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国的建官制其实就是沿用了唐宋时期的官员体制。所不同的就是一个官职名称既有汉语也有西夏语。其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一套系统两种文字和语言。比如说现在的很多人都基本去过云南、宁夏、青海、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时都会发现,这些地方的人既说普通话也说地方语言。所以在这些地方或还有一些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和官方机构既有汉文标识也有少数民族文字的标识。
我认为古代历史上的西夏国对外则启用代表国家形象的西夏文字和西夏语,以彰显其作为独立政权特有的价值。对内则沿用西夏文和汉文混合使用,以达到西夏政权民族融合的一种举措。但西夏国的军政核心却是一直由党项族人担任主力。
自唐朝末年开始,历经了五代十国时期,再到宋朝,党项族的拓跋氏一直都是以汉人王朝政权所属的地方任军政要员的管理地位统治夏州、凉州、甘州、瓜州等地区。《赵刘果儿》
西夏国废旧制立新制
公元1032年,李德明死后,太子李元昊承袭了父亲的爵位。随后,赵元昊抛弃了中原王朝的封号,废除唐朝、宋朝封赐的李、赵姓氏,改用党项姓""嵬名""。启用嵬名吾祖,李元昊更名为曩霄,自称(兀卒)。
兀卒为党项语译音,意味青天子,以示同宋朝皇帝""黄天子""的区别。但是不久,李元昊在全国上下实施剃发令、穿鹘服饰、造西夏文字、修宫室、迁新都、建官制、定兵制等一系列变革。
西夏祖先拓跋思恭,唐时赐姓李。其后李继迁归宋,宋赐姓赵氏,辽圣宗时叛宋附辽,复姓李。至元昊始称帝。其臣下姓氏,有与内地相同者,其异者皆少数族语,其受氏之原始不详。《辽金元姓氏录》
西夏国中央管理编制分为中书省、中央官、三司
西夏的政事轨制受中原王朝的影响颇深,官吏制度的配置上几乎是参照了北宋的官场设置。西夏国最高机构设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汉学等部门。地方政事管理系统编制分为州、县两种,在特别的三角地区与军事要塞或重镇也设置有郡、府一级的衙门。
西夏国建官制度的分类与简述
人尽皆知,在李元昊建立西夏国之初,西夏国的官制体系相对较为简易,仅仅设置了蕃落使、防御使、都押牙、指挥使、团练使、刺史等官职。而这些几乎都是仿照了唐宋政权的官职制度而设立的,基本都是由""帐""(每家每户算一帐)党项族里的头领兼任。
这种官制到了李元昊的统治期间,因为控制了河西的全部地域,西夏疆域范围日渐扩大,而西夏统治的疆域范围""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赵刘果儿》
与此同时,西夏国境内的各种少数民族成分复杂多样,李元昊就依据实际情况,为了顺应即位称帝开辟建西夏国的必要,模仿宋朝官制模式设立军政管理组织,成立了文武两套领导班子。
皇帝下面配备有中书官署:管理行政;枢密官署:管理军事;三司官署(户部、度支、盐铁)管理财政。御史台:负责监察弹劾;开封府(借助宋朝首都开封的地方名,实际是指管辖西夏都城兴庆府的一个地方行政管理衙门)。
群牧司:负责管理马匹喂养、孳生和调换等。飞龙院:负责管理御马抚育等。磨勘司:负责管理官员的考核与升调。文思院:负责管理皇室御用仪物及衣饰的制作。《赵刘果儿》
蕃学和汉学是党项族王侯子女及汉人官员子女文化进修的教育机构,工作职责就是为西夏国培育栋梁之材。
西夏国官职为何分为蕃职与汉职
西夏国最高官职自中书令、枢密使、御使大夫、待中、太尉以下,不分党项族人和汉族人,都可以任职。在西夏国最高机构的官职,除了上面所述的汉官名称之外,还设有党项文,也就是史书籍上面所记载的""蕃号""的称呼。
比如说: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祖儒、吕则、枢铭、领卢、昂星、谟箇、芭良、鼎利、春约、祝能、印吴、广乐、叶令吴箇、令能、庆唐、磋迈、昂聂、令逊、程谟、吕尼、僚礼、创祐、阿克泥、德明等西夏语官职。
在西夏国的官职体制问题上,有一些西夏史学者觉得,西夏国的官员体制上除了由党项族和汉族人都能担任的官制体系之外,或许还应该有一套只限于党项族才可以充当的""党项专属的蕃职"",也就是说西夏国应该存在着两种官吏管理体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个编制。
