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崇祯帝究竟犯了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呢?

崇祯帝究竟犯了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呢?

对于崇祯帝来说,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呕心沥血的去努力了,却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有时候起到的还是反作用,倒不如不努力,说不定反而更好一点。

那么,崇祯帝在努力的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呢?很多,这里试着分析两点:

(电视剧中的崇祯帝)

一、识人不清

建文帝和崇祯帝,都是断送江山的君主,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断送于亲戚,一个断送于外敌。他们两人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识人不清。把奸臣当忠臣,把无能之辈当作左膀右臂。

我们来看看崇祯帝信任的那些大臣是怎么回报他的。

1、洪承畴

此人深受皇恩,打输了至关重要的松锦之战,明朝的锦宁防线不复存在,九塞精锐损失殆尽,此后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只能消极防御。

兵败后,洪承畴降了满清。那时是崇祯十五年,崇祯帝还没死,明朝还没亡,而他已经成了满清的马前卒,帮助满清积极策划着如何对付明朝。这对明朝造成了极其沉重的打击。

2、魏藻德

他是大明最后一任内阁首辅,崇祯帝对他极其信任,四年时间就让他走到了首辅这一职位,执掌内阁权柄。李自成打进北京后,他带着还没死的文武百官恭迎李自成登基为帝。

讽刺的是,李自成压根不吃他那一套,不受他的吹捧奉承,公事公办,把他交给刘宗敏,因交不够“助饷银”而被打得脑裂而死。

3、张缙彦

这位是大明最后一任兵部尚书,他之前的兵部尚书冯元飙因病辞职,推荐李邦华、史可法取代自己,但崇祯帝比较欣赏张缙彦,执意提拔他。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是他主动打开了内城的正阳门,迎接李自成入皇城。

(电视剧中的李自成和刘宗敏)

司礼监太监王德化骂他是误国贼,但这也不是个好太监,是他打开了德胜门,引导着李自成步入内殿。论起跪舔的程度,他并不弱于张缙彦等人。

张缙彦在李自成撤出北京后又降了清,顺治十七年因“文字狱”而被流放宁古塔,终生未能回乡。这个结局和他很相配。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全都围绕在崇祯帝身边,影响着他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者说,是他识人不清,才给了这些人机会。真正能打仗、有本事、有忠心的那些大臣,却被排除在政治中心之外,甚至是下狱或诛杀。

二、不能当机立断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帝煤山自缢。朱家皇帝的刚烈,在此体现无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真的做到了,此举令人感动,获得后世的称赞。

然而,从现实角度来说,崇祯帝活着比死了更有意义,他活着,大明就还没亡,残余明臣还有希望,数十万明军不至于降清,历史不会是这样一种走向。

但他在那一天选择自缢,也是迫于无奈,不自杀就要被李自成俘虏,必然受辱。

最妥当的办法,是早早迁都到南京。南京还有一套行政班子,也还有半壁江山。李自成的大顺已经被证明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权,满清在那时是异族,能坐稳江山,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崇祯死了,大明亡了。

如果崇祯不死,与大顺、满清比较起来,百姓估计还是会选择明朝。

崇祯帝也不是认识不到这一点,早已有迁回南京的念头,但被主战派一劝,就觉得这是懦夫的行为。倘若他把自己的固执用在这方面,当机立断迁回南京,明朝未必会亡。

总之,大明江山到了崇祯帝手上已是千疮百孔,这样的担子对于一位十七岁的少年来说有点过于沉重了,作为后世旁观者的我们固然可以当个事后诸葛亮,但换位思考一下,在事情进行时,又有几个人敢保证自己做得会比崇祯帝好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错误,张缙,李自成,崇祯帝,大明,刘宗敏,北京,南京,江山,消息资讯,崇祯,明朝,李自成,崇祯帝,张缙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错误,张缙,李自成,崇祯帝,大明,刘宗敏,北京,南京,江山,消息资讯,崇祯,明朝,李自成,崇祯帝,张缙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错误,张缙,李自成,崇祯帝,大明,刘宗敏,北京,南京,江山,消息资讯,崇祯,明朝,李自成,崇祯帝,张缙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