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百科 大学之道原文?大学原文来咯,想学习的快收藏起来

大学之道原文?大学原文来咯,想学习的快收藏起来

大学之道原文?大学和论语、中庸、孟子三本书一起被称为四书。《大学》是一篇儒家散文,有许多小伙伴都没读过这篇散文。小编整理了大学之道原文,想了解的就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之道原文?大学原文来咯,想学习的快收藏起来

大学之道原文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的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7,安而后能虑8,虑而后能得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0。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1。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12。致知在格物1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4,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5。 [34]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6。其所厚者薄17,而其所薄者厚18,未之有也19。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20,毋自欺也21。如恶恶臭22,如好好色23,此之谓自谦24。故君子必慎其独也25。小人闲居为不善26,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27,掩其不善而著其善28。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29。此谓诚于中30,形于外31,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32!”富润屋33,德润身34,心广体胖35,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36:“瞻彼淇澳37,菉竹猗猗38。有斐君子39,如切如磋40,如琢如磨41。 瑟兮僴兮42,赫兮喧兮43。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44。”“如切如磋”者,道学也45。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46。“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47云:“於戏48,前王不忘49!”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50,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51,此以没世不忘也52。《康诰》曰53:“克明德54。”《大甲》曰55:“顾諟天之明命56。”《帝典》曰57: “克明峻德58。”皆自明也59。汤之《盘铭》曰60:“茍日新61,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62。” 《诗》曰63:“周虽旧邦64,其命维新6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66。《诗》云67:“邦畿千里68,维民所止69。”《诗》云70:“缗蛮黄鸟71,止于丘隅72。” 子曰:“于止73,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74?”《诗》云75:“穆穆文王76,於缉熙敬止77!”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78,吾犹人也79。必也使无讼乎80!”无情者不得尽其辞81,大畏民志82。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83,身有所忿懥84,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85,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86,之其所贱恶而辟焉87,之其所畏敬而辟焉88,之其所哀矜而辟焉89,之其所敖惰而辟焉90。故好而知其恶91,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92。”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93。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94,所以事长也;慈者95,所以使众也。《康诰》 曰:“如保赤子96。”心诚求之,虽不中97,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98,一国兴让;一人贪戾99,一国作乱,其机如此100。此谓一言偾事101, 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102,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103,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104,无诸己而后非诸人105。所藏乎身不恕106,而能喻诸人者107,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108:“桃之夭夭109, 其叶蓁蓁110。之子于归111,宜其家人112。”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113:“ 宜兄宜弟114。”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115:“其仪不忒116,正是四国117。”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118,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119,上长长而民兴弟120,上恤孤而民不倍121,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122。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123:“乐只君子124,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125,民之所恶恶之126,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127:“节彼南山128,维石岩岩129。赫赫师尹130,民具尔瞻131。”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132。《诗》云133:“殷之未丧师134,克配上帝135。仪监于殷136,峻命不易137。”道得众则得国138,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139,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140。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141,争民施夺142。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143,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144,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145。”道善则得之146,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147:“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148。”舅犯曰149:“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150。”

《秦誓》曰151:“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152,其心休休焉153,其如有容焉154。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155,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156。实能容之157,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158;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159: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160!”唯仁人放流之161,迸诸四夷162,不与同中国163。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164,举而不能先165,命也166;见不善而不能退167,退而不能远,过也168。好人之所恶169,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170,菑必逮夫身171。是故君子有大道172,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173。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174,食之者寡175,为之者疾176,用之者舒177,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178,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179,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180。孟献子曰181:“畜马乘182,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183,不畜牛羊;百乘之家184,不畜聚敛之臣185。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186。”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187,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188,小人之使为国家189, 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190!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学之道原文“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从大学这篇散文中学到了不少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大学之道原文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大学之道原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大学之道原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