但是有人则认为西夏国的官员编制仅是一套体系,一个组织,不应该设有两种编制,两个系统。但是我分析给出的观点如下:
观点其一,强调西夏国的官员管理制度分为汉官、蕃官两套系统的人基本是参照《西夏书事》
而其专授蕃职有宁令,有谟宁令,有丁卢,有丁努,有素赍,有祖儒,有吕则,有枢铭,皆以蕃号名之。
这段原文最为关键的一句是""而其专授蕃职""。因而,也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一种是将蕃职领会为特意给党项族人设置的蕃官蕃职,他们认为惟有党项族人才可以胜任,因而称作""专属蕃职"",遵循这样的解析,当然就有了两套官制两个体制的论断。
所以说,以上这两套论断显而易见地看到第二套论断较为精确。毕竟以史籍记载的全文实质来看,西夏书事说道官分文武班,但是却并没有明晰地阐述出其官分为汉官和蕃官两套官员管理体制。
大胆假设地将""专属蕃职""误认为仅有党项族人才可以胜任的蕃官蕃职,很明显与史实记载不相符合,原因就是西夏国的""蕃官蕃职""其实并不是只有党项族人的专属管理岗位。《赵刘果儿》
公元1054年,西夏国指派到中原王朝的专使是祖儒""嵬名聿则""和庆唐""徐舜卿"",这里面所说的祖儒为名聿正的官称,庆唐为蕃号官称,徐舜卿为汉人,足以证明""西夏蕃官""并不是党项族人的专属官称。
同期,党项族人也是能兼任汉人官制,比如说,党项族人,西夏大将""嵬名济""任西夏国西南都统,曾以西夏专使的身份前往宋朝递交西夏国书请和,而西南都统实为汉官体制。
党项族人可以既能兼任汉官和汉人也是能兼任蕃官的一说,也就证明了""蕃官""为党项族人的""专属蕃职""的一说是不攻自破的,由此可以证明西夏国的蕃官和汉官本来就是一套编制两种官职称呼而已。
西夏派使者朝贡,僭汉官移文于州,称其国中官曰枢密,〔程〕戡止令称副使不以官,称枢密曰""领卢"",方许之。
这里所言的""领卢""便是枢密的西夏语音对译出来的。
观点其三,通过研究西夏历史的基础历史资料,比如李焘所著的《长编》、《辽史·西夏外纪》、《金史·西夏纪》都仅仅是说""官分文武班""并没有言道官分蕃官、汉官两套官员管理体制。
观点其四,西夏仁宗李仁孝时期,西夏学者、党项族人""骨勒茂才""所著《蕃汉合时掌中珠·人事门》记载了西夏官员体制时,就说了一套汉官编制,没有说在汉官这套系统之外,还存在蕃官蕃职这一种编制。《赵刘果儿》
作为西夏王朝时期的见证者所记录的西夏人事系统都不纯在有蕃官蕃职的这样一种记载,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蕃官蕃职是一套与汉官并存的官员管理制度,貌似这种论述是不应该成立的。
观点其六,西夏国与辽国、宋国商贸、外交等接触或双方交战的进程里,西夏国专使并不是由始至终都沿用蕃号这个官称。
而这个蕃号则查证《宋史·夏国传》的记录而看是呈现于公元1042年。但是在公元1099年,西夏第四任皇帝""李乾顺""执政之后,西夏国""蕃官""这个官职就没有在任何官方记载中出现过。自然,对于""蕃官""的这个编制,截至目前也是属于一个尚不能定论的历史研究话题。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一部分的西夏官称也就是仅仅知道它的寓意,例如:""兀卒""(乌珠)就是代表皇帝的意思;""兀泥""就是代表太后的意思;""必吉""代表是宰相的意思。
""领卢""就是指枢密;""鼎利""就是指阁门的意思(音译);""谟箇""便是宣徽的意思;""令能""便是陈告等等。还有很多西夏国官职称呼,截至目前也尚没有定论或新的科学解释。
这里有一些虽然是汉官职称用党项语音对译的,但是有的官职称呼严格来说则不具备党项语音对译,应是党项族部落头领的一个封号又或者是什么尊称一类的名词。
比如说""谟宁令"",汉文对译后为""天大王""。但是""野利仁荣""却是被称之为""谟宁令"",重官居太尉,十分明显,""谟宁令""并不是党项族语音译明。
西夏语""谟""为天,""宁""为王,""令""为大。西夏语对译:谟宁令是诸王的意思、祖儒是大头领的意思、吕则就是首领的意思、枢铭则是副首领的意思。《赵刘果儿》
李元昊还把地方组织区分为州、县两级。州府设立刺史、通判(分别掌管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粮盐、督捕、河工、水利等公务),县府设立县令等官职。
西夏建国后的建官制度的延伸和分解
