于浙江睦州,从小父母就去世了。她和妹妹依靠邻居的帮助生存。给当地地主做仆人,经历了社会阶层的压迫和剥削。
在唐朝,浙江以其肥沃的土地和高税率而闻名。然而,永辉年间,浙江遭受自然灾害,政府没有提供救济或减税。结果,许多人无家可归,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求生。陈硕真目睹了人民的苦难,偷偷打开了地主的粮仓,把食物分给了饥饿的人。这一行为导致她被地主毒打,几乎到了快被打死的地步。当晚,她的同乡冲进了地主家,救出了陈硕真。她们逃到了与歙州、杭州和睦州三个城市接壤的裕陵地区,以避免被朝廷当局抓住。
1.昱岭山脉的主峰是搁船尖(又名邦源洞),它的险峻程度可以看出这里的地势异常复杂。搁船尖也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在这里传说东晋葛洪曾经修炼,因此这里也有“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的美誉。
陈硕真和一些人在逃亡过程中来到了这里,为了继续躲藏,她们利用宗教的力量制造一些神奇的现象,还派人到周边地区大肆宣传,声称她们是九天玄女下凡,掌握奇门遁甲。《新唐书·崔义玄传》中写道:“自天还,能化为男子,能役使鬼物,转相荧惑,用是能幻众”。这些行为让她们获得了大量追随者的支持。
在陈硕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她在永徽四年的十月扯起了起义的旗帜。她的政权仿照唐朝制度,她自己则称为文佳皇帝,担任起义军的领袖;她的妹夫章叔胤则担任仆射和宰相,是起义军中的二号人物。最初跟从她的人有2000多人,她们攻占了睦州,试图攻克歙州,但失败了。之后,她们围攻了婺州,破坏了睦州,攻打了歙州,但没有取得胜利。
陈硕真自称天神下凡,威胁任何反抗的人,她们“犯其兵辄灭宗”,这让唐朝的官军不敢轻举妄动。然而,婺州参军崔玄籍向刺史崔义玄进言,“此乃妖人,势不持久”,并大力宣传进攻的好处。于是,崔义玄率领军队出击,不久两军爆发了遭遇战,起义军战败后撤回到睦州。正值“有星坠贼营”之际,崔义玄也利用封建迷信大力宣传朝廷的天命和星坠贼营“贼必亡”的预言。这导致起义军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一万名追随者投降,而官方军队发动了四面围攻。十一月,陈硕真、张叔荫被俘,后被处决,叛乱失败。
三、陈硕真的起义与祆教
陈硕真的起义持续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却有上万名从众者。由于陈硕真出身农民,没有受过太多教育,因此许多人都好奇,她是如何靠着一些化学知识制造奇迹来煽动这么多人一起起义的。在参加平定陈硕真起义的崔玄籍的墓志铭上,有一句记载了陈硕真的行为,即“祆贼陈硕真抉持鬼道”。这引发了历史学家们对陈硕真起义依赖于什么宗教信仰的思考。
祆教因为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而广为人知,甚至被认为是明朝宗教的前身。祆教又叫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明教,起源于波斯,北魏时期传入中国。其核心教义是善恶持续斗争,光明善神阿胡拉·马兹达和黑暗恶神阿赫里曼不断地对抗,火象征着光明,因此该教派对火焰非常崇敬。
著名考古学家陈垣教授曾被毛主席誉为“国宝”,他认为祆教在唐代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北大考古院的林梅村教授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唐代的祆教信仰非常普遍”。因此,一些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陈硕真出身农民、未受过教育,也可能了解一些祆教教义。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陈硕真的起义受到了外来宗教信仰的影响。
随着对敦煌文书的深入研究,加上对陈垣和林梅村等人文章的仔细研究,我们开始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实。陈垣提出的观点是,祆教自唐高祖公元621年开始在长安布政坊传播,并不断拓展到“两京及畿西诸州火祆”。然而,陈硕真的起义发生在公元653年,而在唐代交通和传媒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一个外来宗教要在短短30年内如此广泛地传播,似乎有些困难。因此,林梅村等人认为,目前的材料并不足以断定陈硕真的起义具有“祆教色彩”,而人们开始从历史史料本身寻找线索。
陈硕真自称“自天还”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可以发现,祆教并未涉及太多有关“天”的概念,而本土宗教道教则包含了丰富而多样的“天”概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崇拜上帝和天命,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天的安排。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代表着天在人间的存在。宗教活动中也常常包括祭天的行为,而汉代则出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人类的行为会对天地造成影响,反过来,天地也会影响人类。
到了两汉时期,道教兴起,将天的崇拜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形成了完整的“天”体系,即三十六天的概念。道教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修炼达到超脱凡尘、登上天堂的境界,因此白日飞升成为了道教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唐代,道教成为国教,各种与白日飞升有关的故事开始广泛传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太平广记》中记载的“谢自然白日飞升”等。
与此同时,陈硕真自称“自天还”,这一说法也和道教的白日飞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表明陈硕真很可能受到了道教的影响,从而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超脱凡尘、登上天堂的境界,实现了与天的融合。
总之,陈硕真自称“自天还”背后的思想渊源既有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也有道教的影响。这种对“天”的崇拜和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前文提到,崔玄籍的墓志铭中提到了“祆贼陈硕真抉持鬼道”。尽管“鬼道”一词通常与道教联系紧密,但在东晋时期,天师道创始人张陵也曾使用“鬼道”这个词语,而葛洪则痛斥张角等人为“鬼道”。陈硕真起义的地区是天师道盛行之地,东晋时期的孙恩、卢循起义也曾借助天师道,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寇谦之、陶弘景则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将“三张伪法”全部废除,使天师道成为一门合法宗教,并更加广泛传播于东南地区。因此,唐初的陈硕真完全可以利用天师道来煽动民众。
陈硕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称帝的女性,也是为数不多的女性起义领袖之一。尽管她的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但留下的问题仍然引人深思。本来人们以为这是一次利用外国宗教祆教的“暴动”,但最终却成为了本土道教的又一次“起义”。那么为什么《崔玄籍墓志铭》一再提到“祆贼”呢?
这与汉字的奇妙有关。祆教的“祆”字,右部是“天”。据陈垣考证,这个字实际上并不存在于传统汉字中,而是一个特定的字,专门用于祆教。与此类似,古代汉字中表示妖怪的“妖”字使用的是“礻夭”,比如《荀子·天论》中就有“礻夭怪不能使之凶”,《汉书》中也有“礻夭孽伏息”。如今我们见到的“妖”字,古代却写作“礻夭”。唐代墓志铭上所刻的实际上是类似“祆”字的“礻夭”,因此陈硕真被称为“祆贼”,实际上是指她是“妖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