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老皇帝朱元璋对太子、太子等爵位和宝物制度进行了改动。其中一则规定,当太子嫡长子年满十岁时,赠金书金宝一件,立为太子世子。其他的儿子,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都被称为郡王。如果太子没有儿子,则妃子的长子年满五十岁才能册立为太子。
也就是说,按照《皇明祖训》原则,只有太子的儿子才能代替太子。但在许多情况下,情况比其他情况要强。如果太子没有儿子,他死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岁,这时候肯定不会有儿子了,怎么办?其实所谓的《祖训》也不过是一个软件文档而已。随着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明代郡王直接为太子的例子不胜枚举。
明朝太子照片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看看明朝郡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封为太子。
情景一:太子即位
明朝的太子是严格按照贵妃和小妃子选拔的,即“有辈则有辈,无辈则安长辈”。.那么问题来了:皇帝的其他儿子应该是太子,那么太子的儿子应该是什么?这清楚地显示在《皇明祖训》中:
太子的长子是太子的孙子。次子与妃子十岁封为郡王,授金银册银玺。—《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
明朝皇帝中有太子的几个儿子: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神宗朱懿钧。世宗朱厚空虽然也见过皇孙,但他们的父亲裕王朱载堃并没有列为太子。
神宗朝的太子朱常洛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其中,神宗五子朱禹鉴死时还不到十岁,所以没有被封为郡王。长子朱玉孝是妃子,所以神宗一直没有册封他为太孙。
太宗太子朱高炽有十个儿子。虽然他的长子朱章被册封为太孙,但他剩下的几个儿子却始终没有被册封为郡王。
太子朱标照片
太祖太子朱标共有五个儿子。除了次子朱允焕被列为皇孙外,三子朱允炆也被明确载入史书为郡王。
在冀茂,赵思礼的女儿是郡王郧熙的妃子,统领兵马。—《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三》
朱元璋死后,皇孙朱允炆即位。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郡王朱允炆入吴王。对于大名郡王来说,这才是最正统的当太子的方式。遗憾的是,276年的历史上,只有一个吴王朱允熹的例子。
案例二:太子无子
文章开头就说,太子年满五十岁,无子无子,妃子的长子才能立为太子之子。但有时会发生这样的巧合。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五月,辽太祖十五子朱植病逝,享年四十八岁。朱植的长子朱桂英病逝于建文。由于早死的孩子不在道德秩序之内,长阳王朱植的次子朱桂娟实际上是他的长子。如果朱植能再活两年,长阳王就可以按照《祖训》被列为辽王了。
唐太宗朱棣图片
然而,朱植却死在了如此耻辱的年纪。谁会是下一任辽宁王?而此时,朱棣皇帝正在第五次北伐途中,一时也没有时间处理这件事,更何况是辽王继承人的身份,甚至是谥号。已故辽王朱植从未被赐予。同年七月,朱棣死于班师途中后,皇太子朱高炽于八月即位,随后封宗室,收拢民心。于是,长阳王朱桂娟在十月登基为辽王,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封太子的郡王。
一开始是这样,后面处理皇子无子的情况就比较好办了。如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楚番武灵王朱继祯即位楚国,晋番御社王朱仲焕被封为楚王。楚正统六年(公元1428年)。1441年)受封晋王,清藩安王朱承永弘济元年(公元1488年)等。
第三种情况:大规模杀伤
开国之君朱元璋绝对是处女座情节很强的皇帝。他老人家想了很多,甚至想过万一以后的皇帝死于嗣子怎么办:妃子生的,就算长大了,也受不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你的想象。例如,如果皇帝没有儿子,他最终可能会有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如果你没有兄弟姐妹怎么办?比如后世的武宗朱厚照就是一个典型。难怪大臣杨廷和要世宗朱厚空认叔叔孝宗朱友堂为父。成为武宗的弟弟后,可以应《皇明祖训》的要求登基。
世宗朱虎空摄
