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诗中,提到的汴水就是大运河中的通济渠。
通济渠又称汴河,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全长650公里。战国时期,占据中原大地的魏国通过开凿鸿沟,将黄河水引入都城大梁,最终流入淮河。由它构建的中原地区运河水网成为日后通济渠的雏形。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当年三月,他下诏令河南、淮北诸郡百余万人开通济渠。在自然河道、旧渠的基础上,经统一勘察、设计,通济渠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全线建设施工。据史籍记载,通济渠宽60~80米,可容纳规模很大的船只通航。
唐代时期,通济渠改名广济渠,习惯上也称汴河、汴渠或汴水。唐王朝建都长安,但大批军需物资仍由江淮地区供给,每年由江淮经通济渠转运至京城的粮食有数十至百余万石。汴河日益成为唐朝的生命航线。在唐代,借助汴河得以迅速发展的汴州一跃成为当时著名的水陆大都会,为以后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乃至北宋以及金在此定都打下了基础。
北宋时期,通济渠被称为汴河或汴渠,以开封为中心,东南入淮河,成为维系首都东京汴梁的重要漕运通道,汴河漕运空前发达。
虽然通济渠的水资源和地形条件比较优良,但由于通济渠北段的主要水源是黄河,在黄河的高含沙量水流和暴涨暴落水位的影响下,汴河通航条件较为恶劣,溃堤、决口、断航经常发生,而水道疏浚更是工程浩大。为了保证运河通畅,北宋不惜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营汴河。
汴河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水源和河道疏浚。北宋时期运河的水源受到严格的控制,规定汴河、蔡河、广济河诸斗门,根据水势依时启闭。在组织维护疏浚运河河道等方面,除征调夫役外,还设有排岸兵、开江兵等修护堤岸,以及专门负责河道清淤的“浚河船”。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渐减弱,再加上缺少清淤治理,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断流。
2009年1月8日,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发掘出城市河市区河岸,这是中国大运河考古首次发现城市河岸,也是通济渠考古发现的最大的码头遗址。通过清理河岸遗存可以发现当时建筑密集,贸易繁荣,堪比北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项宏伟工程,古通济渠是祖先留下来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隋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及当时的水利史、航运史、造船技术、陶瓷技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孟京)
来源:“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义富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