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意味着,李治和这个妹妹的关系还真就不一般。
“脏唐乱宋”可不是说说就算了,背后的瓜是一个比一个大,李治与这个妹妹的关系,大致概括为:宠妹狂魔李治,一刀一个小驸马;
并且在墓穴的壁画中,还有一处值得玩味的细节,墓穴内壁画的侍女,全都被人为刮去了脸部,这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故事,且听我细细道来。
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来自世界的文化。唐朝也是一个属于女性的盛世,在唐朝,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女性,她们在时代的舞台上,卖力地展现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李唐王室的公主们,一个个也都蛮优秀,无论个人学识方面,还是私人的感情生活方面,都堪称是独一档的存在。
当年平阳公主陪伴李渊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堪称女中豪杰。也有高阳公主私会辩机和尚,成为后世的笑柄,这公主与公主之间,就差了一个字,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本文的公主,讲的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小女儿——新城公主。作为皇子里面的老幺妹儿,她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不同寻常的故事?
自古无情帝王家,新城公主的坎坷婚姻路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共有四个女儿,分别是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与新城公主。新城公主是他们的小女儿,生于公元643年。
李世民中年得女,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他宝刀不老,在生孩子这方面,足以媲美他老爹李渊。在新城公主2岁时,长孙皇后便因病去世,要是在普通人家,李世民就得过上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
虽然身为皇帝的他不用自己去照顾孩子,但作为老父亲,对于这个幼女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为了补偿她失去的母爱,他将更多的父爱倾注在她的身上。或许,对一个老父亲来说,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公元642年,时年公主八岁,李世民便将其封为衡山郡主,不仅实封而且又得赠赋。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封号,在当时,唐朝对此有相关的明文规定,凡是名山大川都不得作为封号。
衡山又贵为五岳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新城公主的宠爱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令人悲哀的是,即便是李世民爱女儿,可他也没有摆脱掉时代的印记,还是将她拉进了联姻的苦海之中。
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的命运大多不由自己,新城公主虽然蒙受了父亲巨大的恩惠,但她还是被摆上了联姻的桌上。
李世民与魏征谱写了一段令世人动容的君臣佳话,但话说回来,在那个社会背景之下,君臣之间关系为了再进一步,依旧还是通过婚姻这种最原始最靠谱的方式。
在公元643年,魏征病重,李世民携太子与新城公主共同去探望魏征,当时的魏征已经处在弥留之际,李世民当场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魏征的儿子魏书玉。李世民此举,一来是为了表征魏征的功绩,与他结为儿女亲家。
二来我认为还是做样子,魏征虽然死了,但样子还是要做给活着的人来看。当老一代人都去世之后,新皇帝还需要这些人的支持,李世民这是在给他的儿子提前铺路。
可在第二天,魏征便去世了,原本这也不会耽误新城公主的成婚计划。可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新城公主的首次婚姻还没有开始,便宣告结束了。
李世民由于对于魏王李泰过于关爱,让李承乾的心里愈发地空虚起来,他担心太子之位被李泰抢走,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选择联合侯君集造反。学老爹向着皇位冲击一把,毕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李承乾失败了,侯君集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而这哥俩,都是魏征曾力推具有宰相之才的俩人。这让李世民不得不怀疑,如果魏征不死,会不会也会加入到太子一伙?