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如果明朝有很多灭藩,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姻亲法来解决。但是比起武宗和世宗,顺序问题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哥哥和
明代天下第一大宗族是秦氏,始创于西安。大皇子朱熹是太祖的次子。除了皇子,他是皇子中最珍贵的。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三月,朱昱死,同年六月,其长子秦长子朱尚兵继位,改称秦王。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三月,朱尚兵死,同年九月,其长子朱志厚继位为秦王。这里要补充的是,朱尚兵一共有四个儿子,朱知玉伦是第三个也是唯一的嫡子。而永乐年间(公元1424年)四月二十二日朱志厚死后,既然没有子嗣,那么秦王的爵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终于在当年十月,他继位为秦王,取代了渭南王朱知君。但这里说“兄终弟”有点勉强,因为朱志军是哥哥,朱志万是弟弟。最典型的婆媳婚姻发生在封建国家南阳的唐代。
秦始皇朱熹图片
朱公,唐太子,太祖二十三子。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八月死后,长子朱琼坛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登基为唐王。然而,朱琼康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十月病逝后,也无嗣。
朱彤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朱琼堪、三子朱琼达为嫡子,次子朱琼焕为妃子。于是,在《祖训》的请求下,宣德三年三月,朝廷册封朱琼达为唐王。(公元1428年)与庶弟朱琼轩被封为新野王。
任寅、吏部右侍郎黄宗载、鸿禄寺丞焦洪,任正副。唐定王的次子琼达被立为唐王,贵妃的次子琼玉被立为新野王。—《皇明祖训》
侄子继承人叔叔
万一亲戚之间发生了武宗世宗这种事,也就是先皇无子无弟又如何呢?以武昌的楚氏为例。
朱氏,楚氏大皇子,太祖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二月,朱正死,同年十月,楚长子朱孟谈继位为楚王。朱孟谈于正东四年(1439年)八月去世,正东五年(1440年)四月,其长子武灵王朱继禹即位楚国。
正东八年(公元1443年),朱继璋病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其弟干燕王朱继祯因无嗣而立为楚王。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朱继祯去世,留下一个年幼的妃子。然而,这个妃子很快就死了,朱继祯的弟弟东安王朱继征也死了。他的儿子朱俊熙能当楚王吗?
楚凡族谱
这对法院来说是个难题。如果朱君禹能被册封为楚王,那他的父亲朱继熙以后是不是应该被立为楚王呢?如果收养了朱君福,应该收养他的大舅舅楚献王朱继振,还是他的二舅楚康王朱继振?根据碑文《实录》,似乎是被楚堪王收养的:
庚辰命楚朝永安王恭定长子继位楚康王,继承爵位。—《明宪宗实录卷三》
但在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官宣时,朝廷仍将朱俊奎的身份记载为“东安王恭定妃长子”。与此同时,东安王恭定次子朱君鹏再次被立为东安王。也算是正常的和睦,楚王的爵位坐稳了,东安王的香火也不会断,皆大欢喜。但日后江西建昌的怀藩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当时掌权的杨廷和取消了之前的规定。怀氏大皇子朱章启,仁宗第七子。正屯十一年(公元1446年),朱章起去世,其长子朱启权即淮长子,于正屯十三年(公元1448年)登基为怀王,得爵位。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八月,朱启全去世后,情况更加复杂。他的长子怀世子朱建联九年前去世,无嗣。贵妃的次子清江王朱见典已经受朝廷命暂代代政,因太子无子,可封为怀王。然而,朱建典于九月不幸病逝,朝廷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封其长子朱玉贞为怀王。之后,朱建濂被追授为安。
淮科族谱图
这时,杨廷和派的礼部尚书刘淳跳了起来,朱雨臣的父亲清江端誉踢了他的收费公路,认为朱见典王死后不应该封淮万,死后认叔叔。朱建濂死后,怀昂王称朱建濂为父。经过一番诉讼,朱玉芬被任命到朱建联的名下。只批了此事的武宗未必考虑到杨廷和在自己死后没有给他找继子,反而让表弟朱厚空认孝宗为父。吴宗权要是知道了,准会大叫一声:“我孙子被你骗了。”
一个接一个表弟
