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朱允炆是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的父亲朱标去世后,他的爷爷朱元璋没有再立其他儿子当皇太子,而是将他立为皇太孙。
那时候,朱允炆不过十五岁,却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叔叔们个个是手握重兵的藩王,自己将来要是继位了,能坐稳皇位吗?
带着这个疑惑,朱允炆与朱元璋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他说服朱元璋,让朱元璋相信他说的是对的,但分封制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朱元璋也没办法。
但是,这不代表朱元璋就放心了,他在人生最后几年时间里,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朱元璋清洗了半个朝堂,但同时也为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强大的武人集团作为班底。
这个武人集团,没有一个是开国功臣,但他们的能力也很强,是朱元璋晚年刻意培养的,主要有徐辉祖、瞿能、平安、盛庸、卜万,等等,名单多达三十余人,是任何一个藩王都比不了的。
第二件事,严格限制藩王的权力,具体做法是制定详细的法律,比如《皇明祖训》。
这一点,朱元璋显然太过天真了,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儿子们老实了,殊不知他们之中就没几个人瞧得上朱允炆,都认为自己才应该当皇帝。
在朱元璋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在关怀朱允炆,给朱允炆安排辅政大臣人选,并下令诸王不得入京祭奠。
我们不能说,朱元璋的安排,就是朱允炆想要的,但他留给朱允炆的,是一个强大的,且还处在上升期的江山,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从硬实力上来说,朱允炆手上的牌是很好的,这使得他在大明帝国拥有绝对权威,没有一个藩王敢对他说,我不服,这个皇帝应该由我来做!
但是,朱允炆最终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能够做到他这种程度的皇帝,历史上有不少,但没有一个人比他更彻底。
那么,朱允炆都干了些啥?
当初,朱元璋问朱允炆,如果你的叔叔们不服从你,你怎么办?
朱允炆很镇定地回答说,我先用德行和礼仪来感化和限制他们,实在不行再讨伐他们。
朱元璋听完,也觉得无懈可击,就很放心地将皇位交给朱允炆。
但是,别看朱允炆的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他跟表兄弟李景隆一样,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主儿,做起事来可不是那么回事。
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的继位之路还是很平顺的,他继位之初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总体而言就是革除弊政,实施了更加宽仁的刑罚。
种种迹象表明,朱允炆将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但在他继位的第三个月,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推行削藩政策了。
当时,朱允炆问黄子澄,诸王多行不法,但手握重兵,该怎么办?
黄子澄想都不想,就对朱允炆说,诸王的兵力有限,而朝廷拥兵百万,可以直接发兵攻打,想当年汉朝爆发七国之乱,还不是被平定了,没什么可怕的。
朱允炆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将当初对朱元璋说的话抛诸脑后,然后立马开始实施削藩政策了。
削藩,历朝历代都是天大的事情,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然而朱允炆的做法却很草率,他搞了个削藩团队,主要成员是黄子澄、齐泰,以及方孝孺。
这几个人的特点是,学问做得很好,但动手能力却很差,还充满了理想主义思维。
我们还可以发现,这几个人都是文臣,没有一个武将参与其中,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难道削藩就只是发几道诏书就可以了吗,不听听武将的意见吗?
不管怎么说,削藩事宜还是提上日程了,但凡事有个章法,该怎么进行削藩,是个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对此,黄子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燕王朱棣实力最强,应该留到最后,先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等几个藩王削掉,去掉燕王的羽翼,燕王就完蛋了。
黄子澄的意见,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其实很多大臣根本不支持削藩,他们认为朱允炆刚刚继位,根基不稳,不能太过着急,不然很容易翻车。
还有一些大臣认为,如果一定要削藩,也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先对藩王进行限制,从道义上让藩王处在下风,最后再推行削藩,就事半功倍了。
而这种意见,跟朱允炆当初对朱元璋说的话的主旨,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最明智的削藩策略。
但是,朱允炆的心情实在太迫切了,也太过于自信了,他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削藩,从而确保江山社稷千秋永固。
于是,朱允炆打算接受了黄子澄的意见,采取先弱后强的方式进行削藩。
但是,齐泰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擒贼先擒王,既然燕王是老大,那就应该找个罪名先将燕王抓起来,其他藩王就不足为虑了。
黄子澄听了很不同意,认为燕王的罪行很难找,强行安插罪名会招致非议,况且这么做也会打草惊蛇,不如先削几个有明显犯罪实施的藩王,这样也可以麻痹燕王。
此话一出,齐泰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反驳说,你一个一个削,燕王就是傻子,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他能不有所防备吗?
