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之后,大明王朝迎来了第五位内阁首辅,名叫杨士奇,也就是“三杨”中的第二位。当时,杨荣被称为“东杨”,杨溥被称为“南杨”,而今天的主角杨士奇则被称为“西杨”。
在他们的合力辅佐之下,正式开启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打造出了“天下清平,朝无失政,中外臣民”的大好局面,成就了明朝最鼎盛时期。故而,《明史》记载:
明称贤相,必首三杨。
杨寓(1366年——1444年),字士奇,号东里,后世多称他为杨士奇,江西吉安人。
作为明朝杰出的政治家,杨士奇前后历经五朝,在内阁任职四十余年,仅担任首辅就长达二十一年之久。他对于明朝的历史发展,特别是靖难之役后时局的迅速稳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出生贫寒
不同于前几任的首辅,黄淮、解缙、胡广、杨荣都家境殷实,有的还是官宦世家。而杨士奇则出身贫寒,一步步由草根逆袭而来,是明朝的第一位寒门首辅。
一岁时,还在襁褓中的杨士奇就不幸丧父,其母为了生存,只得带着他一同改嫁了时任德安同知的罗姓人家,杨士奇被迫改姓罗。 童年时,他并不受继父的关注,至于疼爱那就更不可能了。
罗家在年终祭祖时,年幼的杨士奇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亡父,故而偷偷制作泥像祭拜杨氏的祖先。恰巧,此事被继父得知,深受孔孟儒家思想熏陶的罗性并没有生气,反而大受感动,随即恢复了他的宗姓并改变了之前的态度。
不过,杨士奇的好日子并没过多久,罗性因为获罪而被发配到陕西戍边,不久就过世了。随后,杨士奇跟随母亲回到德安,为了贴补家用,他在十五岁时就凭借自己的学识成为了最年轻的私塾老师。
期间,杨士奇一边奉养母亲,一边学问,生活过得贫穷而充实。
建文帝登基后,他为了修撰《太祖实录》而召集天下饱学之士,王叔英便推荐了杨士奇参与编撰工作。
因为勤勉负责和任劳任怨,在编撰《太祖实录》的过程中,杨士奇还得到了方孝孺的肯定,于是得以在京中留任,算是正式步入了仕途。
二、靖难之役
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变得岌岌可危,他身边的红人像解缙、胡广等人,都在暗中积极筹谋自己的退路。
而杨士奇则显得非常豁达,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心为国的臣下,在建文帝朱允期不是宠臣,换成了朱棣也不会成为宠臣,可也不会再差到哪儿去。
朱棣即位后,杨士奇既不喜,也不悲,仍然在翰林院担任编修一职。不过,正是他的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之气,引起了朱棣的关注,很快就被委以重任并入阁当值。
在内阁初立时,诸事繁杂,职权不明,黄淮、解缙等人主要协助成祖处理重大朝政事务。而杨士奇的主要职责,就是划分内阁的职权和处理具体事务。所以,杨士奇对于明朝内阁制的完善,可谓是居功至伟。
杨士奇的为官之道,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谨慎持重,对于朝廷的公务,他绝不私下谈论,更不会徇私;第二,不卑不亢,在任何人面前,他都是这种态度,即便是成祖召见,他也毫无惧色,有理有据。
凭借着自己的才干和性格,杨士奇逐渐赢得了成祖朱棣的日益器重和信任。
三、辅保仁宗
面对北方元朝的残余势力,朱棣开始一次次的御驾北征。在此期间,他的次子朱高煦屡立战功,在越来越赢得圣心的同时,也萌生了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相比之下,太子朱高炽则显得过于文弱,而且还是个体弱多病的大胖子。虽然碍于礼法,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但他的储君之位却从来没有稳固过,时时都有被弟弟朱高煦取而代之的危险。
每次在朱棣北征期间,杨士奇都被留守京师,协助太子朱高炽监国。而每次班师回朝后,成祖都要秘密召见杨士奇,具体询问太子在监国期间的表现。
身为内阁大臣,杨士奇尽管深知成祖朱棣的意图,深知汉王朱高煦的险恶居心,但他却仍然仗义执言,反对朱棣废长立幼。据《明史》记载,杨士奇曾当面向朱棣进言:
太子天资甚高,有错必改。其存有怜爱之心,将不负陛下重托。
这段时期的明朝历史特别有意思,历任首辅都支持太子朱高炽,反对汉王朱高煦,而历任首辅都遭到了汉王的构陷,从黄淮、解缙开始,一直到了杨士奇。
不过,实在是因为杨士奇为官谨慎,每次获罪后都无大过,很快又能被迅速起用,真的是政坛不倒翁。
也正是凭借着许许多多像杨士奇这样的忠直之臣,太子朱高炽才一次次化险为夷,磕磕绊绊地走到了最后。
四、仁宣之治
