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欧经济乌云密布,外在需求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香港需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到善用发债空间作投资未来,支持与加速经济发展。这策略方向正确,透过加大政府投资,打造新增长点,增强中长期经济发展动能。
过去三年疫情冲击,香港经得起考验。经济收缩之下,财政储备保持在稳健水平,仍然接近8000亿,相等12个月政府开支,而且未偿还债务持续处于低水平,占本地生产总值仅约4%,在全球而言属于低水平,因而有条件采取中间偏鬆的财政政策,透过进一步发债,扩大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与刺激消费意欲,达到提振经济的作用。
刺激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
财政预算案提出下年度发行不少于500亿元银色债券与150亿元绿色零售债券,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亦表明未来几年计划每年都会发行650亿元的政府债券,以支持工务工程、基础建设。由此可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抵销美欧外需疲弱的影响。
壮大债市 巩固金融中心
事实上,当局善用发债空间,透过债财务工具如发债,可以更有效管理现金流,善用市场资金,加快基建上马,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与打造新增长点,带来经济效益不容低估。
特区政府发债增投资、催谷经济游刃有余,与美国财赤、债务失控、经济危机重重的困局成强烈对比。事实上,目前美国财赤万亿美元计,债务规模亦相等于国内生产总值130%以上,却遇上联储局不断加息遏通胀,若然继续疯狂举债,不但救不了经济,还恐会引发债务危机。
其实,香港积极作为,发掘金融与经济新亮点,效用逐步显现出来,其中香港“股强债弱”的情况开始改变过来,香港人民币债券与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当局发挥着重要牵头角色。例如今年初发行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计价的政府绿色债券美元,总值57.5亿美元,为亚洲规模最大ESG债券,之后又发行全球首隻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债券,逐步奠定香港绿色金融在国际领先地位。
发行绿债 拓展绿色科技金融
值得留意的是,中美利率走势背驰,特区政府可以考虑发行更多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拓展绿色金融之余,同时扩大人民币业务,助力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此外,预算案提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重点之一是构建国际绿色科技及金融中心。香港在绿色科技具一定实力,例如绿色建筑技术已应用在中东国家,而科学园亦有逾100间绿色科技企业,加上当局加大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注资,支持减碳和环保等科研项目,将加快绿色科技及绿色金融的产业集群形成。
由于香港发债并非用于经常性开支,而是应付铁路与填海造地等基础建设项目投资,不违审慎理财原则,既可增强中长期经济发展动能,还可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更可扩大人民币业务与绿色金融市场,当局适度发债可说一举多得,值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