接下来,二人进行了激烈地争吵,就这样还没开始削藩,削藩团队就开始自乱阵脚了。
最终,还是朱允炆拍板,采取了黄子澄的意见,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黄子澄是第一个建议朱允炆削藩之人,与朱允炆有师徒情谊。
第一个被削的藩王,是周王朱橚,他被贬为庶人,流放到云南,家人则被关押在京城。
朱橚的被废,引起了燕王朱棣的极大警觉,从那一刻开始,他就打定主意要造反了,只不过时机还不成熟,他需要继续等待。
朱允炆见朱棣没动静,胆子就更大了,又连续将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给废掉了,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代王朱柏因为不堪受辱,而举家自焚。
削藩就削藩吧,还搞出了人命,影响就十分恶劣了,所有人都知道,朱允炆铁了心跟藩王们过不去,各个藩王就对他没什么好感了。
转眼到第二年六月,朱允炆将朱棣的护卫全部削去,朱棣也很清楚,下一个被削藩的对象就是自己了。
摆在朱棣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造反,不然连活下去都难,但问题是他手上没兵,怎么造反?
朱允炆也是这么想的,朱棣的护卫都被他削去了,除了等待被削,还能怎么样呢?
事实上,朱允炆还小看朱棣了,要知道朱棣作为最强大的塞王之一,可不仅仅靠的是手下的精锐之师,还有他无与伦比的能力,以及长期在边境作战,在军中建立的超高威望。
可以说,那时候部署在北平周边的朝廷军队,绝大多数将领都曾是朱棣的部下,而被朱允炆削去的三护卫,也其实是效忠朱棣的。
并且,朱棣为了造反,早就开始暗中招兵买马了,还有姚广孝等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可以说他的真实实力,是远远大于摆在台面上的实力的。
这一点,朱允炆、黄子澄和齐泰等人,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但这不代表朱棣就一定能够成功发起反叛,因为他的三个儿子,还都在京城呢。
原来,当初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朱棣没有去京城,而是让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祭奠父亲,就一直留在京城了。
也就是说,朱允炆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扣下来做人质了,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还能造反吗,万一三个儿子被杀,那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了?
但是,惊人的事情再次发生,当时北平已经被团团包围,齐泰见形势大好,就建议朱允炆逮捕朱棣的三个儿子,彻底与朱棣摊牌,只要朱棣敢反抗,就可以找到罪名将其逮捕。
但是,黄子澄却认为,不能逮捕朱棣的三个儿子,这样他就知道朝廷要削藩了,会增大朝廷削藩的阻力,还不如放朱棣的三个儿子回去,以此来麻痹朱棣。
简直是可笑,朱棣是那么好麻痹的吗,当时大明朝连老百姓都知道,朝廷要削掉燕王,朱棣岂能不知道?
然而,更神奇的事情出现了,朱允炆同意了黄子澄的意见,他认为拿三个孩子做人资,不是仁君所为。
于是,朱棣的三个儿子就这样都回到北平了,朱棣见到他们感到很高兴,因为他对造反之事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派遣张玉、朱能率领仅有的八百护卫,在王府中设伏,将朝廷派驻在北平的将领张昺、谢贵等人杀掉,然后夺取了其部众。
紧接着,朱棣根据《皇明祖训》,以清君侧、除奸臣的名义,发起了靖难之役(奸臣是黄子澄、齐泰),很快就控制了北平九门,北平由此回到朱棣手中。
在控制北平之后,朱棣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收编军队了,为此他派人到北平周边的通州、蓟州、遵化、密云、居庸关、怀来、永平等地,很快就收编了数万人马。
一顿操作猛如虎,显示出了朱棣造反团队的智慧和果敢,也彰显了朱棣在北方将领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这一点,是朱允炆打死都没想到的,竟然有那么多将领,会去帮助一个小小的藩王造反,这究竟是为什么?
对于这件事,朱允炆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思考,而是派遣大军前去镇压,当时他派出的将领是洪武时期的老将耿炳文。
这个选择,其实是没有问题的,洪武时期功臣被屠杀殆尽,耿炳文是为数不多活到建文时期的老将,并且他战功赫赫,经验丰富,在军中威望很高,由他担任主将,可以让人放心。
但是,让耿炳文很难受的是,他在出征之前,朱允炆竟然对他说,“勿使朕负杀叔之名”!
啥意思呢,就是朱允炆要耿炳文去打仗,却不让他杀掉朱棣,朱允炆不想背负杀叔父之名!
