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为明朝著名学者、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同时也是崇仁学派的创始人,在明代学术思想中占有新的地位。
吴与弼六岁的时候正式入学,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对句,八九岁时已经是崭露头角,傲立群雄。
吴与弼偶然间在父亲任所,发现了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开始对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一段时间,完全分手科举文字,学习圣人之学,想要有所得。后来更是独居小楼,谢绝与人交往,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闽学等。
这个时候的吴与弼,已经彻底的绝了入仕为官的心思。理学完全吸引了他全副心神,他不仅自己专研,同时还讲授理学,传播程朱思想。
吴与弼不慕名利,追求的是思想上的满足和成功。粗茶淡饭,布衣草鞋吴与弼都毫不在意,据说当时他上京探望父亲,穿的就是布衣旧鞋。
人到中年,家道中落之后,他自己下田耕种,自食其力。
吴与弼一生不愿入仕,并不是他本人没有那个才能,而是他自己对仕途毫无兴趣。在他一生中,曾经多次受到举荐,希望他能入朝为官,但是都遭到吴与弼的拒绝,一生居不出仕。
天顺元年,当时已经是大学士的石亨和李贤向皇帝举荐吴与弼,然而吴与弼却委婉拒绝。后来明英宗亲自下诏相见,他以“浅陋之学,衰病之躯,有负期待之重,岂敢窃禄为官”之由仍然拒绝。
皇帝硬要他出仕,他也多次上书辞职,最后还是让自己的儿子说自己病重,才得到皇帝的准允。
回到家乡的吴与弼,将自己的全副心神放到理学之中,著书立说,讲学授课,开创崇仁学派,最终在儒家占有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