事实上,在郑范攻打怀庆宫的过程中,就发生了一系列类似嘉靖朝大典的封臣拥护者事件。
郑藩的大皇子是仁宗的次子朱彰禧。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朱瞻玉去世,其长子郑世子朱祁镇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即位郑王。朱启开于弘济八年(公元1495年)去世。他的长子郑世子朱简子早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16岁去世。)攻击郑王。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朱玉卞死,无嗣无兄。也就是说,郑简王朱祁镇的长子朱简子已经失踪了。朱祁共有十二个儿子,次子门津王朱建瑞因罪被贬为庶人。三子东元王朱简(米+公)死了,继位的东元王朱由茂还在世。此外,四子至八子都已经死无嗣,而九子繁昌王朱见今还健在。
郑凡世系图
此时,正妃王政已经死去,而王繁昌生母的妻子张氏还健在。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郑王,这位张夫人建议朱简(mí+龚)“罪大恶极”,他的子孙不应该成为王子。明武宗请礼部到宗室查验御书令后,最终将郑王仪举授予东元王朱由基。
市检查员和其他官员已经调查了此事,所有讨论都与您进行了讨论。张女士继续争辩。尚明命礼部查宗族宫中玉文书次序,以闻其事。至于比赛,就是王爵和有志。繁昌府教授命御史逮捕他,罪名是在辅导中失职。—《明武宗实录卷三十三》
在这里,郑凡的朱简子等于孝宗,朱由检等于武宗。而朱简(mí+公)相当于信襄王,朱由茂相当于世宗。我们需要关注几个点。朝廷有继承爵位的法官时,先请宗室检查玉文书中的伦理。东渊王的世系早于繁昌王,他们家族必然封印。有专家说,明代没有长屋继承制度,一切都是朝廷的特权。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脸红。其二,朱友贞入正王后,年俸降为五千石,圣旨将其单挑出来,因为是“继承爵位的旁支”。
叔侄
封建国家成都的舒范发生了一个特殊的情况,那就是他的侄子死了,他的叔叔被封为太子。
舒凡家谱图
蜀氏大皇子朱淳,为太祖第十一子。朱淳死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其长子朱越禹去世,舒的长子朱越禹早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十四年去世,故其长孙朱越禹。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09年)卒。1424年)被封为蜀王。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朱裕裕死后无嗣,其弟洛江王朱裕裕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登基为蜀王。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朱裕允死后无嗣。
朱淳一共有六个儿子,朱裕允的死,意味着他长子的血统彻底绝迹。伦祜的次子华阳是朱越尧王的后裔,后来成为蜀王。然而,朱月瑶却因侄子朱裕裕谋反而受到惩罚。虽然他没有被废黜,但他被仁宗贬到湖广利州,有效地剥夺了他们的血统。然而,朱淳的三子崇王朱越修和四子重庆王朱越信都没有子嗣。于是,蜀王这块大饼就落到了包五子朱越王(绍+霍)的手里。
包王自己的侄儿继位为叔叔,有两个特点。一是朱淳次子华阳王的世系不争气,二是当时还是明朝初期,宗族人口不是很多,否则也不会是他的转..所以,当华阳王太子朱由尧的儿子向朝廷询问祖父朱淳的继承权时,他说叔叔保宁王的生母卑微,言语中充满了辛酸。
华阳新溪王右丞奏:“我父丧王,生于晋国,出自舒贤二妃,次子。熙琬,鲍亲王之孙,享封建国富。女士和官校都分给大臣们。”——《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一十九》
舒奇王陵园
总结:在明朝诸侯封臣中,一个郡王想要封为太子,想必除了以上几种方式之外别无他法。当然,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那就是太子因罪被革职,但国家还没有被驱逐,朝廷自然会另选一个郡王为太子。比如晋王朱继桓因罪被废,其侄平延王朱美桂被立为晋王。辽王朱桂娟因罪被废,其弟兴山王朱桂(霍+寿)被封为辽王,等等。
明朝末年,由于宗族和地域人口迅速膨胀,朝廷对盘集郡王的皇子继承有严格的限制。比如他们的许多兄弟和儿子,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成为皇子。不过据不完全统计,明朝灭亡时,还有200多个郡王在位,这对皇宫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