耿炳文当时很不理解,代王自焚的时候,他都没有说什么,怎么现在反而惺惺作态起来了。
但是,耿炳文尽管很不理解,但也只能照办,很快他就带着十三万大军奔赴前线了。
耿炳文不愧是名将,在河北一带摆出一个三角防线,将北平围困起来,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燕军陷入缺粮的境地,最后朱棣是投降还是自杀,就跟他没有关系了。
然而,耿炳文的计策却被朱棣看穿了,朱棣岂能坐以待毙,趁着朝廷军过中秋节之际,对朝廷军发起了突袭,最终将朝廷军击败。
但是,耿炳文的损伤并不大,因为三角中只有一角被攻克,他手上还有十万大军,他将军队聚集到一处,开始据城坚守,等待反攻的时机。
正所谓,胜负乃兵家常事,耿炳文一次战败不代表什么,毕竟他与朱棣可没怎么打过仗,第一次交手可以当做是试探。
而朱棣在击败耿炳文之后,本想继续追击的,却发现耿炳文拒不交战,加之燕军开始缺少粮草了,朱棣便率军返回北平。
耿炳文在休养几日之后,士气逐渐恢复,他开始制定反攻策略,但就在这个时候,朝廷的诏书却到了,竟然剥夺了他作为主将的职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朱允炆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堂堂朝廷军,竟然能战败给藩王,是不是耿炳文年老了,能力不行呢?
黄子澄猜出了朱允炆的心思,于是趁机对他说,不如让李景隆担任主将。
黄子澄之所以推荐李景隆,不是因为李景隆能力强,李景隆甚至都没有实战经历,而是因为他与李景隆关系好,属于政治同盟。
而对于黄子澄的推荐,朱允炆也很高兴,因为李景隆是他的表兄弟,两人从小玩到大,关系非常要好。
当时,齐泰曾提醒朱允炆,李景隆可没打过仗,要不要考虑一下魏国公徐辉祖!
还有大臣对朱允炆说,朝廷名将如云,陛下应该重用他们,如果一定要让李景隆当主将,也应该给他安排几个好的副手。
但是,朱允炆的最终决策是,让李景隆当主将,率军五十万出征,他虽然被李景隆配备了几个大将担任助手,但他担心李景隆地位不稳,便又给了李景隆“便宜行事”的权力。
所谓便宜行事,等于就是将皇权下放了,李景隆得了这个权力,简直可以放飞自我,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朱棣听说朝廷让李景隆担任主将,笑得快要憋过气去了,当时他就说李景隆就是赵括那样的人物,让李景隆担任主将,朝廷军必败无疑。
朱棣给出的理由有五个,但最重要的有三点,首先是李景隆没有威望,不足以领导军队;其次是李景隆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对部下不信任;再次是李景隆贪功冒进,毫无战术可言。
很快,李景隆就率军围攻北平,但朱棣根本不搭理他,而是让儿子朱高炽守城,自己则带着一股人马,去开平抵御吴高率领的一队人马,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夺取宁王朱权的军队。
宁王朱权,其实是塞王之中,实力最强的一位藩王,他手下甲兵八万,战车六千,而且拥有当时最强的骑兵,也就是朵颜三卫。
朱棣认为,只要自己得到了宁王的军队,那大事就成功一半了。
对于这一点,朱允炆又何尝不知道呢,他知道朱权与朱棣关系很好,为了防止朱权投靠朱棣,他便削去了朱权的三护卫。
但是,朱权的部众,何止三护卫一万多人,朱允炆的这个做法,简直是在挠痒痒,而且将朱权还给得罪了,这为日后朱权投入朱棣怀抱,埋下了伏笔。
朱棣来到开平之后,先是击败了吴高,紧接着他就直奔大宁,采取欺骗的方式,最终将朱权给抓住了,继而逼迫朱权造反。
至此,朱棣的实力大大增加,他带着大宁兵从侧翼攻击李景隆,当时李景隆连续攻打北平几十天而无法攻克,将士十分疲惫,又遭到朱棣的突袭,最终战败而逃。
之后,朱棣不断对李景隆展开追击,李景隆根本没有应对之策,每一次战败都丢盔卸甲,丢掉粮食辎重,而这些物资则全部被朱棣得到。
此消彼长之下,燕军逐渐强大起来,而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外加朱允炆给他补充的三十万大军,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征战之后,只有极少人活着回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有大量朝廷将士投降朱棣,因为这些人根本看不到打胜仗的希望,与其在战争中当炮灰,不如跟着朱棣造反,或许还能当个功臣。
建文二年十月,朱棣围攻济南,李景隆弃城而逃,一路狂奔到南京。
当时,满朝文武都建议朱允炆杀掉李景隆,就连黄子澄也这么认为,但朱允炆哪里舍得杀掉好兄弟,不但没有处罚李景隆,还让李景隆负责京城防守事务。
之后,朱允炆开始组织新一轮的攻势,再加上铁铉和盛庸在济南城成功阻击了燕军,这让朱允炆再次信心大增,于是任命盛庸为主将,让其率军抵御燕军。
盛庸,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帮手之一,也是个百战将军,经验非常丰富,他于建文二年十一月率军与燕军交战于东昌,竟然将燕军击败了,还差点杀掉朱棣(主要是因为朱允炆还是不允许杀掉朱棣)。
之后,朝廷军取得了非常多的胜利,一度让朱棣陷入绝境,认为自己无法取得成功,但朝廷也没办法一口气吃掉他。
就这样,双方陷入了胶着的对峙战当中,但朝廷一方的优势显然更大,可以从全国各地调遣兵力和粮草,这是朱棣所不具备的。
战事一直持续到建文三年年底,朱棣只能在河北、山东一带徘徊,没有任何进展,距离成功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种局面的形成,说到底是由双方体量决定的,但朱棣就是个不信邪的主,并且他也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退路了,只能奋力一搏。
怎么办呢?
