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理寺判岳飞死刑,岳云三年,赵构看到奏折后:不行,他也要死!

大理寺判岳飞死刑,岳云三年,赵构看到奏折后:不行,他也要死!

大理寺判岳飞死刑,岳云三年,赵构看到奏折后:不行,他也要死!

“不行,岳飞谋反案不能这样判,发回大理寺重审!”宋高宗怒气冲冲地吼道。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1月上旬,位于建康(南京)的南宋皇宫,宋高宗赵构将大理寺的奏折扔给了监察御史万俟卨。

万俟卨不解其意,问高宗:“皇上,您的意思是岳飞判得太重了?”

“岳飞判死刑,是量刑适当;岳云判三年徒刑,这怎么可以?”赵构一脸怒气地说。

“皇上的意思呢?”万俟卨小心翼翼地询问。

赵构说道:“爱卿啊,平时看你挺聪明的,关键时刻你怎么这么糊涂?拿来奏折,让朕改给你看。”

宋高宗提起笔,将判决书改为:岳飞赐死,张宪、岳云斩刑!

万俟卨一看不敢多言,拿着御批,唯唯诺诺地离开。

1141年农历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岳云和张宪被斩首。

众所周知,宋朝皇帝对大臣比较仁慈,北宋167年中对大臣是慎杀少杀,至于大臣之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即使是别的朝代,皇帝也很少杀大臣之子。

那么,赵构这一次为何如此绝情?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岳飞和宋高宗的君臣矛盾说起。

表面上看,岳飞是宋金议和的牺牲品,是被秦桧害死的,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秦桧不过是个宰相,怎么会有权杀死一个带兵十万的大将?如果他能办到的话,干脆把宋高宗也杀了,自己当皇帝得了。

明朝有个文徵明的人在一首词里写道:“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意思就是说,一个小小的秦桧哪有那么大的能量去杀岳飞,真正想杀岳飞的正是高宗,秦桧不过是猜透了皇上的心思去执行罢了。

如果真是高宗受蒙蔽杀了忠臣岳飞,在秦桧死后,高宗就该给岳飞平反。

事实上,高宗曾经为很多大臣平反,却唯独不给岳飞平反,给岳飞的平反的是宋孝宗赵昚。

首先可以肯定,杀岳飞跟宋金议和有关。

议和主题就是南宋跟金国结束战争,握手言和。但是金国领导人完颜宗弼提出一个先决条件:“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鄂王行实编年》。

与此同时,秦桧收到了金兀术的一封密信。

信中说:“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金佗稡编》。

敌方想杀大宋大将,再正常不过,就像孙权想杀关羽一样,关键看刘备答应不。一般来说,这就是一个笑话,是痴心妄想。刘备怎么会自毁长城?赵构也不会斩断自己的栋梁啊。

岳飞是主战派,和平是靠实力实现的,岳飞是南宋议和的筹码,没有岳飞的和平就是沙滩上的楼阁。

可是高宗偏偏这么做了,他首先下12道金牌让岳飞班师,接下来是解除岳飞、韩世忠等三人的兵权。

岳飞被剥夺兵权后,岳家军交由岳飞的副手王贵和张宪统率。

王贵服从岳飞命令,但是他更忠于皇上。尽管如此,高宗也怕岳家军出乱子,暗地里给名将刘绮"知荆南府",监视岳家军。

接下来,秦桧等人开始给岳飞罗织罪名。秦桧明白,要想扳倒岳飞这样一个大将,必须铁证如山,仅仅靠“莫须有”的罪名是不能给他定罪的。

而岳飞谋反的罪名要想取得,必须从内部得到。

为了将此案办成铁案,秦桧一伙分化岳家军,让王贵和王俊等9名岳家军将领在证明岳飞谋反的材料上签字。

有了这些证人的证言,不要说在宋朝,就是后世的王朝中,也一样可以成为犯罪证据。

这些人为何要捏造事实陷害岳飞? 一是为了自保,二是跟岳飞有过节。

王贵作伪证,是因为他临阵脱逃,受到过岳飞责罚。

王俊作伪证,是因为以权谋私被制裁过……

秦桧、张俊等人敢公然插手军队,捏造罪证,没有高宗的支持是不行的。岳飞之案是先定罪,后找证据,定罪的正是高宗。

问题来了,岳飞不光抗金而且还平叛,是南宋稳定的基石,宋高宗为何一定要置岳飞于死地呢?

