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跟河南持续了900多年的“包拯墓”之争,终于在1973年落下帷幕,随着位于安徽合肥的包拯墓出土,安徽获得了这场争论的最终的胜利。
历史上关于包拯的争议,除开墓地究竟在哪儿这个问题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包拯到底是不是清官。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跟合肥当地的一则民间传说有关。1062年7月3日,一代清官包拯下葬,从庐州城内一共抬出了21口棺材,经由7个城门分别安葬到了不同的地方,这也成为了包拯的疑冢之谜。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一些帝王或者达官贵人,为了保证自己去世后,大量陪葬宝物不会遭盗墓者的毒手,就会安排一些疑冢来掩藏真正的埋骨之地。那么问题来了,用这么多疑冢来避免自己陵墓遭到挖掘的包拯,真的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大清官吗。
这个问题直到1973年方才得到答案。1973年,位于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的某厂房扩建,周遭坟墓需要紧急清理,包拯的墓终于被确定下来。文物专家们一开始挖掘就挖到了包拯跟他夫人董氏的墓。
但打开墓门口后,众人们全都惊呆了,一些专家痛心的直摇头。为何会这样,难道真的是包拯的墓中含有大量财物,颠覆了他以往的形象吗?恰恰相反,包拯的墓中除了两块墓志铭外,只有一堆杂乱堆积在一起的尸骨。
原来当初金兵南下,对中原的古墓大肆进行破坏,尤其是宋朝那些忠义臣子的墓,跟是被报复性毁坏,包拯的墓就在其中。还是后来专家在墓室角落找到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的十二时神佣,才能确定这真的是包拯墓。
那有人会问,这只能证明包拯的墓被金兵破坏过,又怎么证明包拯的确很清廉呢?主要是根据包拯墓的规格,比较偏小,且较为简陋,一看就是没有经过大量装饰,也放不了太多陪葬之物。
既然包拯之墓得到了确定,尸骨也尚有留存,那么关于包拯到底是否死于毒杀之事,或许也能得出结论了。包拯是突发疾病去世的,根据史料以及墓志铭记载,包拯乃是北宋嘉祐七年五月十三日(阴历)突发急病,短短13天后就因病去世。如此迅速的死亡,让人不禁怀疑,包拯之死到底是人为还是自然原因?
当地文物局特地将包拯的部分遗骨送去北京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检验结果表明,包拯遗骨内所含的砷等有毒元素非常低,大概率不是死于药物中毒;虽然汞的含量比正常人体所含数值高出不少,但考虑到包拯死亡时间为夏天,出于防腐手段的考虑,采用大量水银保持包拯遗体也是说得过去的。
包拯墓的出土,令人们持续了900多年的疑惑全部解释清楚了,包拯的确如历史上写的那般,是位清廉的好官,并且并非死于毒杀,而是因病去世。如今的包拯墓遗址,被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内。
参考资料:《包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