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字达夫,生于704年,卒于765年,沧州渤海县人。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其祖上是著名的渤海高氏,虽然和唐朝的五姓七望有差距,但同样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望族。
南北朝时期,东魏的高欢亲自到渤海,要认渤海高氏为祖。而高适的爷爷高侃官居唐朝安东都护,管理高句丽故地。
到了高适出生的时候,家境早已不比当初,甚至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旧唐书》记载高适曾经
“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
初逢贵人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高适文采很好,每吟一篇,都会被时人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很欣赏他。亲自写了一封举荐信,让高适带着举荐信去考有道科。四十六岁的高适很幸运,被任命为封丘尉。
对别人来说,这个小官也足以让他们欣慰,但是高适在这个位置上待得很难受,不仅要经常应付上级的工作检查,还有引来送往等繁文缛节。
高适写道: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虽然很痛苦,但高适还是得好好做,因为没有这份工作,他无法解决温饱。三年之后(752年),高适终于觉得是时候辞官了,于是他辞封丘尉,客游长安。
再遇贵人
在客游长安途中,高适得到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赏识,在哥舒翰幕府中任掌书记,这个官虽然很低,只是从八品,但是他跟的可是哥舒翰。
哥舒翰在唐朝可谓是战功累累,此时为大唐镇守西陲,这时的高适已经四十九岁了,但是“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却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他的升迁之路异常顺利。
安史之乱后,内地唐军完全招架不住安禄山的军队,因为安禄山的军队都是常年在东北边疆作战。因此,唐玄宗调哥舒翰守潼关,高适因此被升为左拾遗、监察御史,来辅助哥舒翰,后来哥舒翰被俘,但是高适逃了回去。
一路高升
高适一路向西转进,终于追上了向成都进发的唐玄宗。玄宗问起前线的战事,高适如实回答:“哥舒翰是忠于朝廷的,但是他病得很重,没有精力指挥,而监军李大宜每天以音乐、美酒自娱,根本不考虑后勤能不能跟得上,将士们没有降温避暑的措施,而且还吃不饱”。
唐玄宗擢升高适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属于正五品官员。
当时天下大乱,唐玄宗将自己的儿子分派出去镇守各地,没过多久永王李璘造反,当时太子李亨已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唐肃宗知道高适素有谋略,于是找他来商量。高适断言:“永王必败。”
于是唐肃宗封高适为淮南节度使,征讨永王李璘,但是高适还没有到江南,永王就败了,李白此前投靠了永王,此番也被抓入大牢。
而李白在狱中偶然得知,新来的节度使竟是好友高适,于是写了一封信请人转交给高适: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岐竟何云。
当年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时候,在山东遇到了高适和杜甫,三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李白满心期待能被高适搭救。不过《高适年谱》记载的很清楚:“高适对李白之厄难,似无所帮助。”
至于原因,后人也多有分析,一个说法是高适历经坎坷,才到了如今的地位,而李白和当年一样,政治上还是太不成熟,作为永王谋逆团伙里的人员,因此高适不愿冒险搭救他。另一种说法是,高适是以不救为救,以高适的地位去搭救李白,反而会适得其反。
最后李白被流放夜郎,两年之后遇朝廷大赦,李白才得返回。
高适和杜甫
当年高适、杜甫、李白三人分别之后,杜甫就来到了长安应试,不过由于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导演了一出“野无遗贤”的闹剧,致使杜甫没能求得功名。
此后十年,杜甫在长安受尽了人间辛酸,他的性格也开始转变,从年少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想主义,变成了关心百姓疾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公元759年,对官场失望的杜甫带着家人来到了成都,此时高适在四川彭城做刺史,彭城离成都不远,因此高适常派人给杜甫送去米、油、钱。
杜甫很感动,写下了“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的诗句。
还有更有趣的,如果高适的救济稍微慢一点,杜甫还要写诗吐槽: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可知杜甫和高适的关系很好,不然杜甫肯定不会这样跟他开玩笑。
高适为什么对李白不理不睬,却对杜甫很好?原因只有一个:李白落难时,务实冷酷的性格不允许高适以身犯险,而杜甫和高适没有利益冲突,或许高适冷酷了,但是高适也很难,他也是历经了人间坎坷。
高适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
唐朝那些著名的诗人,高适的才气和名气都不是最顶尖的,但他或许是结局最好的,不仅带兵打仗、治理一州,而且还被封为渤海县侯,这无疑是因为他积极的入世精神。
《旧唐书》评价高适“喜言王霸大略 , 务功名 , 尚节义”。李白的性格是什么?李白天真烂漫,不事权贵,这就注定他做不了官;而杜甫太过正直,且过于清高,唯一一次入朝做左拾遗,也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智慧低,而被贬官。
而高适不同,他没有李白那种让皇上爱慕其才的才气和机遇,也不像杜甫那样太过坚持原则,他看透了官场,但他还是愿意积极入仕,且政治智慧很高。
在《别董大》中,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这份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永远在逆境中保持进取之心。
在蜀地做刺史时,高适看到百姓生活艰难,于是 “政存宽简,以泽于民”,他一生都直面现实、改变现实。
高适虽然和杜甫出、入世的态度不同,但是对百姓的慈悲之心都是相同的。他在《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一诗中写道:
“城池何萧条 , 邑室更崩摧。纵横荆棘丛 , 但见瓦砾堆。行人无血色 , 战骨多青苔 ! ”
同时他还痛斥将领压榨士兵的现象:
“边兵如刍狗,战骨成埃尘。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个曾经的好友,最终却表现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李白一生都是浪漫主义;而杜甫自从经历了在长安的十年磨砺后,也更多的关注百姓的疾苦,有心改变却又不愿置身污浊的官场,在窘迫的环境中他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而高适是一步步从底层爬上来的,他的意志更为强大且能保持乐观,虽然也常批判官场,但与杜甫不同的是,他愿意凭借着自微薄的力量去改变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