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的封建社会由于统治制度不完善,中央集权相对较弱,以至于有些大的世家宗族往往可以控制朝局,甚至架空皇权,从而控制王朝的走向。
初唐时期,虽然有李世民这样的“牛人”坐镇,但是有些大世家照样给皇权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其中就有一家非常难缠,令这位马上皇帝头疼不已,这个大世家就是清河崔氏。那这清河崔氏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一、不输皇家的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先祖原本不姓崔姓姜,后因封崔邑改姓崔,由于西汉时期的先祖崔业定居于清河,后世遂称之清河崔氏。清河崔氏在三国时成为关东望族,西晋时壮大至北方世家之首,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与其三大世家并称“卢崔郑王”四姓高门。
至隋唐,清河崔氏已经是当时对社会影响甚深的豪门望族了。唐初的世家里清河崔氏完全可以比肩卢、李两大世家,其衍生的旁系也都不容小觑。
就这样,绵延百年的清河崔氏有着无可撼动的根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清河崔氏的身影。当然,能够繁盛百年也一定和注重家族子孙的教育分不开,清河崔氏家的子孙其整体思想文化素养也都是顶尖的。
有着这样优秀子孙的家族不光逐步拉开了和其他权贵的层级差距,更是巩固了自家的社会地位,让清河崔氏不断变强直至成为了让皇室都忌惮的顶尖世家。
二、树大招风——来自皇帝的忌惮
对于依靠关陇望族打天下的李氏王朝来说,来自关东地区的清河崔氏对其有着原生的威胁,更何况天下刚定,从龙有功的关陇世家才是李氏皇族首先要恩赏的,而清河崔氏这个“天生”的威胁者只能打压为主。
面对这样随时有被排除到权力中心之外的清河崔氏,不得不开始寻求化解之道。公元六一九年,清河崔氏后辈崔善福入秦王府为官,因屡献妙计而备受夸赞,但也许是太过聪慧,崔善福没有活太久,不过好在其子崔玄籍也争气,最后在武周时累封清河县子。
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对于清河崔氏这样的世家子孙可以入仕为官,也可以得到重用,但其社会特权和名望是要坚决打压,对于清河崔氏太宗的手段还是比较温和,主要表现在担任要职的家族成员稍减。而对同出一脉的博陵崔氏就没这么温和,直接将其打压到了三流世家。
三、困局中的兴盛
虽然,李世民对一些非关陇望族一直采取打压手段,但是也不敢太过分,不光是因为李唐王朝也是依靠豪门望族巩固统治,还因为这些百年大世家树大根深,让李世民不得不敬畏、忌惮。不过也正因如此,清河崔氏反倒迎来了又一次繁荣。
清河崔氏在唐朝共有十二人官至宰相,虽然是大世家出身,光靠举荐就能入仕,但是也有硬气的清河崔氏人凭借科举入仕,而这十二位宰相中就有八位凭科举入仕。
在这十二位宰相中更值得一提的便是作为初唐“文章四友”的崔融,其文章华丽、典雅一时间无人能敌,他还曾为武则天作哀册文。同时崔融也很有政治才能,对唐代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时人皆以为是贤相。
正由于唐朝初期和中期对于类似清河崔氏这些顶级世家大族还是比较忌惮的,所以清河崔氏注重晚辈的教育与其他大世家相比就变得格外的具有优势。从多为清河崔氏子弟通过科举步入官场且官拜宰相就是证明。
清河崔氏不光注重男子的教育,对女子同样重视,当时的清河崔氏女皆有持家友善的美名,各世家也以娶清河崔氏女为荣。
虽然李世民是想要打压类似于清河崔氏这些根深蒂固的顶级世家,没想到却反倒被清河崔氏抓住机会,将困境化为机遇,将清河崔氏更加发扬光大。以至于到唐后期,皇室也不得不向这些屹立不倒的世家妥协。
到公元九零七年大唐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后,在五代十国期间也仍能看到清河崔氏的人站在权力的中心,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后唐丞相崔协,而这也许也说明了相对短暂的帝王家和历经各朝仍能屹立不倒的大世家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