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化在唐朝时达到了第三次顶峰,而且这一次时间跨度长,艺术性强,题材丰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唐诗成为唐朝的一张金名片,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最灿烂的明珠。不光是那些诗歌脍炙人口,就连诗人之间的趣味,也成为了后世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唐朝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就记载过这样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
那是在开元年间,三大边塞诗人王之涣、高适和王昌龄相逢,他们在旗亭饮酒作乐。席间,忽然旁边有梨园弟子正在唱曲宴乐。平时听歌还要钱,此时听歌完全免费,而且还能听得尽兴,三人不由将目光投向伶人,偷看她们的表演。
那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在当时都是以曲调的形式唱出来的。王昌龄首先发话:“我们都是当今的诗人,平时切磋比较,都没法分出高下,这次难得有个机会。这些歌女所唱歌曲,谁的最多,谁就是赢家。”
这个方法很公平,当即便获得了王之涣和高适的同意。第一个歌女出场,唱的是《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得意地用笔在墙壁上画了一下。第二个歌女出场,唱的是是《哭单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适也学着王昌龄的样子,在墙壁上画了一下。接下来,第三个歌女唱的是《 长信怨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王昌龄更为得意,又在墙壁上画了一眼。然后还对着王之涣挤眉弄眼,意味深长的表情不言自明。
此时,王之涣也有些急了,成名已久的他平日心高气傲,不想却在此时失了锐气,连忙说道:“这些先开口的歌女,无非是过气的伶人,唱的当然是下里巴人。我那些诗歌都是阳春白雪,她们当然不敢随便歌唱。”
随后,王之涣又指着其中最漂亮的歌女说:“如果这位唱的不是我的诗,从此我对你们甘拜下风。如果她唱的就是我的诗,你们就应该拜我为师!”高适、王昌龄二人也不气恼,当场大笑。不一会儿,那位最漂亮的歌女出场,启朱唇,开口便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果如其言,三人笑得更热闹了,甚至吸引到歌女们询问。当得知是三大诗人,这些歌女竞相跪拜:“有眼不识神仙!”于是,三人和众位歌女饮乐,大醉而归。
这就是“旗亭画壁”的典故,因为名气太大,以至于说到王之涣的《凉州词》,就不得不提到它。其实,按照四首诗成诗的时间以及三大诗人的生活经历来看,这个逸闻应该是后世杜撰的,并非史实。然而,“旗亭画壁”生动再现了唐朝诗人放达争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风貌,其实也诠释了这首《凉州词》的文学地位。
此诗第一句便出语不凡,古人歌咏黄河的诗歌不计其数,大多数顺着水流直下,如王之涣本人所作“黄河入海流”。但这一句诗的视角却很独特,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这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诗仙展现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动态美,而王之涣则描绘了源远流长的静态美。
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如同画面一样,展出了塞上孤城的奇绝之美。“一片”是唐诗经常用到的单位,往往与“孤”相连,不仅表达了数量上的少,而且还增加了单薄之意。孤城以万仞群山为背景,表现了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同时也暗示了征夫所处条件的艰苦。
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进一步将诗歌的意境升华。要知道,前面两句都是画面,只有后面引入了声音。这种声音偏偏还是羌笛,偏偏还是曲调《折杨柳》。一个“怨”字,更是道出了征人的哀怨离愁。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承接上文,感情真挚。然而,它却在悲壮苍凉的基调下,并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这首诗能体会到唐人的广阔的心胸,即使条件艰苦卓绝,但也不悲观失望,处处流露出慨然之气。
王之涣流传于世的作品不多,仅有区区六首。然而,这六首诗几乎都是名篇。格律诗无非就是律诗和绝句两种,唐诗如此之多,七绝如此丰富,然而还是有很多人认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就应该是七绝的压卷之作。正如《唐诗别裁》中所述:
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