公元1036年夏,李元昊攻陷瓜州、沙州、肃州之后,为了巩固辖区内的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的统制,特别配置了一个组织""郡和府""。
以肃州为蕃和郡,甘州为镇夷郡,置宣化府。
这里说提到的郡间接管理地方军民政务。以至宣化府,则是管制少数民族的一个宣抚机构,用以稳妥地协调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关系或事务。
""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李元昊在设立西夏官员管理制度的时候,显然是参照了宋朝政权的官员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完全仿制运用。
第一、宋朝政权仅一套官职管理系统,也只有一种官职名称。西夏国尽管也是一套官职管理系统,但是却有着汉蕃两种官职名称。
第二、宋朝政权的官位上至朝堂下到各级地方管理机构都是由汉人担任官职,部分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除外。但是西夏国官职编制里既有""汉人汉官"",也有""蕃人蕃官""。
第三、某一种机构的官职或与宋朝同名不同意。比如说:中书令,北宋王朝则有名无权类似虚设官职,而到了南宋执政时期直接取消了。
(北宋起初是寄禄官,后为中书省官职,但有虚职无实权)《赵刘果儿》
而西夏国的中书令是参与朝廷政事的官职,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一般是由党项族里的贵族或皇亲国戚兼任。所以说,西夏中书令官职是既有职衔也有权利,仅仅次于宰相之位的官职,可以说就是相当于宋朝政权的参与政事的副宰相一职。
以斡道冲为中书令,百僚师贰之。未几,任为相。
第四、宋朝政权的地方机构分为州县两个级别,和州这个组织平级而行的还有府、军、监,西夏国固然也设置了州县两级管理制度,但是在某些相对敏感的少数民族疆域还专门设置了""郡、府""级别的管理组织机构。
第五、宋朝执政时期实施的官、职、差遣的制度分离,而西夏国却是悉数放弃了这种紊乱复杂的管理制度。
第六、宋朝执政时期各级官吏享受很高的薪资待遇,但是西夏国虽说也有一定的薪水,但是和中原王朝对比起来,两者相差甚远。
枢密院是中央直属官吏,也是西夏国最高的国防力量指挥组织,其下面设有很多部门。枢密使直接控制着西夏国的军政大权、边防备用军,和西夏国的另一个中央直属管理机构的中书省遥相呼应一同执掌着西夏国的一文一武的最高权力,其下属有同知,副使,佥书、承制支等官制。
西夏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央直属的侍卫军,还有擒生军和地方驻军等三大板块构成。西夏国的中央侍卫军(也就是质子兵)包含皇家卫队和都城卫戍武装。质子兵的数量大约5000人左右,全部都是在西夏党项贵族子弟中遴荐出擅长骑射勇猛之人构成的一支卫戍武装,主要担负护卫皇室安全的职责,这支军队号称""御围内六班直"",也就是说共分三组轮流守卫。
另外还有皇帝心腹禁卫军大约3000人,这支武装是从西夏国内各兵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勇士构成,全部都是重装骑兵,划分十组,每组三百人,跟随皇帝左右出行或作战。西夏国都城还驻扎着一支近3万人的机动部队,24小时待命,此支队伍配备精良,是西夏国防力量的主力部队。
西夏国的地方驻军均由驻守在地方管理机构的各监军司所管制,大约有50万左右的兵力,而这些地方驻军的兵种基本都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
众所周知,西夏国起源于游牧部落,所以在兵役管理制度上采用的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制度。全民皆兵的制度就是在日常既要参与训练还要负责农作劳动,一旦战争爆发的时候,随时可以投入战场加入战斗序列的一种轨制。
关于西夏国征兵制度和兵制的措施,关于西夏国兵力作战体系和西夏监军司的作用,我们下篇文章在论说。
文章参考资料:蔡美彪《中国通史》、钟侃《西夏间史》王天顺《西夏战史》、脱脱《宋史》、《辽史》、司马光《资治通鉴》、《西夏书事》、《西夏蕃官》、《宋史.夏国传.下册》、《西北地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