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岳飞好战,主张抗金;而是因为高宗认为岳飞“桀骜不驯,难以驾驭,拥兵自重”,插手皇帝立储事宜。

他认为,如果不杀岳飞,自己的江山就会出问题,那问题比金兵入侵还严重。金兵是要土地的,岳飞很可能会要自己的命。

任何一个皇帝都知道枪杆子里面出皇权的道理,想要坐稳江山,必须有忠心的武将护驾。

因此,高宗和岳飞曾经有过蜜月期,君臣关系一度非常融洽。

1137年(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君臣无话不谈,气氛友好,岳飞曾与高宗作《良马对》。

三月,高宗在建康自己的卧室单独召见了岳飞,诚恳地对他说:“中兴之事,朕就靠你了”,这说明岳飞在高宗心中的地位独一无二。

与此同时,岳飞的官职也一升再升,担任了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但不久之后,君臣关系恶化,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岳飞和高宗的矛盾首先是岳飞把迎接还“二圣”(徽宗、钦宗二帝)的口号挂在嘴边。钦宗是在皇帝任上被俘虏的,而不是太上皇,如果钦宗回来,高宗怎么办?

明朝时期明英宗被俘,回来之后隐忍几年后,发动了夺门之变,拿掉了代宗朱祁钰。

即使钦宗不想复辟,亲信大臣也会推波助澜,到时候他身不由己。

有人说,迎二圣还朝的口号是高宗提出的,岳飞这样做没错啊。别忘了,皇上提口号是姿态,是手腕,是套路,是政治需要。

而岳飞提出来,那就是军事目标了,是真的要努力去实现的,一旦收复失地,直捣黄龙,二圣回朝是必然的,高宗最怕的就是这个。

明朝文徵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中写道:“当时自怕中原复”。

谁怕收复中原?高宗赵构啊。

岳飞如果像韩世忠那样,只管奉命打仗,听从皇帝指挥,不提口号,也许会善始善终。

除了岳飞口号问题,岳飞跟高宗还发生了实质性的冲突。

起因是高宗答应将刘光世率领的军队划拨给岳飞,为北伐做准备。可是高宗害怕岳飞尾大不掉,又收回了成命。

岳飞对高宗的出尔反尔的做法极度不满,没有经过皇上批准,就去庐山给去世的母亲守孝。

为了抗金,岳飞之前中断了为母服丧。高宗得知后勃然大怒,作为国家大将有组织无纪律,都像你这样那还了得?

就连跟岳飞志同道合的抗金名臣李若虚,都说岳飞这样做有点不冷静:“这样做太意气用事,让人觉得你是要造反,不服从皇上领导。”

高宗得知后,迅速派人让岳飞归队,但是并不顺利。规劝一周之后,岳飞才终于想通,回到临安,向高宗认错。

但经过这一波折,君臣产生裂痕,无法修补,没有了互信,为今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岳飞当时已经34岁,不再年轻,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为何还做出如此过激举动?

主要岳飞对高宗太忠心了,他一心是想收复失地,一雪前耻。而占领区百姓也翘首以盼,希望王师北上。身为一个将领,岳飞将生死置之度外,愿意赴汤蹈火。

然而高宗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这让岳飞非常生气,也非常委屈。

因此他才做出了过激举动,让心胸狭窄的高宗对他产生了怀疑。

在高宗看来,君为臣纲,军人应该绝对服从,没有忠诚的能力一文不值。

本来宋朝就有重文轻武传统,因为赵匡胤江山就是陈桥兵变得来的。历任宋朝皇帝对武将严加防范,北宋时期的武将担任正职的很少,军队正职大多是文臣甚至是太监担任。

北宋立传的43名太监,就有18名担任过军队主帅,并且领兵打仗。

太监童贯就多次领兵,还打过胜仗。不是因为北宋太监多么牛,而是皇上太倚重他们,给了他们表现的平台。

如果让职业军人挂帅,打胜仗可能更多。究其原因,就是皇帝害怕武将权力太大。

因为忌惮武将的传统,让高宗对岳飞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也许从那时起,高宗就产生了杀岳飞的念头。

可是岳飞忠于大宋,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不久又做了一件事,加重了高宗的敌意。

岳飞擅自离职,经过规劝回到临安不久,即绍兴七年秋,岳飞奉召入朝奏事,又不假思索地向高宗提出考虑接班人问题:“皇子出阁,以定人心”。

岳飞的好友薛弼之前规劝岳飞:“立太子是皇上家事,大臣不能发言,随即建议也是文臣来提,武将不能涉及,太敏感了。”

再说,高宗虽然不能生育,但是人家才30岁啊,以后也可能还会生。更何况,人家的身体健康着呢,怎么能着急考虑接班人问题?

