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把宝都押在了朱祁钰身上,因此他就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孙太后是朱祁镇的生母,太子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
而且明宣宗朱瞻基,只生了俩儿子,一个朱祁镇,一个朱祁钰。其中朱祁镇是嫡长子,而朱祁钰是庶出。最要命的是,于谦万万没想到,朱祁钰这家伙生不出儿子来。
准确来说,不是生不出儿子,而是生出的儿子没了,这麻烦可就大了。朱祁钰周围到处都是朱祁镇的至亲,你说将来皇位会传给谁?
当然是朱祁镇或者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这一脉,总归不能从明宣宗朱瞻基的兄弟里面挑选继承了。所以说于谦千算万算,就是漏算了这一条,造成了他悲惨的结局。
那么直接害死于谦的,是哪四位大人物呢?这可真的要好好显摆显摆了,分别是左副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以及都督张軏。你非要说他们为何要弄死于谦,他们还真能说出个一二三点理由来。
徐有贞被于谦逼着改名,夺门之变后被流放岭南。
徐有贞原来不叫这个名字,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名呢?事情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当时还叫徐。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人抓了以后,瓦剌人很嚣张啊,一路南下打到了北京城门口。
这个时候明朝内部发生了分歧,因为大家没有主心骨。这个时候有一小撮人主张南迁,也就是学习南宋,放弃北方的半壁江山。其中提出这个观点的就是徐珵。
当徐珵刚提出来,于谦立马就杀到了,于谦扬言:谁再提南迁,谁就应该被拖出去杀头。此话一出,吓得立刻把脖子缩了起来。
此后于谦挡住了瓦剌人的进攻,保住了大明江山。这个时候的名声就臭了,因为大家都记得他主张南迁。仕途上也不顺利了,朋友们也少了,徐珵这心里很难受啊。
他想要请于谦帮他找个国子祭酒的工作,于谦的确也向明景帝朱祁钰提了,可是朱祁钰对徐这个名字那也是有印象的,就是那个主张南迁的嘛!这种人也能重用?于是驳回了于谦的提议。
徐这边不明就里,他认为是于谦从中作梗,从此就在暗地里恨上了于谦。在朋友的建议下,徐珵偷偷把名字改成了徐有贞,这才在大明官场上混了下来。
夺门之变的时候,他是叫嚣最凶的,因为他恨于谦。所以当明英宗朱祁镇还在犹豫要不要杀于谦的时候,徐有贞扬言:不杀于谦,师出无名。这句话终于给了明英宗杀于谦的理由。
于谦死后,徐有贞平步青云,做到了兵部尚书,被封为武功伯。结果这帮人内部也发生了矛盾,因此徐有贞被石亨、曹吉祥等人排挤贬谪出了京城,流放到了岭南。此后虽然被召回,却也没什么大作用了,他在66岁时郁郁而终。
石亨想拍于谦马屁,结果拍马腿上了,夺门之变后他被满门抄斩。
石亨是个英勇的将领,在京城保卫战中,他被于谦推举为都督,掌管五军大营。与瓦剌人激战多次,击败瓦剌领袖也先,因功被封为武清侯。
可以说没有京城保卫战,就没有石亨的崛起。而京城保卫战的主导者,便是于谦。因此石亨本来还是很佩服于谦的,因为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的表现,实在是太优秀了。所以石亨打算拍一拍于谦的马屁。
当时于谦的儿子于冕赋闲在家,于是石亨便打算让于冕到朝中做官,这件事明代宗朱祁钰也是认可的,可是于谦却表示坚决反对。
你反对就反对吧,为什么要贬低石亨呢?于谦就是这么一个耿直的人,他直言不讳地跟皇帝说,石亨这家伙身为大将军,不举荐一些贤才,偏偏要举荐我儿子,这不是徇私这是什么?于谦的这个论据,简直让人拜服,老兄!你可以的。
石亨被说得是满脸通红,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因此石亨也记恨上了于谦。在夺门之变时,石亨带领一千多人马,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
因功被明英宗朱祁镇封为忠国公,一时间成为了权倾朝野的人物。他们石家也因此个个荣华富贵。可是不久之后,石亨家族过于嚣张跋扈,朝中过半的武将都是他们家的门人,手里还有上万猛士为他们效力,因此石亨被明英宗赐死,石家被满门抄斩。
都督张辄和宦官曹吉祥都很讨厌于谦。
于谦是个耿直的人,他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就要出来说两句。比如说张辄在征苗的时候,不守法度,所以于谦果断弹劾了他,从此张辄也就记恨上了于谦。
张辄家可牛掰坏了,不是于谦得罪的起的。他老爹是靖难之役中的名将张玉,被追封为河间王。他哥哥张辅也是靖难名将,被封为英国公,土木堡战死后,被追封为定兴王。
这种人犯点错,糊弄一下也就过去了,可是于谦非要较真,所以说张辄觉得于谦很不给他们家面子,在夺门之变后,对于谦的死也没少添油加醋。
《西游记》里有背景的妖怪都被神仙带回去了,没背景的妖怪都被孙猴子一棍子打死了。张辄显然是有背景的那种,因此他不光安享晚年,而且被封为裕国公,赐丹书铁券。
曹吉祥是夺门之变中的内应,作用也不小。但是此后他也开始嚣张跋扈了起来,不仅和石亨争夺权位,而且纵容养子曹钦谋反。最终被明英宗平息,曹吉祥和曹钦满门抄斩。
总结:有背景就能好好活,这就是人生。
都是陷害过于谦的人,徐有贞、石亨包括曹吉祥,都不得善终。唯独张辄加官进爵,荣宠一生,为啥?还不是因为有背景嘛!
老张家几代人的努力,最后也没有多嘚瑟,石亨这几个人刚上台,就这么活蹦乱跳,这不是找死嘛!张辄毕竟深通为官之道,所以才能够保全家族命运。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