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熟悉的曲调,唱的是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没错这说的就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包拯包青天。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出身于官僚家庭。长大后包拯考中功名,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他在做庐州知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任职时,开官府正门,使诉讼者能直接到大堂前自诉冤情,杜绝奸吏。因为他正直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称他为——包青天。
在包拯的为官生涯中我们可以可以看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包拯自幼刻苦读书,勤奋学习,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进士,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但是奇怪的是包拯并没有立即去做官,而是十年之后才去赴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孝”。
包公是一个孝顺至极的人,当时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都希望留在家中,不愿意跟儿子远去他乡赴任。为了照顾双亲,包拯竟恳请上司辞去知县一职。上司顾念他的一片孝心,就改调包拯到离合肥较近的和州。但两位老人连和州也不愿意去,还是叫包拯独自一人前去赴任。见父母心意这样坚决,包拯便决然辞官留乡去世,侍奉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近代人们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宋史》记载:“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39岁时到天长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包公至孝,加之他为官时的清正廉明,去世后便得到了一个“孝肃”的谥号。
说到这很多人都不解,电视剧里包公不是自幼父母双亡,由嫂子养的的吗?现在怎么又出来了一双父母?
其实包拯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里,被说成面如锅底的包黑子,且从小被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抚养成人,从而产生“嫂娘”一词,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
关于误传“嫂娘”养大的原因实是文人们移花接木,将包拯次子包绶由长嫂崔氏养大的事实嫁接到了包拯身上,才流传开包拯由长嫂养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