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杜如晦,怎样辅佐太宗,终创盛世局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杜如晦,怎样辅佐太宗,终创盛世局面

“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祀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其人也。”——赵元僖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当上皇帝,建立盛世,离不开手下能人异士的辅佐,而这其中便有著名政治家杜如晦。这杜如晦的一生也颇为传奇,他出生在一个隋朝的官僚之家,父亲曾担任过襄州刺史等官职,因此在他成年之后,他也在隋朝朝堂为官。与父亲不同,他并不是愚忠之人,在隋朝末年时期,他不愿继续接受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便辞去了官职,闲赋在家。等到晋阳起兵之后,他便前往归顺,成为李世民身边的谋臣,为他出谋划策。作为一名政治家而言,这杜如晦可谓是极其出色,他才思敏捷,一直跟随在唐太宗身边,帮助他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的叛乱,深得李世民器重。

在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世民被加封为秦王,杜如晦也成为秦王府从事中郎,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并凭借着突出的才学,得到了世人的敬佩。等到文学馆建立之后,甚至还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他就由于才华出众受到太子李建成的忌惮,被调去外地为官。好在最后紧要关头,及时回到李世民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甚至一手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他也因为功劳重大被册封为蔡国公。等到唐太宗继位之后,他更是担任过吏部尚书等官职,与唐朝另一名相房玄龄共同辅佐皇帝,选拔人才。这二人在历史上颇为有名,也被大家看作是李世民身边的左膀右臂,通常将他们的故事称为房谋杜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杜如晦,怎样辅佐太宗,终创盛世局面。

弃官而归,初随世民

自古以来,凡是儒家学者,都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追求,在杜如晦这里也是如此。他从小便学习儒家学说,自小便颇为伶俐,尤其喜欢与旁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他的父亲曾经在隋唐朝堂为官,因此杜如晦在成年之后,也在积极的准备仕途之路。在他还是预备官员的时候,当时的吏部侍郎就十分的欣赏他,甚至对他说:“你有处理事情的才华,将来必然成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美德,我想先让你做个小官积累经验,方便以后成就大事。”于是杜如晦便成为了管理一方的县尉,却没想到在不久之后,他便由于不满皇帝的残暴统治主动辞去官职回到家。

大业十三年,李渊父子正式率领军队在太原骑兵公开反抗隋朝的统治。只见他们带领军队冲入长安,在长安被平定下来之后,杜如晦就因为一身才华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中,担任法曹参军一职。后来凭借着满腹才华,得到李世民的重用,不管在哪儿都将他带在身边。在天下大局大致已定后,太子李建成害怕秦王府中的众多人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向唐高祖李渊建议将秦王府的部分官员调到外地任职。李渊同意了,因此在命令下达之后,秦王府中许多官员被迫调往外地,李世民对此非常担忧。这个时候他身边的另一能臣房玄龄就对李世民说:“虽然秦王府中有许多人被迫迁往外地,但是却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要有杜如晦在,那便一切稳妥,他本来就是王佐之才,只要您能够给他充足的信任,那他必然跟您一起谋求大业。”李世民听从了房玄龄的建议,立刻向明月上奏李渊,将杜如晦继续留在秦王府为官。

后来陇右地区的割据势力薛举大肆进攻泾州,得知消息之后,李世民立马率领军队前往讨伐,但由于路途遥远,士兵疲惫导致首战失利,士兵们士气低沉。后来薛举突然病死,李世民便趁此机会再次讨伐他的儿子,并让杜如晦跟随在他身边。在杜如晦的指导之下,最终大获全胜,顺利的铲平了陇右的割据势力。公元620年,李世民带领军队进攻驻扎在洛阳的王世充。后来王世充又暗自与窦建德联合,杜如晦便建议李世民先击破窦建德,再收拾王世充。果不其然,此次战争再次以唐朝军队胜利告终。在这其中这杜如晦可谓是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他判断颇为准确,总是能够精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帮助李世民夺得胜利。

心腹之交,颇得重用

凭借着出色的人格魅力,秦王李世民得到众多人才的支持,也随着他不断的在各地讨伐叛乱,他在军队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这便引起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嫉妒之心。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势力,这二人便与李渊的嫔妃张婕妤相互勾结,陷害李世民。当时的淮安王李神通凭借着战功获得了许多封地,而张婕妤的父亲却在私底下找了李渊,想要那片土地,李渊也答应了他。但李神通却不愿将这块土地让给张婕妤的父亲,张婕妤便趁机向李渊吹耳旁风,说是这李世民竟然容忍下属仗势欺人。杜如晦得知消息之后,立马便找出了证据,及时的证明李世民的清白。