往好处说,岳飞是为皇上分忧,为了国家稳定。往坏处说,就是揭高宗不能生育的短,说高宗身体不健康。

结果岳飞受到高宗的斥责:“这不是你一个武将所考虑的事。”

薛弼得知岳飞执意上奏谈立储之事,曾感慨地说:“岳飞啊,你管你不该管的事,这是惹祸上身啊”——“鹏举(岳飞字鹏举)身为大将,越职及此,其取死,宜哉!”

结果,在议和的大环境下,岳飞这个忠臣良将不幸被害,成为宋金议和牺牲品。

高宗是一箭双雕,既清除了议和障碍,满足了金人要求;又拿掉了尾大不掉的“心腹之患”。

其实岳飞的兵力在同时期将领中并不是最多的,跟岳飞同时期将领,除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他们跟岳飞一起并列为中兴四将)之外,还有一个大将叫吴璘,军事实力和才能不比岳飞差。

吴璘是甘肃人,比岳飞年长一岁,吴家军将生猛的西夏人打得满地找牙。

绍兴十年(1140年)吴家军一战活捉过120名金国将领。后来,吴家军也曾在长安打败过10万金兵。

打败10万金兵,吴家军至少要有15万。由此可见,“吴家军”规模和战斗力不低于岳家军,也应该属于“尾大不掉”之列。

但是吴璘深受皇恩,风光无限;虽然在任期间,他曾多次遭到过文臣攻击,但总的来说安然无事,66岁得以善终。

高宗为什么能容韩世忠、吴璘,不能容岳飞?

主要是因为岳飞是中原人,对家乡父老遭的罪感同身受,最能理解他们盼望王师的迫切心情。岳飞不计个人得失,把收复失地当做自己的首要任务,因此引起主和派不满和宋高宗猜疑,让自己遭遇灭顶之灾。

还有岳飞性子直,不会圆滑,不会明哲保身,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宋高宗杀了岳飞就可以了,为何要执意杀了岳云?

岳云当时已经23岁,担任忠州防御使。岳飞是“谋反”罪名,要谋反,一个人肯定不行,要有同谋。

岳飞的“谋反”的同谋有两个,一是张宪,二是岳云。在封建社会,谋反是大逆不道,是要杀头的。

不过,大理寺最初给岳云定的罪名是“交通张宪,惑乱军心”,并没有说他谋反。

因此,当时的判决书上是这样写的:“其岳云,合比加役流私罪断:官减外,徒三年……”。这就是说,“一审”只判岳云三年徒刑。

但这份判决在大理寺呈给高宗审查时,皇上居然亲自出马把岳云改判为死刑。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是要把岳飞谋反案做成铁案,经得起“历史考验”。

所谓的“岳飞谋反案”,只有人证没有物证,很容易翻案。而杀了岳云、张宪,就死无对证,永远说不清楚了。

所以,岳云和张宪必须死。

岳飞三人被害后,高宗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也不尽然。

岳飞抗金多年,军队将领都是他一手培养的,必须肢解岳家军,永除后患。对岳家军的大清洗运动随即展开,岳飞的部将、幕僚,都被剥夺兵权。即使是陷害岳飞的王贵,也被打到偏远地区福建,担任了一个闲差。

岳家军的骨干将领,朱芾、李若虚、高颖、王良存、夏琪、党尚友等十三人都被贬逐流放。曾经让金兵闻风丧胆的“岳家军”,从此在岁月中烟消云散。

宋高宗自毁长城,真是不折不扣的昏君,和奸臣秦桧等人一道被后人唾骂。

精忠岳飞的冤案,并没有因为宋高宗斩草除根而成为铁案。时间仅仅过了20年,高宗还健在(已经禅位),岳飞的案子就被宋孝宗平反过来了。

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高宗,岳飞,王贵,岳云,皇帝,问题,死刑,万俟卨,秦桧,赵构,宋高宗,岳飞,岳云,高宗,秦桧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高宗,岳飞,王贵,岳云,皇帝,问题,死刑,万俟卨,秦桧,赵构,宋高宗,岳飞,岳云,高宗,秦桧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高宗,岳飞,王贵,岳云,皇帝,问题,死刑,万俟卨,秦桧,赵构,宋高宗,岳飞,岳云,高宗,秦桧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