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1449年大明午门血案:满堂文官发起群殴,锦衣卫指挥使被当场打死

1449年大明午门血案:满堂文官发起群殴,锦衣卫指挥使被当场打死

说到斯文,没有什么比文武百官更斯文的了。他们骂人都不带脏字;凭借三口不烂之舌就能抵挡千军万马;一篇檄文就能让敌方将领气得吐血而亡,甚至都能让被骂者拍手称快感叹文采太好了……

能动口绝不动手,即使情急之下也要将道理娓娓道来,这或许是对文人非常普遍的印象。但在明朝却发生了一件文官群殴事件,当场打死三个人!更荒唐的是,这事件就发生在朝堂之上,事后参与群殴的文官们,没有一人受到惩罚,反而受朝廷重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事件前因——“土木堡之变”

说起这事,就不得不提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之事。大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的7月,蒙古瓦剌部率兵对内地进行骚扰侵犯,所到之处,城池都沦陷。

等到大同前线兵败,让明英宗朱祁镇在北京坐不住了。加上宦官王振不断的怂恿,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率领50万大军进军大同,同行的还有文武百官。

但是文武百官去了也没什么用,因为一切军政要事都听王振一人的。文官大臣们想要向皇帝进言,都被王振拦下。但这个王振,却视军国大事为儿戏。明朝大军好不容易到了大同,还没有和瓦剌部交锋开火,听说前方兵败阵仗惨烈,他立即就下令撤军。

这还不算完,撤军时他又想一出是一出,希望皇上能亲临他的家乡以示风光,又担心大军一起过去会毁坏他的田地庄稼。屡次随意更改行军路线,士兵们怨声四起,疲惫不堪。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瓦剌大军一路追杀,明朝大军一路退败,连作战战略都来不及做,就被追上来的瓦剌大军损伤大半,三分之一的士兵丧命。情急之下,明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觉得都是王振指挥不当,才导致如此惨烈局面,于是直接把他杀了。

但局势已经无力挽回。明军退至土木堡被围困,一点突围的可能性都没有。明英宗见大势已去,于是举手投降。

这一消息传回京城后,朝野震惊。留守朝廷的监国朱祁钰(也就是明英宗的弟弟)也没有什么治国经验,一时间焦头烂额。但眼看瓦剌大军下一步直逼京城了,不得不紧急召集群臣,在朝廷上筹划护卫京城的大计。

只是,大计还没商讨,群臣开口就是哭,随后又开始群殴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当着朱祁钰的面把他打死了……

“午门血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由于王振时日里对文武百官镇压得非常厉害;加上他唆使明英宗征讨瓦剌部,本就令很多大臣不满;此次兵败、皇帝被俘的坏消息传来,更是激起了文武百官的愤怒。

新仇旧恨一起算,右都御史陈镒上奏,请求将王振全族诛杀。说着说着,陈镒还哭了起来,朝廷之上的百官也纷纷附和提议。

监国朱祁钰哪里见过这种局面,不知该怎么办好,只能退朝逃避改天再说。但群臣都不愿意,就要今天给出答案。朱祁钰被逼无奈,下令派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去王振家。不说还好,这一说更是点燃了火药桶。马顺可是王振的狗腿子,关系很铁,朝臣不同意派马顺去。

争执不下时,马顺也是非常不会审时度势,站出来呵斥百官。这真是火上浇油啊,户科给事中王竑一个健步跳到马顺面前,痛击他的头部,还用嘴撕咬下他面部的几块肉来。群臣见状,愤怒情绪爆发,均上前殴打马顺,就这样把马顺打死了。

朱祁钰吓得都说不出话来。大臣们随后又向他索要王振党羽毛贵、王长二人,不出意外,这两人也在朝廷上被群臣殴打致死。为了解气,这些大臣们还将三人尸体挂在东安门上,引来更多士兵们鞭尸。从这可见,很多人对王振及其党羽们痛恨已久。

竟然无一人受罚还被重用?

这事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件,朝廷之上,皇帝(监国朱祁钰当时也相当于皇帝位置)面前,一群大臣殴打致死3人,实在是斯文扫地,体面全无。

发生这种事,往轻了说,大臣们这么没规矩,简直是蔑视朝廷,实在是大不敬需要治罪;往重了说,三条人命那绝对重罪入狱的。

朱祁钰根本不知该怎么办,杵在朝廷之上像个木头。他只想赶紧逃离这里,但这时兵部侍郎于谦拉住了他。他和大臣们都心照不宣,这事必须现在下结论,否则后患无穷。

于谦劝说朱祁钰:大臣们实在是为江山社稷着想,马顺等人该杀,不杀不足以泄民愤,大臣们仍然忠心耿耿维护我大明朝,希望不要追罪于他们。

朱祁钰还知道顺着台阶下,立即表态:马顺等人之死是罪有应得,不会再追责大臣们。众大臣们赶紧叩拜谢恩,散朝离去。王振党羽均被铲除,其大量财产归国家所有,家族全员无论老少,皆斩首示众。

多亏了于谦头脑清醒,才又将明朝的大臣们团结在一起,随后商讨抵御瓦剌部大军的策略。而这些大臣们,也的确守住了京城,让明朝历史又能够多延续几百年。

小结:

明朝的午门血案,虽然不体面,但成功的清除了王振党羽,也令明朝众大臣们心又凝聚在一起。王振党羽不是民心所向,众大臣们虽然行为不当,但对朝廷的忠心可见一斑,因而能够获得民心。

朱祁钰也秉承着法不责众的办法,并没有追究众大臣们的群殴事件。中国有句古话“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斯文之人的讲道理也是在相对情况下,他们也有发怒的时候,尤其是遇到无法讲道理又无法避开的人和事,学识可能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因此在那样的情形之下,这群大臣的行为,仍然是可以理解的。你觉得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祁钰,锦衣卫指挥使,朝廷,瓦剌,血案,王振,明英宗,满堂,大军,群殴,消息资讯,朱祁钰,大臣,王振,明英宗,马顺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祁钰,锦衣卫指挥使,朝廷,瓦剌,血案,王振,明英宗,满堂,大军,群殴,消息资讯,朱祁钰,大臣,王振,明英宗,马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祁钰,锦衣卫指挥使,朝廷,瓦剌,血案,王振,明英宗,满堂,大军,群殴,消息资讯,朱祁钰,大臣,王振,明英宗,马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