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明朝灭亡,使得许多士大夫的精神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当时,许多士人将清朝视为外族入侵,担心明朝的历史将无人可写,以至于被人遗忘。于是他们拿起手中的笔给明朝修史,于是大量的私人著作开始出现。
当时出现比较著名的明史著作有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査继佐的《罪惟录》(原名《明书》)、张岱的《石匮书》、傅维鳞的《明书》、计六奇的《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
在所有的私人著作中,成就最高的莫过于谈迁的《国榷》。谈迁,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浙江海宁人。他家境贫寒,但是却通读诸子百家,精通历史,尤其对明朝历史了如指掌。
1621年,谈迁的母亲去世,谈迁守丧在家,读了很多明朝的史书。他觉得明朝的史书有许多错误的地方,尤其是《明实录》有许多荒谬之处,于是立志要写下一部真实可靠的明史。
他的著作以《明实录》为本,参阅了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明朝灭亡后,他改名谈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拒绝仕清,继续埋头创作。谈迁也担心“国灭而史亦随灭”,于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上来。
经过20多年的奋笔直书,谈迁“六易其稿,汇至百卷”,终于写完了这部400万字的史书。他将此书命名为《国榷》,他解释道“横木水上曰榷。汉武帝榷商税,今以榷史,义无所短长也。事辞道法,句榷而字衡之。大抵宁洁毋靡,宁塞毋猥,宁裁毋赘。”可见他的目的是要记录明朝真实的历史。
此书一共108卷,全书记录上起1328年,下到1645年弘光南明王朝灭亡的317年历史。全书参考了120多种著作。其中崇祯之前的历史在明亡之前写完,而崇祯朝的历史是在清初补充的。
然而,此书一写完就遭到了厄运。1647年,《国榷》的手稿被盗,谈迁20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已经50岁的谈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这次打击并未将谈迁击倒,他决定重写《国榷》。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1653年,他带着自己的手稿来到清朝首都北京,四处收集明朝的逸闻,查看历史遗迹,拜访明朝遗老,想让自己的史书更加充实、真实。他有感于自己年老体弱,时日无多,于是加快了写作的速度。
最终,谈迁在去世之前终于写完了新《国榷》,全书的内容增加到了428万字,内容比十年前的手稿更加详实,出色。谈迁穷尽一生的精力来完成一部伟大的作品,使得自己成为了能够和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相提并论的史学家。
《国榷》最大的价值就是真实,特别是写出了《明实录》没有写出的真相。例如,关于朱元璋滥杀功臣的事情,《明实录》只是一笔带过,而《国榷》却全方面进行了考证,将事实的真实情况写了出来。
谈迁撰《北游录》九卷邓之诚五石斋钞本,邓之诚题记
再比如,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修改《太祖实录》,编造了许多朱元璋欣赏燕王的事情。谈迁则去伪存真,探究真相,给建文帝正了名,也记载了许多明成祖避讳的事情。
《国榷》的另外一大价值就是详细记载了明末清初的历史。当时虽然私人写史很多,但是大多写到了万历年间,对崇祯年间的历史则写得不多,写了也不湘西。谈迁重点写崇祯年间到南明时期的历史,对清朝入关、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都有详细的记录。
由于谈迁是一位不仕清的作者,他的《国榷》也记载了许多清朝避讳的事情,例如在山东的劫掠,不过却没有提到“扬州十日”。《国榷》也记载了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活动。
当然,该书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谈迁作为明末清初的学术大家,却缺乏黄宗羲、顾炎武的先进思想,而是抱残守缺地坚守程朱理学,因此《国榷》的内容大多也是为了维护儒家纲常,宣传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
《国榷》写完后,一直没有出版,而是以抄本传世,因而躲过了清朝的“文字狱”,也躲过了四库馆臣的删改。清朝灭亡之后,吴兴嘉业堂刘氏藏有珍稀的明抄本,此外海宁蒋氏、故宫博物院,国立北平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藏有各种抄本。
1958年,中华书局以张宗祥先生校勘的蒋本为底本,对校卢本断句排印,终于将《国榷》进行了印刷出版。郭沫若在《谈迁和国榷》中评价道“他对史事的记述是十分慎重的,取材很广泛,但选择很谨严,择善而从,不凭个人好恶”。可见,《国榷》是一部可靠而伟大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