就这,随着李承乾的倒台,魏征一家或多或少地受到牵连,基本上也就丧失了原来的地位。而李世民要选新太子,就要给新太子培养班子,在这种情况下,新城公主再嫁给魏书玉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李世民的公主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没有意义的事情,他才不去做呢。于是便以此为由,终止了新城公主与魏书玉的婚约。谁说皇帝金口玉言的?皇帝反起悔来,那也一个赛一个的。
新城公主的第一任老公,因李治而死
李承乾倒台之后,李世民在犹豫是不是要立魏王李泰为太子,魏王李泰也在奋力地表现自己,可他还是说出了“杀子传弟”的话。
李世民就怕他们兄弟们相残,李泰也专挑李世民喜欢地说,但这句话必然是有点违背人伦了,李泰自作聪明,玩脱了。于是,晋王李治慢慢浮现在李世民的眼前。
原本李治就对皇位没什么期盼,因此他性情格外的仁义。而长孙无忌也看中了这一点,力推李治。李世民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便立了李治为太子。
于是,也便确定了以长孙无忌为核心的辅佐团队,好钢得用在刀刃上,李世民要在自己为数不多的时间里,为李治扫清障碍,搭建班底。既然确立了长孙无忌为辅佐核心,那长孙家族务必就要拉拢一番。
在公元649年,李世民精挑细选之后,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长孙诠,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李世民在自己的晚年,为了李治也是操碎了心了。
李世民敲定了婚事之后,便开始筹措公主的婚礼。可惜没有筹措完,李世民便驾鹤西去了。老爹死了,这婚礼必然要暂停了。
在古代,子女要为双亲守孝三年,才符合礼法。在公元652年,李治为新城公主增邑5000户,新城公主也是在那一年与长孙诠顺利完婚。
李治在登基的前几年,不单单在忙活妹妹的事,也在忙活自己的事。而长孙无忌也顺利成为了辅政的核心大臣,国家大事方面倒是也算是有条不紊。
而新城公主也和长孙诠渡过了7年的美好时光。
李治在执政初期,王皇后与萧淑妃斗得不可开交,王皇后于是便想着引武媚娘进宫,借机打击萧淑妃。这正好顺了李治的心意,便将武则天接入了后宫。萧淑妃也受到了冷遇,仿佛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就在武媚娘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之后,王皇后在探望她女儿后,结果小公主却被人掐死了。这口黑锅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在她头上摘下去。王皇后被扳倒了,武则天便想趁机上位。
武则天的出身与履历是个硬伤,要想当皇后,实在是不符合标准。于是,新一轮的争斗又开始了。长孙无忌为代表的老臣,就是不同意武媚娘当皇后。
李治为了集权,也为了完成武媚娘当皇后的心愿,便开始重点打击了长孙家族。于是,长孙诠也跟着遭了殃。新城公主也因此失去了她第一个丈夫。
哥哥就算是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老公,新城公主不好明面上与李治翻脸,她却用不再梳妆打扮,用冷漠消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不满。
言下之意也很明显,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死了,也就没必要梳洗打扮了。
新城公主忧郁而死,李治以皇后之礼葬之
新城公主郁闷之极,又不能将怒火发到李治的身上。李治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原因。为了让妹妹早日走出阴霾,他便寻思着再给她另找一户好人家。
在不久之后,李治便下诏将她许配给了京兆韦氏的韦正矩。为了让韦家感念公主的恩情,也为了让妹妹在夫家有地位,李治将韦正矩连升八级,升迁速度好比火箭一般迅速。
李治的一番好意,还真就没有挽救妹妹失落的心情。原本需要静静疗伤的新城公主,在嫁给韦正矩之后,更加郁闷。两人在成婚后不久便传出了“遇主不以礼”的传言。
李治知道这一切跟他有很大的关系,于是便在公元663年,为公主兴建寺庙祈福,毕竟公主要是死了,李治心里也难辞其咎。可偏偏就在这时,新城公主还是病逝了。
李治很是郁闷,这个锅必然是要有人背的,李治便将怒火喷向了韦正矩,认为他没有照看好公主,还没事惹她生气,导致公主因此而死,韦正矩百口莫辩,被李治处死。
李治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便在公元664年,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整个大唐也就仅此一家。
李治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说他与新城公主的感情有多么深,新城公主的幸福,是李治一手葬送掉的。甚至在长孙诠去世之后,李治让新城公主独居,都比让她再度嫁人好一些,所有的一切,都被李治弄巧成拙。
新城公主再嫁,这个韦正矩并不是她自己主动接受的,而是李治选的,这样新城公主对于李治的怨恨,会更上一层。在扭转不了自己命运时,她也只能在郁闷中走完这一生。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就是李治害的。李治为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也只能是将新城公主的规格不断地往上提。最终一个公主,最终以皇后之礼下葬。
墓室壁画的诡异之处,又该如何解释
在墓室的壁画中,侍女的头部都被人为刮掉,针对这个现象有两种解释:一、新城公主埋葬时人为所致。李治将怒气不单单撒到了韦正矩的身上,还撒到了陪侍的宫女身上,被人为抹去的面庞,就好比将她们斩首一般。
二、这是后期盗墓者所为,盗墓者进入墓室,壁画之人栩栩如生,令盗墓者心生寒意。为了克服内心的恐惧,便将壁画侍女的面庞涂掉。
后记
新城公主这一生,可以说是一场悲剧。李世民虽然将她推到了联姻的漩涡中,她好歹还是与长孙诠培养出了真感情。
但李治却是活脱脱的将这个妹妹的幸福毁了个稀巴烂,即便是最终以皇后之礼下葬她,也没能掩盖李治一手摧毁了新城公主的幸福这一事实。
所以,这件事的背后并不是李治与新城公主的感情有多深,而是李治欠新城公主足够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李时针的时针