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代,世人难免会想到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一个王朝,本该在后世如汉、唐一样极富盛名,可事实上宋朝可谓是受尽屈辱。宋徽宗、宋钦宗两位北宋皇帝,被金朝虏会金庭,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除此之外,皇帝后宫的女眷也被金朝皇室侮辱,宋朝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最为屈辱的一段岁月。
话说金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灭辽后建立金朝,并于两年后发动“靖康之变”灭北宋,在靖康之变之后,钦、徽二帝被虏,宋高宗赵构向金朝投递降书并称臣,自此北宋灭亡,南宋开始了苟延残喘的152年。在赵构向金朝称臣之后,金朝可以说是已经统一中原,那么女真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如此之大,金朝如何克服,并且与汉族民族文化相融呢?
其实金朝作为一个征服性质的朝代,其部落性质还是很浓厚。金朝的统治阶级,受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影响,极具侵略性,他们最初的想法是灭掉宋朝王庭,一统中原,然后把汉人百姓当作最低等的奴隶,并没有打算接受赵构的降书。所以在最初钦、徽二帝被虏之后,赵构想要向金朝称臣,金朝依旧穷追猛打。
出乎金朝意料之外的是,宋朝并没有他们眼中的那般不堪一击,在被逼的穷途末路之时,岳飞、种师道等爱国将军开始崛起,无论领兵打仗还是排兵布阵,皆是上乘,岳飞更是几次痛击金军,甚至后世推论,如果赵构并没走那么软弱,或者岳飞没有接那十二道金令,岳飞可以打败金朝,重整旧山河,复兴宋朝。金朝发现,如果把汉人逼到绝境,他们会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金朝开始改变策略。
中原全是汉人,如果想要灭绝汉人不现实,要想征服汉人更不可能,所以金朝改变策略,与抗日时期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如出一辙,那就是让汉人已经管汉人,而金朝只要控制宋朝皇室就可以控制汉人,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既不会使得汉人全面抗金,也能有效统治中原,金朝意图以这种方式慢慢同化汉人。
这种方式具体实施从赵构开始,在接受赵构称臣之后,金朝也开始出现了汉人官员,不过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小官。为了体现金朝对汉人的“大方”,汉人官员的官名和服饰都以宋朝为主,没有强行让汉人官员融合女真族的文化,这也是当时候金朝统治者在看清楚问题根结之后做出的决定。
可以看出,南宋初立,金朝对于汉人完全处于一种和平相处的状态,希望通过长期的经商、联姻等社会行为实现种族融合,而后彻底统治汉人。金朝初期,在完颜阿骨打的影响下,这种征服汉人的思想在金朝统治阶级普遍存在,已经发现武力征服不可能,所以妄图以文统治汉人。
为了防止汉人反金朝统治,金朝攻下开封后“华人男女,驱而北者,无虑十余万”,汉人若是有超过十万数的部落,便驱赶至北边。
而后又大规模把女真族从东北迁往中原,用以监视汉人,同时希望能用这些女真族的人来从文化上征服汉人。可是金朝的统治者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汉人的强大在于,无论受到什么样的入侵,只要汉人不灭,被同化的永远是其他民族,经过两代皇帝之后,金朝统治者也开始爱上汉朝文化,从政治上希望能融入汉文化。
从金熙宗开始,金朝统治阶级不再抱有统治汉人的思想,而是希望女真族能融入汉人文化。针对这一点,金熙宗立下大量律法。如《皇统新制》,这部法典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后编撰的。
经过前两任皇帝的统治思想之后,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已经没有了统治汉人的想法,或者说完全没有了从武力上征服汉人的想法,经过对汉人文化的研究,金朝第三代皇帝时期的统治者们发现汉人的皇帝,为了巩固皇权,统治百姓,大力推崇儒家文化。
所以他们借鉴汉人的方式,希望能通过儒家思想,让女真族与汉族融合,从而便有了《皇统新制》这部法典。金熙宗以后的几代皇帝,也许是明白女真族如果不融入汉文化,最终只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
于是颁发各种法典,特别是第六代皇帝时期编撰的《泰和律义》,这部法典被后世史学家评为“实唐律也”,可以说从这任皇帝开始,金朝的律法几乎与汉人律法一样了,女真族也可以说再也不复“夷狄”称号,金朝用“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以文化而非血统为标准的“夷夏”观作为理论依据,把女真族当作华夏正统。
这也体现了金朝这几代皇帝的智慧,金朝无论在此时如何强盛,百年之后终归被其他朝代取缔,那么金朝就如同历史大海里一颗石子,翻不起太大浪花便消失的无影无踪,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将女真族融入汉文化,以华夏正统自居,那么即便金朝之后灭亡,也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证明,这几任皇帝确实做到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无数大大小小的国家都没有被史书记载,金朝能出现在正史,并且被后世承认。
所以总得来说,金朝关于民族政策和融合,经历了一个由武力征服再到文化融合的阶段,完颜阿骨打时期,武力征服无法做到,便改为文化融合,通过金朝几代皇帝的努力,编撰大量法典,最后成功将金朝女真族融入汉文化,在后世金朝也被称为华夏正统。
参考文献:
《皇统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