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说一说咱们历史上我认为知名度最高最憋屈的皇帝:朱由检。
崇祯帝朱由检,明朝正儿八经的最后一位皇帝。纵观他的一生,可歌可泣又可叹,从始至终励精图治,可惜效果一般,还从当皇帝的那天起,就落下个“憋屈”的病根。
由于著名大太监魏忠贤权势滔天,第一天进宫当皇帝的崇祯帝,担心刺杀一夜未眠,身边拿着把剑防身,并且未吃宫中食物一口,全靠着自己偷偷藏进袖口中的麦饼果腹。
憋屈吗?憋屈!
可更憋屈的还是他这十几年的帝王生活,尽管他勤勉敬业,不近女色,还常因处理国事几日不眠不休,更是为了国计民生厉行节俭,穿着皇后缝补的袜子,却依旧遭受连绵不断的变故。
大旱不断、鼠疫横行、农民起义、后金骚扰,崇祯帝所做的努力都像担雪填井一般,成了无用之功。
更可气的是佞臣作怪,皇帝与臣子之间互相猜疑,皇帝这边天天愁钱保卫江山,臣子那边天天哭穷守着金山银山。
最终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满腔悲愤化作一缕冤魂,连今日我们所见的树,都不是真的树。
明朝亡了,按理说亡国之君的尸首,就如同那臭鱼烂虾米般,没人稀罕更谈不上金贵。
但朱由检有些不同,他自尽后,逼死他的李自成和灭他宗族的后金,都出了一分力安葬他。
那年李自成杀进京城,先一步找到了皇太子朱慈烺,(据描述朱慈烺还是个神仙般俊俏的人儿: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
俩人见面不仅没有喊打喊杀,还友好交流了一番,其中原因可能是李自成过分自信。
之后李自成便按朱慈烺所提请求:礼葬崇祯帝与周皇后。
派人找来一口红漆棺材,和一口黑漆棺材,将两口子安放进去,准备下葬。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由检在位16年,还没顾得上给自己修陵墓,写到这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同情。
最后没办法,朱由检两口子,被送到了刚安睡两年的田贵妃墓中。
再说这下葬的钱,还是四处募捐来的200多两,可见当时的李自成也两手空空。最终崇祯在田贵妃墓中,占中间位置,周皇后在左,田贵妃在右,太监王承恩埋在外围。
亲人主仆也算团聚了。
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匆匆忙忙撤离,满清入关,百姓们顺应着朝代的更替,没人再提起崇祯帝。
不过好在,满清统治者对于这对殉国的夫妇,所表现出来的刚烈相当的尊敬,不仅为她们夫妇追封谥号,还拿出专款为他们扩建陵园,正式入葬后,还下令臣民们服丧三日,给足了帝王的颜面。
不过扩建陵园这事安排下去之后,也不太好实施,如果你把陵园扩建的太好,行动的太积极,没准别人参你一个“不忘前朝”的罪名。你要是不做也不行,毕竟是皇帝派下来的任务,所以这件事是拖了又拖推了又推,耽搁了好几年。
最终还是顺治帝一旨令下:如再延诿,定行重治!
下面的官员们才敢麻溜的撸起袖子干。
虽然最终成型的思陵,没有其他十三陵的威严庄重,甚至还有一点四不像,可毕竟是出自敌人之手,也不能要求太高。
但在对思陵的管理上,与其他十三陵相同,有专人专款,也算给了崇祯帝一个善终。
作为明朝的接管者,不管清廷厚待朱由检的理由是真的同情他、敬佩他,还是为了收拢民心所做出来的假象,都大大赢得了明朝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