成祖朱棣过世后,朱高炽终于登基称帝,史称明仁宗。他很快就升任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接替了杨荣成为内阁首辅。
成为首辅后,杨士奇延续了之前杨荣的政策,续写着“三杨内阁”的辉煌,为“仁宣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迅速为靖难之役的建文帝旧臣及其家属平反,包括被成祖朱棣“夷十族”的方孝孺。毕竟,这些人都是忠于大明社稷的忠臣,有助于将靖难之役后造成的社会动荡和不安局面平息。
其次,充分体谅民间的疾苦,大幅度减免赋税和劳役,减少不必要的朝廷支出,竭力做到与民休息。同时还加强对于吏治的整顿,打击各地的豪强势力,逐渐恢复社会生产力。
最后,暂停大规模的对外军事用兵。成祖时期五次大举北征,尤其是后两次的北征,几乎就是好大喜功的盲目之举,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徒劳消耗了国家的军力。
本来,杨士奇还计划协助朱高炽进一步限制和约束并不安稳的汉王朱高煦。但体弱多病的仁宗皇帝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临终前指定杨士奇亲写遗诏并由他继续辅佐朱瞻基治理国家。
宣宗刚刚即位,他的叔叔朱高煦就起兵谋反,希望效仿老爹朱棣,也从侄子手中夺取皇位。
起初,宣宗皇帝犹豫自己是否能够御驾亲征。在杨士奇等“三杨”的坚持下,朱瞻基才终于决心御驾亲征,很快就平定了汉王的叛乱,空前巩固了自己的皇位。
之后,在首辅杨士奇等人的辅佐下,明宣宗开始了励精图治,基本实现了海内升平的景象,创造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非常遗憾,仁宣之治的两位主角,仁宗朱高炽在位十个月,享年四十六岁过世;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享年三十七岁就过世了。
五、英宗即位
明宣宗驾崩后,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史称明英宗。当时,由于“三杨”的存在,由于太皇太后的摄政,明朝政局没有经历大风大浪,各项朝政和军政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期间,作为内阁首辅的杨士奇,可谓是殚精竭虑和鞠躬尽瘁,完全投身于国家事务。而就在他忙于前朝事务的同时,却被后宫的宦官钻了空子,尤其是一个名叫王振的太监,越来越赢得了明英宗的宠信。
甚至于,随着明英宗的日益成人,随着太皇太后张氏的过世,以王振为首的宦官集团逐渐崛起,大有干涉政务之势。
对此,“三杨”并非没有警觉,他们开始极力推荐曹鼐、陈循等新鲜力量进入内阁,希望能够制衡宦官集团。
不过,已经全都年迈的“三杨”已经力不从心,尤其是随着杨荣的过世,首辅杨士奇显得日渐单薄,越来越得不到明英宗的支持。而相反,宦官王振却倚仗英宗皇帝的宠信,一步步掌握了实权,使得朝中大臣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忙于政务的杨士奇,却疏于对家人的管理和约束,使得其子杨稷养成了骄横的习惯。仗着父亲是内阁首辅,杨稷不仅目无法纪,甚至还敢于为恶一方,草菅人命。
正欲扳倒杨士奇的太监王振,立即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安排党羽们纷纷上疏弹劾,要求严惩杨稷。而且,在王振的有意安排下,所有的矛头和罪状都最终指向了杨士奇,指责他“纵子行凶”。
杨士奇受此牵连,只能以“归乡养病”为由辞去了内阁首辅一职。一代名相杨士奇,竟然因为坑爹的儿子而以如此方式告别政坛,灰溜溜的返回故乡,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六、结语
辞官以后,杨士奇又羞又愧,不久便卧病在床并撒手人寰。
杨士奇过世后,明英宗追赠其为左柱国和太师,赐谥号“文贞”,安葬于今天的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
纵观杨士奇的一生,称得上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他为大明江山社稷助力颇多。
或许,存在唯一的诟病之处,就在于他没有严厉打击宦官势力的崛起,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王振的篡权乱政,为之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深深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