姚广孝告诉朱棣,何不直取南京,夺取天下?
姚广孝的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一城一地的得失,燕军也耗不起长久作战,应该长驱直入,攻占防守薄弱的南京,以朱棣的身份和地位,何愁不能成为天下之主。
朱棣很赞同姚广孝的意见,于是率军南下,先入山东,再入江淮,继而渡江直逼南京城下。
当然了,结果可以一句话带过,但过程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朱允炆派遣了大量兵力去阻击朱棣前进的步伐,给朱棣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事实上,普通将领是阻止不了朱棣的,但朝廷不是没人,比如驸马梅殷,他镇守的淮安,就没让朱棣踏入一步,朱棣只能绕道而行。
还有铁铉和徐辉祖,二人对朱棣的阻击,差点就让朱棣陷入绝境了,尤其是徐辉祖,多次击败朱棣,朱棣当时都打算放弃了,当大将朱能告诉他,“汉高祖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你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朱能的话,坚定了朱棣继续进攻的信心,后来朱允炆听信谣言(可能是朱棣指使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搞的鬼),将徐辉祖调回去了,朱棣这才得以继续进军。
最后两个让朱棣感到很棘手的人物,是大将平安和何福,两人都是能征惯战的将领,又手握二十万大军,在灵璧阻击朱棣,朱棣一度无法前进一步。
后来,朱棣先是偷袭了平安大军的粮草,又亲自率军偷袭灵璧,最终攻克了灵璧。
仅仅在灵璧一战当中,朝廷就损失了三十七位战将,共计一百五十余名官员,而随着灵璧的陷落,燕军渡江就再也没有任何阻碍了。
朱允炆得知消息后,吓得半死,当即派人与朱棣议和,但遭到了朱棣的拒绝。
可以说,朱棣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直逼南京城下,除了朱棣指挥得当,燕军战斗力强,而朝廷军则一盘散沙,又是被动防守之外,朱棣的运气太好,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朱棣的好运气,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其实是由朱允炆一手造成的,他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者,有以下几个大的失误,间接给了朱棣助攻:
首先,对战争的本质缺乏足够的了解,自身谋略也太差,而且胡乱用人,甚至任人唯亲,比如使用李景隆作为大将,就给了朱棣以喘息之机;
其次,对将领缺乏信任,并且自身威望不足,导致大量将士投靠朱棣,致使朱棣的实力不断增强,可以与朝廷分庭抗礼;
再次,意志不坚定,在遭遇挫折的情况下,贸然与朱棣议和,严重动摇了军心,也削弱了自身权威;
最后,心慈手软,竟然下令军队不许杀掉朱棣,朱棣之所以多次逃出生天,跟将士们不敢轻易伤害他有直接关系。
朱棣在取得灵璧之战的胜利之后,就渡江来到了南京城下,朱允炆在议和不得的情况下,发布了天下勤王令,但奈何远水救不了近火,加之四年的战争早就让军民疲惫了,所以没几个人真的去救援京城。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将南京围得水泄不通,还没等朱棣下令攻城,李景隆就与谷王朱橞一起打开金川门投降了,燕军得以进入南京城,朱允炆在宫中自焚而死(有争议)。
朱允炆到死都不会想到,出卖自己的人,会是自己最信任的好兄弟;而朱棣直到坐上皇位那一刻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造反成功,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历史上,靖难之役是一场非常不可思议的战争,但凡朱允炆稍微正常一点,朱棣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可朱允炆偏偏频繁作死,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怪不得别人。
至于说,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事实证明他们都只是搞理论研究的高手,实际操作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们给了朱允炆很大的误导。
最可惜的,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那一帮文臣武将,他们对朱允炆还是很忠心的,却得不到朱允炆的信任和重用,最后都成为了战败的牺牲品,但也有不少人后来被朱棣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