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庆余年》里的辛其物,相信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幽默。
时常想起他下巴前的双拳,时常想起他的那句:自当雅量。
颇具喜剧风格的辛大人似乎和雅量一点边都不沾,倒是称得上庆国第一吵架能手。
难道辛大人是凭借吵架绝技登上鸿胪寺少卿这个位置上的吗?
真的不敢想象。
纵览庆国朝堂,多是能人。当然也不乏一些滥竽充数之辈。比如郭保坤。
郭保坤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看了几本兵书之后,郭保坤觉得自己拥有良将潜质。
然而,到底是知子莫若父,郭攸之对儿子说:绝无这种可能。
郭攸之知道儿子的斤两,难道庆帝不知道郭保坤的能耐吗?
庆帝当然知道。只不过,对于这种小角色,庆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
但是辛其物呢?鸿胪寺少卿绝对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与国外使臣谈判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何况,庆帝还安排范闲作为副使,与辛其物一起参与和北齐的谈判。
由此可见,庆帝对辛其物还是相当满意的。
那么,辛其物究竟有什么绝技,帮助他胜任鸿胪寺少卿这样的重要岗位呢?
辛大人最大的绝技就在于他拥有敏锐的眼光,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摸得清上位者的心思,看得清眼前的局势。
不以官位论尊卑,对仕途升迁极具洞察力。
辛大人身为鸿胪寺少卿,相对于范闲而言,算是高位。
但是,辛大人并没有以长官自居,反而一口一个大人的称呼范闲,弄的范闲受宠若惊。
在接到旨意之后,辛大人丝毫没有怠慢,亲自到范府请范闲,方便范闲提前做好准备。之后,又亲自带着范闲去参观鸿胪寺,以及与北齐谈判的现场。
辛其物一个四品官员能如此对待范闲这样的八品官员,原因只有一个,他很清楚范闲的势力。
诚然,范闲有才华,但是在谈判方面丝毫没有经验。
林相与太子极力推荐范闲,一个是为林府未来争夺权益,另一个是拉拢。而庆帝之所以愿意让范闲参与谈判,一方面在于让他积攒功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日后出使北齐担当正使做准备。
辛其物身在官场,当然对此心知肚明。
他很清楚,以范闲的才华和他拥有的资源,日后超越自己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如今,自己有幸成为范闲的领路人,是庆帝对自己的信任,更是自己必须抓住的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
一方面要顺利与范闲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比如悄悄告诉范闲,自己投靠了太子门下。又比如摇头晃脑来一段诗词,展现自己的文人雅量。另一方面,当然是充分展示自己谈判正使的业务水平。
业务水平高,专业能力强,谈判经验丰富。
辛其物并不是绣花枕头,他能坐上鸿胪寺少卿的职位,并不完全是拥有敏锐的官场嗅觉,还因为他确实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在与北齐谈判之前,辛大人向范闲普及了一下谈判要领:言辞雅量,展现大国气量。
这说明,辛大人的理论知识很扎实。
在与北齐谈判的过程中,辛大人的杀伤力是相当强的。不仅让对方无话可说,还真正展示了大国实力。
辛大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并非只有前线将士在拼杀,他的毒舌威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说明,辛大人的实践能力很强。
辛大人不仅谈判能力足够强,而且日常业务也是非常熟练。
北齐抓住言冰云之后,其使节不仅态度很强硬,开出的条件在观众看来也是相当不合理。
面对如此局面,辛大人表现得十分冷静,他并没有自己表态,直接推翻北齐的条件,而是清楚的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一方面,他及时向庆帝做出反馈,请求批示,另一方面,他凭借自己对业务的熟悉给范闲做出详细普及。
单从对此事件的处理方式来看,辛其物就足以担任鸿胪寺少卿的官位。
遇事冷静,知情重,拎得清。
若是一般人,得知北齐手上的筹码仅仅是一个言冰云,作为战胜方,根本不会有任何畏惧。
就算言冰云是年少有为,为庆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报,但是,面对北齐的漫天要价,孰轻孰重,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为何辛其物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他清楚的知道言冰云会成为整个谈判局面扭转的关键?
这便说明他拥有七窍玲珑心。说明他分得清重大问题,并且相当拎得清。
庆帝会提前告诉辛其物言冰云被抓的事情吗?不可能。
但是庆帝知道辛其物的办事能力,所以,他让辛其物担任谈判正使。
辛其物对此事件的判断在于两点:
第一,北齐作为战败方,原本是来求和的,现在就因为抓住了一个暗探头目,态度明显大不相同,此事必然存在古怪。毕竟,在南庆手上,也有北齐的暗探头目,还不止一个。
辛其物凭借其多年的业务经验,会考虑一个问题,北齐的底气从何而来。
第二,此事牵扯到监察院。
肖恩的大名如雷贯耳,北齐能提出换回肖恩,就足以说明此事的重要性。毕竟,一旦将肖恩放回,陈萍萍和监察院会感到不安。而言冰云也出自监察院。
既然存在此种牵连,就不是他一个鸿胪寺少卿能决定的。此事必须由庆帝裁决。
由此可见,在庆帝手下当官,有难度,能身处重要职位,难上加难。而辛其物能得到庆帝信赖,在鸿胪寺独当一面,自然少不了真才实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