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绝对是史上数一数二的偏心父亲,而且他的偏心态度,总是表现在明处,从来不遮遮掩掩,你让不受宠的儿子们怎么想?安庆绪就是那个不受宠的儿子。
一、安禄山对安庆绪有多么过分?
过分一、因为口吃,所以不待见安庆绪。安禄山比较出名的儿子有三个,分别是大儿子安庆宗、次子安庆绪、三子安庆恩。这三个儿子里,安禄山最偏爱安庆宗,后来又改成偏爱安庆恩,就是不喜欢安庆绪。
为啥?因为安庆绪这个孩子结结巴巴的不会说话,性格实在是太内向了。早年安庆绪弓马骑射比较厉害,还得到过安禄山的喜爱,可是后来就不行了。
结果安禄山最爱的儿子安庆宗,在京城被唐玄宗给宰了。这才让安禄山转移了培养目标,开始关注安庆绪。
过分二、想让三儿子安庆恩取代安庆绪。安禄山有个原配康氏,在京城也一同被唐玄宗给杀了。安禄山似乎丝毫不在意,因为他还有很多媳妇儿,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段氏。
贼僭号,嬖段夫人,爱其子庆恩,欲立之。---《新唐书》
因为段氏直接被安禄山册封为了皇后,那么段氏当然希望让自己的儿子安庆恩代替安庆绪了。所以她便开始设计陷害安庆绪。
而安禄山将段氏册立为皇后,很显然就是要将安庆恩立为太子了。可怜安庆绪劳苦功高,给安禄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却要被抛弃了。
有了这么两个主要的原因,那么安庆绪想要发动叛军版的玄武门之变,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与其成为待宰的羔羊,倒不如主动放手一搏。
二、安禄山身体不好,给了安庆绪下手的机会。
起兵后的安禄山体重高达300多斤,走路需要两个人搀着才行。而且双目失明,啥也看不见。就这么一副德行,还真的想做创业版的上市公司老总,那不是做梦嘛!
不要说儿子不待见他,就连他的手下都未必对安禄山心服口服。所以安禄山当时其实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况之中。
当安庆绪决定了要对安禄山下手以后,安禄山压根就没有任何还手的机会。一个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个是双目失明的大胖子,你说谁能取胜呢?
但凡安禄山的身体好一点,安庆绪也就不敢对安禄山下手了。可惜的是,安禄山就是这么运气不好,非要在创业的时候得病,那不是找死嘛!
在观察了安禄山的病情以后,安庆绪觉得,如果再不下手的话,很可能大燕国的皇位,就会落在安庆恩的手里了,因此安庆绪只好选择对安禄山下手。
三、安禄山的两位心腹,也选择背叛了安禄山。
安禄山手底下,有两个很器重的心腹。一个是他的军师严庄,还有一个则是安禄山身边的太监李猪儿。
这两个人为啥那么重要呢?因为严庄是主要给安禄山的军事计划出谋划策的,所以他了解叛军的所有情况。
而李猪儿是安禄山身边的贴身小太监,安禄山对他没有任何防备,因此如果有他相助,安禄山绝对逃不脱。
于是安庆绪首先找到了严庄,严庄虽然是安禄山的军师,但是在安禄山双目失明以后,总是对严庄这个军师拳打脚踢,导致严庄的内心相当无奈。
严庄得知安庆绪的计划以后,与之一拍即合。在严庄的帮助下,他们又很快突破了李猪儿。李猪儿是安禄山的贴身太监,每当安禄山心情不好的时候,李猪儿总免不了挨打。
所以李猪儿对安禄山也是恨之入骨。又要照顾你,又要挨你的打,换谁都不会愿意。有了这两个人的相助,安庆绪的计划自然可以百分之百地实现。
四、三人配合默契,李猪儿手刃安禄山。
安庆绪、严庄负责带兵埋伏在宫门口,而李猪儿在给安禄山换衣服的时候,将安禄山无情杀害。一代枭雄最终就这么被一个太监给结果了,实在是可悲。
安庆绪多鸡贼啊,他不自己动手,所以也不能说他有杀父的罪过。但是他和严庄带兵,立刻操控了皇城内外,并且在最短的时间里,选择自立为帝。
安庆绪的目的的确达到了,可是安禄山的事业却在这个时候被毁掉了。因为安禄山再怎么说,也是叛军的头领,你安庆绪算个什么东西?
大家表面上还是愿意支持安庆绪,但是背地里已经一个个都是心怀鬼胎了。他们知道,跟着这个连父亲都不肯放过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此类似史思明这样的大将,就开始不听从安庆绪调遣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大燕国,就这么再次变得四分五裂了。
五、安禄山之死,是典型的夺嫡惨案。
历史上因为夺嫡,而引发的惨案数不胜数。距离安禄山比较近的就有,唐玄宗为了皇权,诛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以及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此外最著名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了自己的兄弟,也是为了夺嫡。后来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如法炮制,发动叛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所以说唐朝给了这么多活灵活现的例子,让安禄山做参考。可登基以后的安禄山,却依旧没有在意夺嫡之争的事情,还任由段皇后胡作非为。
说到底,安禄山是被自己的大意给害死的。但凡他稍微有那么一点危机意识,也会尽早册立安庆绪做太子,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总结:别欺负老实人。
安庆绪是个典型的老实人,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孩子十分内向,不懂算计人。而且非常努力,在军事上的功劳并不少。
可惜他意识到安禄山联合后妈一起在欺负自己,因此他选择了孤注一掷。所以说别动不动就想着摆老实人一道,老实人要么不反抗,一旦反抗起来,你这家伙想跑都跑不掉,安禄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