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个人的出场顺序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二,四个人的关系
从四个人年龄来看,欧阳修比司马光大12岁,司马光又比王安石大2岁,王安石又比苏轼大16岁。也就是说,苏轼在司马光、王安石面前,就是个小老弟;在欧阳修面前,简直就差了几乎两代人。
王安石和司马光私交还算不错,但在政治上,观点却是截然不同,后来甚至成为死敌。王安石主张“变法”、“开源”;司马光主张“守旧”、“节流”。
欧阳修曾经跟随范仲淹搞过“庆历新政”。作为北宋文坛的领袖,欧阳修特别欣赏王安石、苏轼,也曾经提携过王安石。但对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有过反对,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私交。何况,这时候的欧阳修,年龄大了,基本处于休养状态了。公元1007年生的欧阳修,和公元999年生的包拯是同时代人,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是宋仁宗时期。
王安石和苏轼,尽管他们之间年龄相差16岁,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惺惺相惜、相互欣赏、成为忘年交的障碍。王安石变法时,苏轼没有过明确反对,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苏轼写过很多诗讥讽变法。这使得两人关系有过一些尴尬。也正因为如此,苏轼后来被牵扯进乌台诗案中,险些要了命。
但在“乌台诗案”中,除了弟弟苏辙极力想办法营救苏轼以外,这时有两个人也在皇帝面前极力替苏轼求情,一个是章惇,另一个就是王安石。讽刺的是,这两个人和苏轼私交都不错,但也都是被苏轼讥讽过的变法领袖。可见,作为一个政治家,王安石的格局非常大。
王安石被罢相后在江宁闲居时,苏轼曾经去看望过王安石。那是元丰三年的事。苏轼在黄州团练副使任上调往汝州途中,路经江宁,想起王安石对自己的搭救之恩,专程去拜访王安石。赋闲在家的王安石郁郁寡欢。见到苏轼,十分高兴,和苏轼煮酒吟诗,通宵畅谈。
苏轼和司马光的关系有点尴尬。尽管两人原来的关系非常不错,但在后来,慢慢疏远了。在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和苏轼都持反对意见,不过两人反对变法的出发点不同。司马光是守旧势力的代表,对王安石的变法持全盘否定态度,全然不管变法内容的是非对错。这是司马光在历史上的一个污点。由反对变法,到在实际工作中变得非常偏执,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要处处和王安石作对。
苏轼倒并没有全然反对变法,他对变法的看法,一是认为某些变法项目不切合实际,二是认为王安石在变法中任用人才的方法、原则有问题。
但在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司马光尽废新法,苏轼又反对司马光的保守和偏激。因为,在被贬斥途中,苏轼的确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给现实社会带来的许多好处,逐渐改变了对新法原有的态度。因此,苏轼又遭到司马光等守旧势力的排斥、打击,不断被贬。
也就是说,不管哪一派上台执政,苏轼一直在被贬的路上飘荡。可以说,苏轼因为被贬,倒也得到了不少好处,那就是公费周游了大半个中国。
谈到苏轼和欧阳修的关系,欧阳修应该是苏轼小时候的偶像和榜样。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文坛领袖欧阳修。据说,欧阳修在审阅苏轼的考卷时,立刻被苏轼华丽奇绝的文风所吸引,赞不绝口。当然,他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苏轼的考卷,以为考卷是自己的门生曾巩的,本来想判定为第一,但为了避嫌,便把苏轼的考卷评定为第二名。后来,当他知道是苏轼的考卷时,又后悔没有让苏轼当成状元。不过,据说苏轼倒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心甘情愿地成为欧阳修的弟子。
如果说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那么,苏轼就是北宋文坛的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将。
三,四个人的成就
总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三人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造诣都非常高。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都是传诵千古的佳作名篇。
欧阳修、王安石又都属于改革家,在当时和后世的政治地位比较突出。
从整个历史看,苏轼的文学成就又明显高于其他三位,成为后世敬仰的文学大家。
而司马光,尽管和欧阳修、王安石同样都是政治家,也担任过北宋宰相,但在政治方面的成就实在乏善可陈。特别是在王安石下台后,他尽管全盘否定了王安石的新法,但面对存在的现实社会问题又毫无办法,束手无策。而且,他不惜牺牲王安石、章惇等人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割让土地,以保边境的苟且偷安。可见他在政治上的无能。故此,他的主要成就更多偏重在史学方面,最出名的,就是他主编的《资治通鉴》。
也就是说,这四个人各有千秋,各领风骚。论政治成就,王安石第一;论当时的文学地位,欧阳修是文坛领袖;论文学对后世的影响,苏轼当之无愧;论史学方面的成就,司马光是独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