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接连几代君王的早逝,太子不得不年幼登基。为了帮助小皇帝稳固统治,多位太后有了垂帘听政的机会,而她们也展现出了不逊于男子的政治才干,在历史上留下不少美名。
在诸位太后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她临朝称制11年,被后世称赞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虽然她当太后的经历已经足够传奇,但是她与宋真宗之间的故事,却更加精彩。
本是二婚歌女,却被王子一眼看中
其实刘娥的出身并不差,她的祖父是后汉的大将军,父亲是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不过因为父母早早就双双去世,刘娥被外婆家收养。也许是因为贫穷,也许是因为冷漠,刘娥在外婆家过得并不幸福,小小年纪就成为了歌女,并且很快就嫁给了一个名叫龚美的银匠。
后来这对夫妻从家乡四川到了首都汴梁讨生活,但是两人混得并不好,龚美就打起了刘娥的主意,准备将她卖给别人。指挥使张耆就将刘娥引荐给了当时名字还是韩王的宋真宗赵恒。这下可不得了,韩王对刘娥一见钟情,大为宠爱。
不久,宋太宗就发现自己的儿子憔悴了好多,于是询问赵恒乳母是怎么回事,早就看不惯刘娥的乳母立刻把赵恒与一个歌女厮混的事报告给了宋太宗,大怒的宋太宗命令赵恒将刘娥赶出去,并且火速为他赐婚。
但是宋太宗小看了赵恒对刘娥的感情,他虽然奉命让刘娥出府,却没有和她断绝联系,而是让刘娥藏匿在张耆家中,与其不时私会。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几年,直到赵恒即位,正式把刘娥接进宫为止。
刘娥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宋真宗如此迷恋?
刘娥能够被宋真宗一眼看中,想来自然是美貌非凡,毕竟男人是视觉动物,如果没有美丽的外在,堂堂一个王爷怎么会有闲心去和一个平民女子交流。
除此之外,刘娥有一副好嗓子,擅长曲艺,而且自小在市井中长大,有一种不同于赵恒平日里所见到的大家闺秀的风情,这种与众不同深深吸引了赵恒。
有人奇怪为什么赵恒和刘娥私会十几年都不感觉厌倦,其实这种"私会"的形式正是刘娥没有失宠的原因。有句话虽然粗俗,却很有道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正是在这种刺激下,才让赵恒始终保持一股对刘娥的热情。
那些在赵恒王府中的妻妾,可以日日与赵恒见面,反而让赵恒失去了新鲜感。而他与刘娥的相会却是隔一段时间才能有一次,所谓"小别胜新婚",就是如此。
更何况,距离产生美。如果朝夕相处,即使再怎么掩饰,都会露出一些缺陷,被赵恒看在眼里,自然嫌弃;而刘娥没有这种烦恼,赵恒到她那里,只会看到刘娥想让他看到的东西。如此一来,自然会荣宠不衰。
不断学习,是刘娥的另一件法宝
在真宗朝后期,刘娥就已经开始帮助赵恒处理朝政。为什么这样一个贫寒女子会有这样的能力?除了赵恒的教导,刘娥在张耆家的这段时间起了重要作用。在赵恒不来的日子里,刘娥并没有像怨妇一样暗自垂泪,而是阅读各类书籍,练习琴棋书画。
现在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出自赵恒所写的《劝学诗》。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文学素养颇高的人,也非常喜欢推崇读书。刘娥的这种行为,正好对了他的下怀。
帝王也是人,也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嫔妃有一番交流。但是普通的妃嫔见识短浅,根本就与赵恒没有共同语言,自然只能依靠美色来吸引他,一旦老去就会失宠。而刘娥却可以与赵恒在一起谈论风花雪月甚至国家大事,让赵恒如何不宠爱她呢?
值得一提的是,刘娥的情商极高,她一开始被接入宫中时,并没有名分,但是她没有抱怨,也没有什么手段去与诸位嫔妃争宠。当时赵恒还非常宠爱另一位妃嫔杨氏,只要出巡,就让她陪在自己身边。刘娥知道自己出身贫寒,没有可以倚仗的娘家,就积极与杨氏交好,两人当了一辈子的好姐妹。
入宫后,在赵恒的努力下,刘娥的位份不断提高,终于在入宫15年后被册封为皇后,完成了从歌女到一国之母的跨越。而这一切,有命运的玉成,更与她的美貌与聪慧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