武德四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他还一手建立了文学馆,并让杜如晦担任从事中郎一职,是十八学士之首。杜如晦本来就颇有才华,因此李世民经常到文学馆与杜如晦讨论古典书籍,甚至经常说到晚上。太子李建成将这些看在眼里,他对此非常的忌惮,因此他便对齐王李元吉说,这秦王府中唯一能够让人担心的,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而已。于是李建成便请求李渊将房玄龄与杜如晦二人逐出京城,幸好李世民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挽留住了杜如晦。

除了杜如晦与房玄龄二人之外,李世民麾下还有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而这其中就有尉迟敬德,秦琼等人。公元626年,李建成重金拉拢尉迟敬德,却遭到尉迟敬德的严词拒绝,他便立马派人前往刺杀尉迟敬德,无奈遭遇了失败。就好比牛皮糖一样,李建成始终没有放弃尉迟敬德,得不到那就毁掉,李建成就在李渊面前污蔑尉迟敬德,将他打入天牢。等到尉迟敬德被保释出来之后,在偶然的机会下得知李建成想要对李世民不利,便立马告诉李世民,由于是亲兄弟,李世民始终犹豫不决。这时李世民突然想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便立马派遣长孙无忌将他们二人召回。由于被李渊逐出京城,因此他们花费了一篇功夫才成功的回到秦王府。在杜如晦的劝说之下,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杜如晦也因为有功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等到李世民登基之后,他便论功行赏,杜如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地位颇高。

房谋杜断,深受追念

贞观二年,李世民又任命杜如晦为吏部尚书,仍然负责管理东宫兵马。在任期内,杜如晦十分负责,他为人正直,从来不会为了个人得失而损坏国家的利益,实在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贞观三年,由于天下大旱,于是李世民便让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前往各地名山大川向上天祈求下雨。也是在这一年,杜如晦代替长孙无忌担任尚书右仆射,负责官员的选拔,和房玄龄共同辅助在皇帝身旁。在当时官员的嘉奖,皇宫中宫殿的修建都是由杜如晦所决定,可谓是其得人心,被称为一代良相。虽然同为李世民的宰相,但是对李世民而言,他们二人的意义却不大一样。房玄龄尤其擅长出主意,对于同一个问题,他有许多个方法。而杜如晦就做事果断,擅长做决定,每次都能从众多选择中选出最佳答案,帮助李世民拿定主意,因此历史上将此称为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由于常年来的奔波劳累,杜如晦不幸染病,便向李世民请求辞职。李世民虽然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然按照他以前的官职给他发俸禄。李世民还十分担心杜如晦的病情,多次派遣宫中御医前往救治。无奈病情太重,杜如晦最终病死。李世民也因为损失了一位人才大哭不已,甚至三天都不能处理朝政。为了纪念杜如晦,李世民还特意写了碑文让手下刻在碑上,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结语

唐太宗李世民曾这样赞扬杜如晦: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分析,杜如晦可谓是极其出色。他思维敏捷,总是能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最精确的那一个。他一心为君分忧,不管别人怎样重金贿赂他始终毫不动摇,这样一位忠君报国又有才华之人怎么能不受到皇帝的重用呢?正是在这些人的辅佐之下,唐太宗最后才能开创贞观盛世这样的繁荣局面。在我看来,与房玄龄相比,他最为突出的便是做事果断,优柔寡断这个词与他向来不沾边,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的为唐朝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资料:《旧唐书·卷六十六·列传第十六》《新唐书·卷九十六·列传第二十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房玄龄,李渊,隋朝,父亲,李世民,盛世,太宗,杜如,军队,王府,消息资讯,房玄龄,李渊,秦王府,李世民,杜如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房玄龄,李渊,隋朝,父亲,李世民,盛世,太宗,杜如,军队,王府,消息资讯,房玄龄,李渊,秦王府,李世民,杜如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房玄龄,李渊,隋朝,父亲,李世民,盛世,太宗,杜如,军队,王府,消息资讯,房玄龄,李渊,秦王府,李世民,杜如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