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草根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前有刘邦、后有朱元璋,这两位都是成了大事之人,建立了巩固的江山政权,福泽后代二三百年。两位皇帝都是唯才是用的贤明皇帝,否则以他们没什么家底的身份也坐稳不了江山,论政绩二人不相上下,只是在对待开国功臣这一块,显然朱元璋“更胜一筹”,他的制裁手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邦称帝之后只是杀了韩信,铲除了异姓王,而朱元璋则是把开国功臣几乎是屠杀,著名的“胡蓝之狱”株连被杀者有45000余人,经过大规模的清洗之后朱元璋还意犹未尽,与“胡蓝“无关的开国功臣也陆续被他赐死,唯有汤和侥幸善终。63岁的汤和交出兵权,厚着脸皮想要一样赏赐,朱元璋听后瞬间无语,那么汤和想要的是什么赏赐呢?
都说朱元璋是乞丐皇帝,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这句话就有些过分了,再穷不至于穿不上裤子,但是他肯定拿不出第二条裤子,确实是穷,穷到父母连葬身之地都没有,若不是有好心人帮忙,他的亲人就会曝尸荒野。穷极之下他只能乞讨为生,后来他又出家当和尚想混碗饭吃,结果寺庙也无以为生,他又接着出去化缘,其实还是乞讨,只不过换了一个身份而已。
那时候的朱元璋还叫朱重八,元朝时期汉人不配有名字,只能用数字来代替自己的称谓,像他的爷爷叫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等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朱重八像打不到的小强一样倔强地生存着,只是那时候他的生活还没有方向,直到他收到儿时玩伴汤和寄来的信。
汤和与朱元璋是小时候的邻居,在一条街上玩耍长大的小伙伴,汤和比较有正事,见势头不好就带着几个兄弟投到了郭子兴的门下起义,后来屡立军功升到了千户。这时候他想到了还在当和尚的朱重八,就写信推荐他投奔义军。当时朱重八还在犹豫,结果信的内容被人告发,朱重八无奈之下只能投奔军营。
朱重八到了郭子兴麾下之后似乎找到了自我价值,从一个漫无目标的乞丐成为了骁勇善战的士兵,很快他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朱重八不但能武,还善于谋略,引起了郭子兴的高度赏识,甚至还把养女马氏许配他为妻,他自此咸鱼翻身,由朱重八变成了朱公子朱元璋。
背靠大树好乘凉,朱元璋以后来者居上的实力上位,被提升为镇抚之职,级别在汤和之上,但汤和没有任何怨言与嫉妒,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实力确实不如朱元璋,在战乱年代比拼的不是实力,朱元璋能文能武,还靠上了郭子兴这棵大树,他没资历与朱元璋比拼。
与其较力不如顺从,从那之后朱元璋走哪他就跟到哪,朱元璋手握兵权,声望后来都超过了郭子兴,汤和连连庆幸自己跟对了人,他随着朱元璋征战南北,成为了开国功臣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像徐达、常玉春等人是后投奔而来,而汤和则是朱元璋的引路人。
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朱元璋称帝之后,对开国功臣进行封赏,以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初封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令人没想到的是,汤和这位引路人并没有名列其中,是汤和战功与资历不够吗?并不是。
汤和从小就是孩子王,带着小伙伴儿们骑马射箭,参军之后更是沉敏多智,但只有一点不好,喜好喝酒,喝酒也就罢了,三两酒下肚就开始信口胡说,有一次酒醉后说道:“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意思是说,我守在这里,我想向着谁就向着谁,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能讨好吗。
朱元璋听到此事后“太祖闻而衔之”,这个“衔”字类似于“嫌”,多疑的朱元璋从此记恨在心,所以开国封六公时汤和直接被排除掉,只封了他一个中山侯,还时不时地敲打汤和。一次汤和本来伐蜀胜利而归,朱元璋不但没奖励反而数落他“逗留之罪”,真的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词。
汤和酒后心里没数,但平时是异常的清醒,朱元璋对他的一系列敲打行径,他早就心知肚明,因此告诫自己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不可再有酒后失言的事情发生。尤其朱元璋加封他为信国公之后,汤和看到朱元璋的疑心越来越重,就连徐达也被朱元璋一顿测试,他知道自己也是在戴着枷锁跳舞,说不上哪天就性命不保。
当“胡蓝之狱”发生时,汤和明显感觉如果不提前退休,结果也肯定好不到哪去,于是直接上书恳请告老还乡。朱元璋正愁他手里的兵权无法要回,见他主动请辞就欣然应允,“赐他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纸纱三千锭、彩币四十多套”,并且还是双份,在诸多功臣中只有他享受了这样的待遇。
朱元璋接下来又客情地问一句汤和还想要什么赏赐,结果汤和厚着脸皮说,就想要100个美人,朱元璋听后瞬间无语。当时汤和已经六十多岁,能不能人事都两说,竟然还想要100个美女,朝臣们听后都大笑,而汤和却面不改色,一副非常诚恳的样子。
汤和之所以来了个这波操作,他是效仿唐朝名将郭子仪,自污名节以求自保,他主动“示弱、示老、示色”,到老还给朱元璋留下一个喜欢美女的印象,就是想让朱元璋认为他老年昏庸好色,彻底消除对他的忌惮。
汤和就这样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没有再被朱元璋怀疑,最后寿终正寝,享年70岁,朱元璋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配享太庙,成为了在开国功臣中少见而又难得的善终之人。
汤和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知道如何明哲保身,就连聪明过人的刘伯温,晚年都落了个被朱元璋下毒、凄惨而亡的下场,而汤和作为一名武将活到善终,这样的人当然心中有大智慧。自从酒后失言,没有被封公爵时他就学会了成长。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汤和应该是太了解朱元璋的脾气秉性而说出要100美人的荒诞之言,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虽然他是朱元璋的引路人,但朱元璋的能力他无法相比,如果想侥幸生存,那只能自污自保。事实也是如此,朱元璋没饶过几个人,可偏偏就放过了汤和,这就是汤和的高明之处。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